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新加坡华人社会举行了多种活动,其中有两个介绍中国发展变化的讲座,是郭文龙先生主持的.他还是这两个讲座的组织者,以旗下的东亚人文研究所和朋友的科艺有限公司分别主办,得到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中友好协会、南洋学会、随笔南洋网的赞助联办,活动有声有色,大为成功.在这些活动中,笔者有幸接触了郭文龙先生,惊讶地发现,这位新加坡人竟然有那么深挚的中华文化情结,并且由于这情结做了那么多有益于社会和谐、有益于中新友好的事,实在令人钦敬.  相似文献   

2.
东部地区城镇化路径可总结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劳动者,从而实现半城镇化。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东部地区巨大的、触手可及的城乡差异带来的"求发展"的群体性意识观点,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宗教氛围浓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意识观点几乎没有生存土壤,因此也就导致了东部城镇化经验难以直接用于西部地区。在国家推进新丝绸之路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并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古希腊时代形成的现代性数学传统至后现代所形成的数学知识观特征,数学知识观经历了自身的变革,数学知识被赋予了愈来愈多的相对自主性。数学经历了从绝对客观的无主体性知识到有主体性的社会文化建构知识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由于数学理性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出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和对立,而主客体交互性知识范式的转换为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提供了若干基于数学认识立场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女性观及其前期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斗争、政治斗争构成社会生活重心之所在。感时忧国,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创作,成为新文学主流。如果说这种文学选择正体现着历史的必然性的话,那么,上海沦陷前后张爱玲在文坛的走红,则可视为历史的偶然性为作家个人、也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的...  相似文献   

5.
"秦政"是在与"周政"的对立中获得自己的历史性的.荀子的现实主义立场,使他有可能清醒地看到这种新型政治模式的特有长处,但儒家一以贯之的价值合理性追求,又使他对其片面依循工具合理性原则展开所可能造成的危害怀有特殊的敏感.对秦政得失的判断从一个具体侧面展示了他"兼综乱法"的学说特征,并对随后汉儒的思想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在中国城镇结构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小城镇虽然经历了30年的发展,但在社会角色上还依然面临着许多角色困境。从社会发展的理念看,新型城镇化只有将民众的共同福祉作为最终目标,形成国家、市场和城镇社区多方参与的动力整合机制,推动传统城镇向社会发展型社区共同体转变,城镇才能跳出发展的角色困境,走上科学的社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龚柏茂 《职业圈》2007,(11):70-70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龚柏茂 《职业圈》2007,(6S):70-70,72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在日本的活动及其日本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章太炎的研究,长期以来多偏重于他作为经学家的学术思想方面,对其革命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他在国内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本文旨在从章太炎日本观发展变化的角度,探讨其在三次东渡旅居日本过程中革命思想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法国当代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通过对《中庸》的译注,运用“间距”的方法,在发掘欧洲思想“未思”之处的同时,也照见了“中庸”的特性:“中庸”的进程逻辑,由“天”而来,贯通“性”“道”“教”等层面:从内在的天道、人性到外在的道德教化、政治治理,它们内在结构与运行方式上的一致性皆由此进程逻辑而来。同时,“中庸”以其特有的呈现方式,蕴藏着巨大的现实效用。这对于探寻中国思想在世界文化中的话语模式与理论意义提供了一种可能,也给予国内的学者以研究方法与思维范式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的中华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构筑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旨归,科学回答了中华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如何用"等基本问题,内含着坚守中国立场、践行中国价值、锻造中国力量,构筑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内涵,是构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利维坦》中,霍布斯建构国家的路径,首先是从自然人的激情和理性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起伟大的"利维坦"。但是,由于霍布斯建构的国家体系过于庞大,其中融合了诸多复杂因素,难免在逻辑上存在着一些悖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霍布斯契约建国之路中,由公民对国家的外在服从与保持其内在信仰之间的张力而引发出一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政府权力正当性的来源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几十年来,面对中国的持续发展,一些西方人始终无法坦然以对,有关中国的批评、嘲讽甚至污蔑层出不穷。更可悲的是,即便在中国国内,一些国人同胞亦将来自西方的任何评价奉若圭臬。在他们眼中,对外传播中国形象时,只有得到CNN、BBC的关注或报道,才算得上是真正"国际化";而欧美之外的广大亚非拉地区,似乎并不属于"国际社会"的范畴。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对外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中  相似文献   

15.
宫浩然 《文化学刊》2022,(6):120-124
“圣”是儒家最高的完满人格和治世理想,儒学本身即是一套以希圣、成圣为最高精神追求的修身治世之学。在孔子看来,圣人人格是不可企及的超越性理想人格,做一个正人君子、仁人志士则可矣;其本人也不敢以圣自居,认为纵是尧、舜亦与圣人有一间之未达。这一切皆缘于孔子认为“圣”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的超越性境界,“圣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至高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之道的最高体现。基于孔子理想人格之教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心对孔子圣人观加以考察,可还原其统合与涵摄的基本内容,亦可探求其所透显的儒学之精神。  相似文献   

16.
1922年至1927年,中国社会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面对非宗教主义者的偏颇行动,在为哲学社的公开讲演中,梁启超提出"信仰是目的,不是手段""宗教是情感的""信仰是社会的元气"等观点,时至今日,梁启超的这些论断对当今社会的宗教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理论与实务的困境一直受到专家学者关注。通过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尝试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重新反思与尝试探讨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中面临的理论与实务困境。  相似文献   

18.
西子湖畔一幢花木扶疏、绿树掩映小楼里,慈祥、健康的康静谷老太太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跟我聊起了父母康有为和张光.  相似文献   

19.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人的精神”——这个话题既严肃又有趣,这个提法,远比时下流行的所谓“国民素质”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精神包括了素质,却并不归结为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