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校加强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措施: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富于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开展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通过科学合理地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强化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实践途径,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这些新举措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国人的共识。创新创业教育要追求知行合一,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本文试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梳理了当前高校中主要在运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即社团活动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实验室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区平台等,希望能为此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在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学科竞赛、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设立"系级、院级、省级和国家级"层次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是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背景,结合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科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展开讨论。结果认为,以科创竞赛主题为教学目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的先导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时代呼唤,改革高校科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现状,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需要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和高校教改实践,提出要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教育观,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营造孕育创新人才的浓厚学术氛围等加强高校科技教育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工科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针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科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性活动指导、加强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等方面提出对策。本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与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提出了适用于地方高校的"三三三制"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搭建三层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三主体导师队伍,推行"四五"学科竞赛和创新实验室管理法,实施"学生实践—教师科研—科技创新"循环互动模式,创建5位联动创业扶持服务链,有效解决了创新创业普惠化教育面临的教学问题;参与实践的3所高校均获批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向好发展趋势明显,学科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果.从总体趋势而言,学界在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研究、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论研究、教育视野拓展研究、理论课教学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这些研究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极大的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从经验形态跃升为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包括调整学科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团队建设;从多渠道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联合社会多方力量,推进校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