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晓芳 《传媒》2019,(2):99-99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汉字的体系建构及其传播,可以说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极为重要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汉字传播史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史,而且能够在微观上探索汉字符号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规律。由陆锡兴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字传播史》是一本研究汉字传播问题的专著,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是该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该书系统梳理了汉字不同方向的传播脉络,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仅包括国内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还涉及周边国家的文字。无论就内容丰富性还是就结构严谨性来讲,都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孙利 《新闻知识》2012,(3):56-58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存在于2000-2009年间,跨度正好是21世纪开局的十年。它曾是我国当代举办时间早且影响最大的媒体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历史比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早2年,与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同年诞生。  相似文献   

3.
胶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今天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拥有1800多公里曲折蜿蜒的海岸线。靠海而居的胶东半岛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独具特色的胶东半岛海洋文明。所谓海洋文明是指人类以海洋水域、岛屿、滨海地带等为活动范围,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海上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制度、思想精神、民俗文化等方面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亚历史的研究,国外学者早于我国学者,并且成果颇丰。其中又以俄罗斯和前苏联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远的暂且不说,仅就近20年来被翻泽成汉文本在国内出版的这类著作就有几十种之多,如[俄]M·A·捷连季耶夫著,集体翻译的《征服中亚史》(1-3卷),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版;[俄]П·П·伊万诺夫著,董兴森、吴筑星译的《中亚史纲》,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中亚史丛刊》第一辑,1983年9月;[俄]巴尔托里德著,罗致  相似文献   

5.
何剑叶 《中国索引》2009,7(2):43-4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了由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Bol)教授原作、英国牛津大学魏希德教授(Hilde De Weerdt)修订的《宋代研究工具书刊指南》(以下称《指南》)。该书是在包弼德教授90年代发表的《Research Tools of the Study of Sung History》(中文译名《宋代文史工具资料书指南》)初版(Binghamton,N.Y.: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1990)和第二版(Albany,N.Y.: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1996)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公民宗教是美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文明的核心,是维系美国存在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正吴赟这本著作的出版为中国出版经济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改革的春风席卷整个出版产业,中国的出版机构全面转企之际,本书的出版可为中国出版产业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启示。初与吴赟博士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1年,金秋9月,正是珞珈山下桂子飘香的时节。当时的我们刚刚大学毕业,即将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对吴赟的第一印象是内敛,那腼腆  相似文献   

8.
李莎莎  段艳文 《传媒》2018,(13):97-98
由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石峰主编,青年学者刘兰肖、吴永贵、范继忠、李频、段艳文撰著的《中国期刊史》一书于2017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皇皇二百余万字,共五卷,分别是:第一卷(1815—1911),晚清中文期刊诞生和初始发展的历史;第二卷(1911—1949),民国时期期刊发展和分化的历史;第三卷(1949—1978),新中国期刊的新生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第四卷(1978—20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期刊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第五卷纪事卷(1815—2015),采用编年体条目形式记录了中国期刊二百年的发展脉络,并对期刊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法规、政策、事件、人物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述。  相似文献   

9.
(一)吴中杰先生是我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的老师,他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执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是备受尊敬的前辈。有机会为吴先生编书,既令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也曾令我诚惶诚恐——吴先生是中文系有名的"硬骨头",为人处事,颇有鲁迅遗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深恐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大的疏漏。自2004年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石峰主编,青年学者刘兰肖、吴永贵、范继忠、李频、段艳文撰著的《中国期刊史》一书于2017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皇皇二百余万字,共五卷,分别是:第一卷(1815—1911),晚清中文期刊诞生和初始发展的历史;第二卷(1911—1949),民国时期期刊发展和分化的历史;第三卷(1949—1978),新中国期刊的新生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第四卷(1978—20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期刊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第五卷纪事卷(1815—2015),采用编年体条目形式记录了中国期刊二百年的发展脉络,并对期刊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法规、政策、事件、人物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述.作为一部奠基性的期刊通史,这部书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中国期刊发展历史的动人篇章和辉煌成就,深刻地揭示了期刊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媒介史价值和思想史价值.众多出版专家都对这部书给予了很高评价,如张伯海先生指出,这部通史跨度大、卷帙繁,体现了通史的鸿篇巨制性.他说:"如此篇幅、跨度巨大的《中国期刊史》,将有力地驳斥国外那些视中国期刊事业为无物的观点."从时间跨度来讲,这部书以1815年诞生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中国期刊发展的原点,截至2015年,生动描绘了中文期刊诞生整整二百年的发展历史画卷,堪称中国期刊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读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特征,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姜洪先生的大作《世界经济论纲——典型与非典型发展道路研究》出版了,它是姜洪先生几十年来深入、系统思考的理论成果,流淌着那一代学者严肃认真对待学术问题的情怀,具有十分深刻的历史思考的特征;它也是中国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的研究成果,它试图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也就是典型性与非典型性发展道路问题,这一问题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经济研究的范围和概念范畴,同样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更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经济学家和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读者们的欢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书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谋篇布局,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一个记者敏锐而独特的眼光,一年年、一件件、一笔笔全景式地盘点了自1978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中国房地产可堪载入史册的大事及人物。整整30年,几乎所有重大房地产政策、新闻事件及各色风云人物、楼市百态等,《我们房地产这些年》均有翔实记载、细腻描绘。全书气势恢宏、结构繁复、逻辑缜密,工程巨大,既是查考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轨迹的工具书,又是纵横经纬的编年史,更是地产启示录。  相似文献   

13.
魏俊 《出版广角》2015,(13):118-119
戴建兵教授的《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从货币本身入手,在评述中国近代货币发展的进程后,总结出中国独特的货币体系的实质,研究视角和见解新颖独特,佐证史料丰富充足,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值得一读再读.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是浙江省文化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目录具有体例翻新、收录宏富、所录版本多样、著录详细及编排科学等特点,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记录区域性家谱文献的联合目录。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5.
史存直(1904-1994)安徽合肥人。当代名语言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系教授。早年留学日本10年,曾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系,28岁回国。此后长期致力于语盲字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过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语盲字学副会长.全国高技字改革学会顾问,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等职。先生治学勤勉,所涉及的语言学范围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所著的<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出版业概貌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精深的考证和全面系统的总结,填补了先秦两汉时期出版史的学术空白,具有开创之功.该书主要特色有:一是大出版观的开阔视野,以文化史、社会史为视角,注重先秦两汉时期出版业与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是吸纳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主流观点为主,融入个人创见;三是强调出版载体、形制等技术要素对编辑出版活动的推动作用;四是论从史出,史从考出,史料严谨可信;五是以史为鉴,注重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7.
<正>吴成国、张宁著《江汉关史》一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该书是湖北省档案馆、湖北大学共建江汉关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近代海关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政机构,是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通商口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0年代中国大陆海关史研究兴起以来,地方海关史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江汉关史的研究则更加薄弱。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品读《江汉关史》一书,深感该书是一部江汉关史研究的创新之作,其具体特点有:研究资料之新史学大师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经历了由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嬗变,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汉晋简牍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近世古文献四大发现,成为声誉日隆的显学。以此衡评四大发现,大师之说堪称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一书的研究特色及对图书馆学的贡献,评价了它对复合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19.
我一生从事图书编辑工作,曾读过不少有关编辑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书。近日,读了《图书报刊质量问题面面观——常见编校差错例析》(以下简称《质量问题面面观》)一书之后,深感受益良多,并由此联想到当前出版界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新春伊始,在新闻出版阵地上,吹响了向出版物质量差错宣战的号角。针对当前出版物存在的一些令人关注的质量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将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出版物质量管理年”。1月29日,人民出版社等国内36家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的出版单位向全国编辑工作者发出了《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的倡议…  相似文献   

20.
声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播的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语言录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声源(嘉宾、受访者等)无法进入专业录音棚中录音,而节目对声音素材仍有较高要求时,外采录制满足了这一需求。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专栏《报时中国经济》为例,从设备选择、外采环境的选择、后期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的外采录制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