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园求学记     
<正>业师周先慎1985年秋,我到北京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史硕士学位,业师是周先慎教授。说来惭愧,那些年书总不大读,文亦不作,大约是由于本人赋性驽下,对求知问学的门径一直不甚了了。同学中早就分出"托"派和"麻"派,"托"派志存高远,专心一意考托福;"麻"派指打麻将而言。平心而论,真正属于这两派的人亦不多,而我们一班庸碌之辈则普遍流露出那么一种稀松、疏懒的情绪,每周除按系里印发的选  相似文献   

2.
燕园絮语     
1948年5月到6月,党领导了全国性的“反美扶日”运动,燕京大学学生也投身到这个运动中去。6月9日,大家顶着骄阳步行了三四十里路参加了示威游行。  相似文献   

3.
燕园絮语     
不食嗟来之食 1948年5月到6月,党领导了全国性的"反美扶日"运动,燕京大学学生也投身到这个运动中去.6月9日,大家顶着骄阳步行了三四十里路参加了示威游行.  相似文献   

4.
问书与记书     
爱问,是许多成才人物在求知上所共有的优秀品德,也是推助他们在收获的台阶上捷足先登的有效方法。学问学问,一学二问。读书自然主要依靠自己去用脑钻研,但当自己思路受阻的关口,如果爱问,往往能被对方一语点开“路障”,思路豁然开朗。这既节省了自己破阻的时间和精力,又吸纳了智者的聪慧和学识。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一句关于“问书”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这告诉我们,好问,则有助于我们尽快成为知识的富翁;反之,则可能延缓和拖长我们积累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业师与学友,不仅是一位学子追述母校时珍贵的记忆,而且是一所大学之"大"的精魂所在.<燕园师友记>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版的再版修订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重印.与初版相比,本书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范志熙(1815~1889),字月槎,清武昌县神山乡神四里人,木犀香馆主人.父字碧岭(1775~1838),龆龄时四子五经书已成诵,但科场不得志,元配张氏,继配王氏,生四男一女,志熙为其次子,王氏出.志熙道光二十九年(1849)副贡,咸丰十一年(1861)顺天举人,后两以回避不与会试.授国子监助教,俸满,同治三年(1864)至六年(1867)任江苏扬州府河务同知,又调补淮北监掣同知,累功保擢江苏候补道,加三品衔.能诗文,同光间以诗名.现存著作有:<范月槎诗文稿>不分卷,有稿本十九册,又有抄本一册;<退思存稿>五种八卷,子目为:<退思诗存>四卷、<退思文存>一卷、<仕隐图题词>一卷、<木犀香馆诗草>一卷、<都门唱和诗>一卷,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犀香馆刻本.因仕宦偃蹇不得志,尝作<仕隐图>以见意.娶胡氏,生德勖、德镕、德权、德培四子.  相似文献   

7.
范志熙及其木犀香馆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这也许是我小时候形成的一个癖好,每每拿到一本崭新的书,都忍不住打开它,嗅嗅它的书香,感觉很好呵。不知像我这样爱书的人多吗?  相似文献   

9.
《四书集注》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古往今来,书的作用,书的美言数不胜数。很难想像一个有学问、有涵养的人是一个不喜欢书的人。林语堂讲过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书话二题     
一、书与读书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书与读书人(不单指学子)时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孔老夫子当算儒文化的圣祖,可他在并不重视什么文化的君主和政客那里,却受够了夹板气。一辈子都没能真正的扬眉吐气。不过,老人家还算走运,若生在秦始皇时代,结局可能更惨。若再晚一点,赶上刘邦时代,刘皇帝可是喜欢“溺儒冠”,把文化人的帽子当尿罐往里撒尿的。谁敢保证他不会一时兴起,揪下老夫子的方巾一泄为快呢?清朝的文字狱更是文化史上一奇状。弄得文化人像冬天打赤脚夏天裹  相似文献   

11.
赏书二品     
一 手头上收集到一批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1984年出的散文书集,翻读到其中的插图和尾花,不禁品味再三,连连叫好。 插图,对于书籍并不是画蛇添足。它是书籍装帧的艺术之花,给书籍、诗文增不少光彩。好的插图,能给文章一个艺术氛围。吴岩的散文集《风云侧记》中,《山·水·人》是一篇很好的散文。二十多年前,我在上初中时就读过它。这次重读这篇散文,再翻到文前的插图:一座湖边的石山,玲珑剔透。山顶上小巧的亭,亭外远处的湖上,几点风帆,使当时读散文时的飘逸神思更加悠然。 其他几本散文集,也能找出不少这样的好…  相似文献   

12.
燕园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遗物。安佑宫原有四根华表,燕京大学于1925年拉运三根到燕园,直至1931年才将其中两根竖立于燕园办公楼前。该文利用档案、历史照片、三维数据等一手资料梳理了燕园华表的迁建历程,考证了华表迁建的时间节点、原构件数量、原构组合等史实,探讨了燕园华表的拉运背景、搁置原因、保管权争取等问题,认识到:燕大拉运安佑宫华表时和华表所有者(逊清)之间不存在购买协议,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阻拦,第四根华表被运到了天安门;燕大于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建成之际,转交一根华表给国立北平图书馆,以此获得了市政府对其华表保管权的认可;燕园华表和国图华表分别是安佑宫前牌楼南侧的一对华表和北侧的一对华表,组合一致,并非错配。  相似文献   

13.
菊老编校洪迈《夷坚志》用力最劬。余曾见其校稿,朱墨灿然。有注云,"某年月日,在赴港轮中,又校一过"。或注云,"某年月日,在火车中校毕"字样。计其前后,已逾十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方始付印。付印之前整理工作文楷经手。检出挖纸版者,即挖纸版、浇铅版、打样、送复。不能挖纸版者,即重排,再送校。大约又有百馀页。查纸版中间,留存重排旧版甚多,至有排过四五次者。重排之页,文楷据原校样校后,再据其所搜辑之本复校。故菊老于校样上批语多客气。  相似文献   

14.
60年,弹指一挥间。从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到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到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从风雨如晦的十年动乱到拨乱反正的改革之春,从开创百业的新纪元到享誉世界的制造中心,从加入全球化的世贸组织到承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5.
这次出差,我走访的地区是张家界市、吉首市、凤凰县、怀化市、辰溪县.  相似文献   

16.
朱绮 《中国编辑》2006,(2):73-75
在我的印象里,祖父画一幅山水需要画很长一段时间,往往是我以为画完了,祖父还要拿着极细的笔,在画上不停地点点儿,直弄得烟云满纸,苍郁斑驳,才把画儿挂在墙上。我于是高兴地长吁一口气:  相似文献   

17.
正引子大隐于市的书隐楼最近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也勾起我心中的记忆,那里不就是我昔日同事的家吗?40多年前,我在崇明新海农场务农时就得知郭姓同事的家很大,在城隍庙附近的天灯弄内,有几十个房间,是一座老建筑。当年还因联系什么事去过一次,那座有深深庭院的老建筑也就印入了我心底。当得知书隐楼就是郭同事的住家后,便萌生前去探访的念头。根  相似文献   

18.
19.
钟健华 《出版参考》2006,(6S):F0003-F0003
满载赣鄱大地的馥郁书香,满怀井冈儿女的无限深情,踏着千年丝路清脆的驼铃声,江西出版集团来到了如诗如画的新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