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教育信息化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产物。地方院校应用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通过多元化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团队、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分层次、分阶段有规划的推进中心建设工作。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将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成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无疑是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以往常规实验无法开设的实验内容转化成虚拟实验,成为常规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通过对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教学资源、平台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自身建设经验,对资源共享机制、平台与资源兼容、资源建设内容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等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后续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部全面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对福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凝练优势特色、倡导内涵建设、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福州大学根据"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建设原则,面向装备设计制造工程活动全过程,融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等。中心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矿冶工程化学类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与优良专业素质拔尖人才的任务,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的探索、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以及保障体系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索了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模式。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成立跨学院联合办公室,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具体实施实验室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多学院联合开展虚拟仿真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创造了条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就建设模式、建设目标、实验模块及实验项目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运行机制、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成效以及今后的建设重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经验,以期能为相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以6种类型的生物类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采用虚拟仿真实验的适用原则,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应统筹规划,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建立有利于资源开放共享的技术规范或协议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虚实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促实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快速、有序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介绍信息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及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中心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出发点,以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将实体和虚拟实验有机结合,形成了"虚实结合、校企结合、教研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完善了"基础与专业一体、理论与实验一体、设计与工程一体"的实践实验课程体系;中心还围绕电子信息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对"实践为基、创新为重、工程为要"的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创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多年来,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举措,取得了突出的人才培养成效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39-14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一个中心,四个教学区"的发展格局,坚持实验优质资源统筹和开放共享,以"四结合"(结合学科优势资源、结合地域研究特色,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虚拟实验技术教学)为发展思路,挖掘和拓展特色实验教学资源。该中心实行统筹管理和自身发展并行、特色引领和传统基础并行、开放共享和共建示范并行的"三个并行"运行管理机制,深化、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和内涵水平,实现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结合地方高校对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组构模式。实践表明,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应校企合作开发"层次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应用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积极开展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江西农业大学教学现状,对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从开放实验教学平台人手,对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发挥实验教学辅助系统作用等几个问题展开探索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基础类实验教学中心是现代高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载体,首先对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目标进行表述,然后通过基础实验课程系统化设置、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化管理组建、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式管理、实验教学维持经费的投入5个重要方面,分析基础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过程和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促进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的做法,在实验器材及试剂采购、实验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实验设备利用率计算和实验成绩考核等深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215-217
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的"海洋地质与资源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海洋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技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海洋地质与资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作为开放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开放促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在开放实验室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训练并举"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科学思维、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的定位与规划、管理机制及建设内容3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其他高校筹建实验教学中心、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206-209
围绕军队院校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对弹药保障与安全性评估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总结实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了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请和建设为契机,与相关院系积极配合,创新管理机制,整合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和研究环境,充分体现资源整合的作用.申请本身就是建设过程,申请的目的是更好地建设,建设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文章提出了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方法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物质基础,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方法)的改革是提高培养质量的核心,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开放运行是提高培养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孔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30-131,135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文科类学科培养人才在实验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着问题,通过对高等院校文科类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研究,从而提出构建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及其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资源。分析和探讨人力资源建设的组成,简要分析物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