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名词简释     
【三公】古代中央政府中辅助皇帝统冶人民的最高官僚的称谓。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是给贵族元老的虚衔,对皇帝在名义上居师长地位,无实职,不常设;国家行政实权,在卿士手里。秦和西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改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构成三公九卿的封建政治机构体系。丞相辅佐皇帝总揽国政;太尉主管军事行政,不常设;御史大夫除主持监察外,执行副丞相职务。这时,三公在中央政府中成为最高的官僚,各有一定的实权;但皇帝经常直接指挥  相似文献   

2.
三公 周代三公有两种说法。一说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一说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时仍沿用此称,但已无实际职务。明清也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3.
《考试报·高二历史》2006年4月21日第1107期第三版有这样一道试题:秦朝老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找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首答案为 A,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秦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在职官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之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总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  相似文献   

4.
<正>"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是天子之下最高管理者的称呼。《礼记》记载:"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在夏朝和商朝以前,并没有"三公"这个职称。商朝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周朝时,"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和太保。秦朝、西汉时,改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末至东汉初,"三公"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后来,魏、晋、宋、齐、梁、陈等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到了后周,又改回原来周朝的称呼,仍以太师、太傅和太保为"三公"。隋唐时  相似文献   

5.
三友 ,旧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见冯庆京《月令广义·冬金·方物》。白居易《北窗三友》诗 ,以琴、酒、诗为三友。三公 ,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 ,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一说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 (大司徒 )、太尉 (大司马 )、御史大夫 (大司空 )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 ,已无实际职务。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三尺 ,①指剑。剑约长三尺 ,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 :“吾以布衣提三尺 ,取天下。”②指法律。《汉书·杜周传》 :“三尺安出哉…  相似文献   

6.
一、秦朝开始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与前代相比,它强化了官员的行政职能,使宗法关系对于朝政的影响力愈益淡薄。中央执政集团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牵制丞相大权。太尉是负责全国军事的朝廷武官,但此职位常虚设。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府部门,处理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相似文献   

7.
秦统一六国后,始设皇帝,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以及九卿等。丞相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国家事务,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为皇帝的秘书长并管监察、执法。承相位最高,通称为宰相。大作家李斯曾为秦的丞相。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三公制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三府”的首脑为宰相。  相似文献   

9.
三,西汉、三国职官汉初承袭秦制,后来才有所更改。(一)中央官制(仍行三公九卿制,后来又出现六部之萌芽)(1)三公先是相国、太尉、御史大  相似文献   

10.
张星 《考试周刊》2014,(7):30-31
<正>1.丞相。秦、汉定制,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互相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但是此时的丞相已无汉代丞相的实际权力。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自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但习惯上唐、宋之同平章事亦以丞相  相似文献   

11.
仅从以相名官的角度研究,宰相一职的正式设立确应始于战国。但在战国之前。实际上相当于宰相地位跟作用的职官已然出现。冢宰或称大宰与宰相制度的起源有密切关系,最初它是王朝的执政首辅,同时兼任王室的事务总管,随王室权利下移,大宰地位也逐渐下降,职能也发生转变,春秋时期大宰分为二层不同的含义,到战国时期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大宰消亡,家宰发展成家相,并进一步演变成总揽政务的宰相。  相似文献   

12.
“三省体均”是中国封建的理想官制,故而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南宋初年内忧外患,“三省归一”虽然有利于政令的统一,但这种情况更有待于“人主”的把握。“三省归一”的结果,反而成了南宋相权膨胀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3.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东晋"风流宰相"谢安四十多岁始出仕,身居要职而"东山之志始末不渝"。这一行为取向与其所受社会舆论压力、政治处境以及对隐逸生活所蕴涵的文化理想的追求和实践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二年律令》看汉初丞相与御史大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家一直认为汉初丞相位尊权重,有很强的独立性,然而通过《二年律令》,我们可以看出西汉初相权并不完全独立,御史大夫比丞相承担更多的日常政务,对丞相进行监督与牵制,这是封建官制不断加强皇权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侯震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40-141
汉族宰执在金末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末统治者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对汉族宰执的任用采取了笼络和限制的双重政策,拟对金末统治者对汉族宰执的任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渐趋完善使出身于各个阶层的读书人均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阶层,官员的选拔与其家世不再发生直接的联系。但宋初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的情况表明,家世与官员选拔仍然保持着间接的、隐性的联系,它与从前世家大族控制选官已完全不同。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进士人数大大减少,且在仕途的升迁上并不顺利;出身于中下级官员家庭和寒素家庭的读书人开始在进士科考试中迅速崛起,尤其是中下级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成就最为显著,以至于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封印,指官府封闭印信,停办公事。清代,封印期延长至一月,封开印日期由不固定到相对固定,封印与封宝同时进行,封开印仪式规范化,与封印相关的行政规定也不断完善。封印制度的完善,体现了清廷对官印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加号入相"现象由隋朝发端,在唐朝发展并最终走向定制,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用乃至用字、音韵等诸多方面详加考证,有助于深入探讨和研究唐代皇权和相权之间、相权表现形式变化前后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国家宰辅制度中出现"加号"现象对后世中央政治制度与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朝在朱元璋废丞相制后,决策中枢与行政间出现脱节,于是产生了内阁制。内阁的职责主要是“票拟”与调和,阁臣受制于皇帝和司礼监的批红,不能拥有丞相的权力。有明一代,相权不予内阁,成为官僚集团的软熟保守、宦官的擅政专权以及阁部之争与党派之争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腐败的集中体现,它加速了明王朝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