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作品和文献中,越来越多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成为译界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与翻译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文本、和读者等各个方面的地位变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借助我院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翻译资料为例,以语言文化差异为出发点,探讨译者的地位——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5.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不可避免的会彰显其主体性。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探讨了《赛珍珠传》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重点研究归化策略的使用,增补解释性翻译的运用和句子功能的再现,指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需求,积极发挥主动性,力求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是当今美国翻译理论界的领军人物,是当今美国译学界最重要的翻译理论家。他以翻译理论家与译者的双重身份跻身于翻译研究领域,翻译实践广泛,学术视野宽广,可以称得上是著作译作等身的教授学者。从韦努蒂的翻译研究中,有一条中心线索贯穿始终:以"异化"翻译贯穿始终,并且在时空上不断"延异"变化,以矫正翻译思维的绝对化,激励人们出于一种共同的真正需要,去追寻并拥抱"差异",从而创造出新的更具活力的语言与文化,而参与这个创造过程就能充分实现了翻译的潜能。韦努蒂高举异化翻译大旗,以此将译者从隐身的后台推向显身的前台,将翻译研究从学术界的边缘推向中心。这表明由韦努蒂开创了翻译研究所产生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变革。韦努蒂的翻译研究涉及语言文化、社会、伦理,他也以此成就了翻译研究派集大成者的辉煌地位。本文以"译者的隐身"为例,阐述了"异化翻译观"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引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并且提出了个人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文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述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的提出和造成"译者隐身"的原因,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及其我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现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翻译是社会各种关系展开交锋的场所,正确处理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协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就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需要译者的全力以赴,其责任显得颇为艰巨,强调译者的主体性既可以加强译者的责任感又可以加强其主体意识以督促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翻译质量,将我国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目的论,强调根据译文的预期效果来决定翻译方法,译者主体性与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密不可分,任何译文都是译者有目的选择的结果。文章探讨目的论和译者主体性之间的统一关系,正是这种统一关系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正确的翻译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论争源远流长,有人主张归化,有人主张异化。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对立统一于翻译过程中,是共生与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尚绮 《培训与研究》2008,25(3):129-131
传统译论中译者大多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一种“隐形”状态,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被考虑在内,译者的身份也重新得到了认识,译者在具体翻译操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脚踏中西文化”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在翻译清末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时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也就更具有了研究价值。他“中西合璧”的文化观决定了他对译本的选择,也决定了他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法,异化归化并举,可谓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从归化趋向异化——电影片名翻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介绍和交流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而电影名作为影片的眼睛,它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电影名翻译的标准并结合实例,从商业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归化异化手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思路和效果。同时指出,异化翻译手法是翻译中应采取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本类型学和在此基础上创立完善的功能目的论,旅游文本主要为操作型文本,具有引导功能。在旅游文本翻译中,对在不涉及文化信息的文字部分应以归化翻译为主,对传递文化信息为主的文字部分以异化翻译为主。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发挥译者的专业判断,将归化和异化综合运用到旅游文本翻译中。  相似文献   

13.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采用归化译作应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异化也可通过直译和音译实现译文的通顺易懂。译者在外宣翻译中扬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有利于在对外宣传中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的历史渊源和定义入手,结合实例,探讨归化与异化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这一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将文化翻译手段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对汉英习语互译进行研究,可知在跨文化翻译中,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译者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也是翻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培养译者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培养译者自身的兴趣和发展取向这两个方面对翻译教学中的主体性意识培养进行论述,以期拓宽翻译教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使用最为广泛的翻译方法.本文解释了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列举了它们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使用情况,说明在翻译实践中,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归化与异化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主要是翻译时对文化的处理方法问题。好的译者就在忠实于原作者和忠实于读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译文要充分传达原作的“原貌”,就不能不走异化的途径;而要像原作一样通顺,也不能舍弃归化的译法。  相似文献   

19.
归化与异化是继直译与意译之争之后,新兴起的两种翻译策略.本文讨论了两个专业术语的来源,并列举国内外名家对其所下的定义,用实例及解释,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确立了归化与异化相辅相成,互惠共生的关系.并对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异同进行比较,解决了与直译和意译区分不清的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两种翻译策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提高,在不同时期,其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并预言了归化与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是文化学派的重要课题,因此翻译被称为跨文化交际,而文化消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从文化角度入手,以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为平台探讨翻译中归化异化问题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