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36年,晋武帝灭蜀后,为了笼络人心,起用原蜀国官僚,李密便是其中之一。先是地方官太守、剌史的两次征召,李密都没有接受。后来朝廷又两次征召,他仍然推辞不去。由于诏书急切严厉,责备他逃避应聘,郡县官员逼迫,州官也上门催促,急如星火。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须由自己侍奉,暂不能应诏做官,而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是这篇表文的主旨。作者处处围绕这个主旨摆事实,诉真情,论道理,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须由自己侍奉,暂不能应征做官,而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是这篇表的主旨。作者处处围绕这个主旨摆事实,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上的李密和晋武帝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晋武帝)以“禅让”的方式,废魏元帝曹奂自立,建立晋朝。267年,晋武帝征召曾在蜀汉先后担任郎中和尚书郎职务的李密,先任命他为郎中,不久任命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事已高、无人奉养而辞不赴命,但又怕被晋武帝怀疑是心念旧朝,矜于名节,从而招致祸患,于是围绕“愿乞终养”的请求,饱蘸血泪,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陈情表》。  相似文献   

5.
公元265年,作为亡国之臣的李密,在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再召唤下,即将赴京出任太子洗马一职,这对蜀亡后闲居在家二年的李密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正是这个好消息,似乎使李密陷入了某种伦理困境,使李密对现实生活的选择产生了困难与迷惑。  相似文献   

6.
公元265年,作为亡国之臣的李密,在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再召唤下,即将赴京出任太子洗马一职,这对蜀亡后闲居在家两年的李密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正是这个好消息,似乎使李密陷入了某种伦理困境,使李密对现实生活的选择产生了困难与迷惑。  相似文献   

7.
话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了蜀汉。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成为亡国之臣。公元265年,晋武帝下诏再命李密出仕,先拜其为郎中(尚书省的属官),后除为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占人常云“一仆不事二主,一臣不事二君”,作为蜀汉忠臣,李密自然不愿变节于新朝;但如不就职,无疑会招致晋武帝的猜忌而招致杀身之祸。李密进退两难,他的一番巧妙言辞,一腔至真之情,不仅替自己解了围,而且赢得了晋武帝的称赞——“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还“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再一次拜读完李密的《陈情表》,为他的巧妙说辞而折服,为他的拳拳孝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忠”著称,而李密的《陈情表》则以“孝”感人.少年时,阅读此文,略懂文意;青年时,阅读此文,为之动容;快到中年,重读此文,不能自己,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9.
李密的《陈情表》,情满笔端,词意婉转恳切.晋武帝读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不仅同意了李密暂缓出仕的请求,而且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其祖母。  相似文献   

10.
李密的《陈情表》,情满笔端,词意婉转恳切.晋武帝读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不仅同意了李密暂缓出仕的请求,而且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其祖母。  相似文献   

11.
从“仁爱”出发的中国文化强调“忠”和“孝”的重要性,孝道作为美好的伦理道德一直被历代所标举。李密为了对故国尽忠,充分利用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上呈《陈情表》,用委婉的言辞,陈“祖慈孙孝”之情,达到了“辞不就职”的目的,其孝道被大家称颂,《陈情表》更是和《出师表》一道,成为“表”类的古散文名篇,历代传诵。  相似文献   

12.
李密《陈情表》“情”“理”相生 ,情真意切 ,结构严密 ,语言洗练 ,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14.
储晓军 《学语文》2003,(3):15-15
晋武帝即位后,大力网罗蜀吴旧臣,一是以怀柔的政治策略,培植前朝旧臣对新王朝的情感;二是以诱以官禄的人才策略,切断前朝旧臣对旧王朝的眷念。然而,一旦受招者不受王命,就可能被视为或腹诽  相似文献   

15.
李密,晋初散家,曾任蜀汉尚书郎。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是蜀降臣,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  相似文献   

16.
西晋散中,李密的《陈情表》以其情真意切,理情交融独放异彩,《陈情表》委婉诚挚,说理细腻有据,结构严谨,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情表》乃千古名篇,文章委婉诚挚,情真实感,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高度赞赏。作者李密,字令伯。因父亲早丧,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博览五经,文才出众,为人刚正,颇有辩能。他曾在蜀为官,做到尚书郎。后蜀汉灭亡,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了晋王朝,为晋武帝。为了巩固晋政权,武帝一方面对反对者采取残酷的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又以高官厚禄千方百计笼络前朝旧臣,李密也是他笼络的对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邓超 《语文知识》2014,(1):43-45
《陈情表》自问世以来,获赞誉无数。为文中之真情感动者有之,如宋代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1]为文章结构之精妙赞叹者亦有之,如清人余诚在《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中说道:层次说来,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读者须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  相似文献   

19.
张艾功 《学语文》2008,(6):17-17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于是,不少论者认为《陈情表》是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抒情方式,在“孝”字上大作文章而感动晋武帝,最终流传百世。其实不然,哀哀孝情只不过是其抒情的外核。真正打动晋武帝的却是其艺术地传达的内核——忠情。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目标1.赏析品味李密高超的劝讽艺术。2.研讨李密内心深沉的哀痛。二、教学重难点1.解读作者的复杂情感,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2.把握本文的陈述层次,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