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符号学研究往往把皮尔士和索绪尔分别当作现代符号学的两支源头.认为二者观点互不相干,然而经仔细研究.二者的符号学观中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其反对的对象,符号及符号学界定,符号意义,作用,分类,发展及符号的依赖关系上.了解这些相似点,有助于国际符号学交流,统一认识,推动符号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段芸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84-187
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存在着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体验观、行为主义和范畴观。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的符号特征,包括物理特性、指示性和心理性,能够以此为原则指导诗歌翻译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曾冬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28-129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全面提出了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符号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雅克布森是第一个吸收皮尔士符号理论的语言学家.文章试图从皮尔士符号学角度分析雅克布森的翻译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5.
符号学意义观在互文性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121-124
本文从符号学的意义观着手分析了翻译中的互文性现象,并举例分析了三类意义在互文性翻译中的应用,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力图为处理互文性翻译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雅各布森开创了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翻译的先河,给翻译研究者们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符号学把解释和操作非语言因素也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基于此,利用雅各布森的翻译观来解读影视字幕翻译,证明影视字幕翻译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译者对目的语符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徐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5):60-62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符号学来探讨翻译对等这一问题。由符号的三种存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符号学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对等模式以及达到对等的步骤。强调符号的生命在于发展,因而对等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8.
赵粉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6):189-189
中西方对符号现象的关注和研究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符号学的思想传统,同时从翻译的角度浅论了中国符号学翻译思想的发展。纵观历史,中国对符号现象的关注在历经发展后已经与翻译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符号学理论背景下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解码过程,解码又是一个意指的过程。翻译的最高标准即再现源语符号系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形式也包括意义。雅克布逊的翻译三分法是翻译符号学的开端,为翻译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从翻译符号学的角度对张培基英译散文进行分析。无论从涉及源语社会历史的语内翻译、关于两个符号系统之间符码转换的语际翻译还是有关传统文化的符际翻译来看,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散文都堪称经典,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从符号学的角度谈广告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阳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4):80-82
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这一翻译原则对广告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依照符号学翻译观.通过对广告语特殊意义及功能的分析,说明英汉广告翻译不单单是指称意义的对应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其联想意义的转换以力求达到功能、语意、语法、修辞等效,从而使广告译文发挥与原广告同等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符号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晶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44-46
本文通过对符号学、社会符号学及奈达翻译理论的分析,阐述了社会符号学对翻译的影响及符号学翻译方法,用同构体的概念解释了社会语言符号,论述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解决非语言因素所造成的翻译困难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同时也指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吉兆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124-126
翻译的过程是解释符号意义的过程,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理论为广告翻译中语言符号的三种意义转换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中西广告语言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时候这三种意义不能同时再现。因此,译者应最大限度地再现广告的主要意义和功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4.
张晓霞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57-67
传统的教育形式单一,符号史与模态史的演进,推动教育领域的模态从单一走向多样。在书面语占统治地位的既往历史中,页面占据主导地位。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屏幕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图像、动画等成为交际的多媒体,教学话语的多模态性已经成为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多模态是基于多媒体的多通道意义构筑形态。在符号教育时代,课堂教学很少再有满堂灌的情形,代之以音乐、图画、动画、口语、姿势、味道、空间、动作等多种模态教育教学形式。未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要素自由组合的多模态将构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符号系统,在多元切换中实现表情达意、沁人心脾、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传递,故原语语言意义和目的语语言意义是否对等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语言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从属于符号系统,该文旨在运用符号学理论的意义构成维度来分析翻译中意义传递的缺失现象与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符号学在翻译中的功用——从《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看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佳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5):56-57
从符号学出发以萧红的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及其两种英译文为例,研究翻译中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通过对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分析,及对两个版本的译文的分析,认为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方法的运用是由语言的符号关系决定的。当原语和译语的符号关系相同或相似时,这时可运用直译方法进行翻译;反之则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戴志军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2):78-80
借鉴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 ivalence)的翻译原则,利用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的理论,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对中译英的一般原则作了初步的阐释:应对源语符号和目标语符号采取不同的对等方式,要么突显音型层面,要么突显概念层面,要么兼顾音型层面和概念层面,以期达到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苗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名人符号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逻辑改变名人符号生产机制与内涵所指,使名人符号的生产机制由意识形态宣传、公共知识传承转向娱乐化、大众化,自身沦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同时造成信道资源被抢占、无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分裂破碎、结构松散的后现代社会里,名人符号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工具与纽带。消费社会大众传媒与广告主要制造了三种类型的名人叙事:偶像神话型、肥皂戏剧型与恶搞反叛型,形成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