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的大小”是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然教材十二册第四课“凸透镜”改编而成的一课。“凸透镜”是适合探究教学的经典课,我们对本课进行了一些删减,主要区别是:在探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凸透镜”一课是寻求像“放大”(与蜡烛火焰比)和“缩小”(与蜡烛火焰比)时的成像规律;本课只寻求什么时候像“大”和什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统编教材第五册第十一课《凸透镜》时,为了说明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如果能用凸透镜在课堂上点燃火柴给学生看,定能提高本节课的趣味性、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这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a.在一台报废的幻灯机(TYQ-2型投影器)上取下一块...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第七章第八节透镜,学生通过做实验能很快了解和知道“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但碰到实际解题作答时往往是束手无策,无从作出“快速、准确”的回答。怎样使学生牢记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呢?这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的课题研究中找出了用“图象”直观地表示其变化规律,即称之谓图象法。由于它只要求学生心中记下图象中的两条曲线,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便了如指掌了。见图1所示。图1  从图象上不难看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有:1 曲线A…  相似文献   

4.
一次自然常识课,我讲授凸透镜原理与作用。课前,我想方设法借来了二十几副放大镜(凸透镜),课上组织学生实验观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情绪热烈。 下课时,我要各小组将放大镜集中到讲台上,谁知竟少了几副,躁得我满头冒汗。怎么办?——理智告诉我:必须冷静地处理“丢失”事件。于是,我面带微笑地  相似文献   

5.
《凸透镜》(《自然》第五章第十一课)属实验课课型。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有“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拓宽学生的光学知识。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作用、发现成像规律是教学的重点。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再研讨概括,最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凸透镜》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放大物体、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寻找事物的规律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这一课时注重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1 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火柴不准擦你有办法点燃吗?”同学们听了都好奇地看着老师。  相似文献   

7.
教学时首先放映光线射向凸透镜的动画,提出问题:“这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向什么方向传播呢?”让学生议论或回答后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及其成像的规律”。通过观看模拟演示和凸透镜实物,确定凸透镜的特点,得出概念。接着演示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现象,用PowerPoint设计一束平行光线,利用向右擦除的动画效果使平行光线从左侧射向凸透镜,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动态的光线传播上。教师给出观察目标: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传播方向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透…  相似文献   

8.
在教《凸透镜》一课中,当学生认识了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这一性质后,我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枚曲别针,让他们用曲别针蘸水的方法自制一个放大镜。学生很快将曲别针插入水中并取出,试着透过圆圈上的水滴看课本上的字。这一非常简单的实验,我足足给了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研究透镜》一课中讲到“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我就带领学生到室外的太阳下做凸透镜聚光、点燃纸的实验。经过一番艰苦的等待,学生们终于在一个避风的地方把纸点燃了,他们高兴得跳起来。上《昼夜交替》一课,我用三球仪给同学们演示了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学得十分轻松明白。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一课是观察实验课。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获得凸透镜的有关知识。我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布置学生自带凸透镜、平面镜若干片,蜡烛、火柴、纸屏等。上课时,先让学生取出透镜,看一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来在十几所小学听了数十堂自然课,感觉到当前农村小学自然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多三少”: 一、分析讲解多,对儿童进行能力培养少。例如,在教学第五册十一课《凸透镜》时,有一教师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用凸透镜聚白炽灯光,一个是凸透镜成像。在两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都边实验示范边自己叙述其现象及结论,并  相似文献   

12.
我教自然《凸透镜》的一课,通过三个简单的实验,学生初步懂得了凸透镜有聚热、放大,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课后作业有这样一个问题:照相机里的镜头也是凸透镜,镜头后面暗箱里的底片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里的纸屏。要使所照景物的图清晰地落在底片上,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反复讲了多次,学生还是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3.
在游戏中获取知识远安县晓坪乡小秦小学(444204)付心玉所谓游戏,即玩耍。但我这里讲的游戏不仅是让儿童玩好,更重要的是在玩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乐中有学,学中有乐。下面谈谈上《凸透镜》一课的做法。那天,我上五年制第五册自然《凸透镜》这课,恰好是晴天。...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自然》第十二册《凸透镜》一课中,有个关于“土照像机”的制作,它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按照书中图示,我们也制作了一个。但在使用中发现,当观测者所处环境较亮时,几乎就看不清凸透镜在“底片”上所成的像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带遮光罩的“土照像机”,它很好地解决了前面所遇到的问题。带遮光罩的“土照像机”由机身和观测窗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季峰 《考试周刊》2007,(52):89-90
2006年12月2日,我为涟水县物理学科的教师开了一节"自主探究课",课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为了上好这节课,总体设计原则是:学生先实验,后表述,再评价。这节课后,有许多东西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6.
《凸透镜》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行探究的时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凸透镜》一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片断:师:通过同学们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那么,谁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生:我爷爷看报纸用放大镜。生:照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生:老花镜是凸透镜。师:凸透镜除了用做放大镜以外,还有很多用途。(出示课件)照相机、幻灯机、摄像机、投影仪,还有电影放映机、显…  相似文献   

17.
开展竞赛式的实验,学生最感兴趣。在自然教学中,我采用实验与竞赛相结合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实验竞赛,引入课题,导出重点。比如讲第五册《凸透镜》一课,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趣事“火镜取火”引入课题。发给每桌一个凸透镜和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一课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对乡村小学来讲,由于难以备齐实验器材更难上课!可是,自然课光靠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刚参加工作的我下决心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做好实验。  相似文献   

19.
物理新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感觉某方面知识点较多、较乱是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记忆方法,往往容易打击初学者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掌握记忆方法与技巧,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我时常运用技巧记忆法,使学生提高兴趣,牢记知识点。如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这节课知识点较多较乱,且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中考中也是热点,每所中考学生得分情况也不太理想。特别是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较多学生对物距变化造成像的大小虚实的特点不清楚,且很容易混淆。为此,我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有关凸透镜“直视像”的问题,各种物理杂志都进行了讨论,对于“直视像”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众说不一。其问题的焦点在于实验中观察到的是不是像,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像”,而是一个光斑。本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除了发现凸透镜有“直视像”的问题,还发现凹面镜成像也存在类似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验证,我认为实验中看见的“直视像”是物体经过折射或反射后形成的像点作为物点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在剖析“直视像”的物理实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眼的光学性质。1人眼的光学性质 (1)人眼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凸透镜”,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