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小,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自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县、乡、村三级在办学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与城镇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较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明显落后于城镇学校,而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尤为落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赣南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至1999年全市有17个县(市、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人口覆盖率达96 5% ,这对于赣南这样一个大区、穷区来说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奇迹。但由于赣南经济和教育基础薄弱 ,目前的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加快赣南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 ,政府要依法增加教育投入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改造薄弱学校 ,办好每一所学校 ;另一方面 ,要调动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拓宽教育投入渠道 ,积极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实现办学主体和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而增加教…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迅猛飞速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程度和期望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在苦也不能苦孩子”,在这样的形势下,2006年10月,我们受民盟辽宁省委的委托,来到辽宁省某市某县(以下称为A县),就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多方面如教育经费状况、学校教育资源状况、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情况、农村职业教育概况和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情况,本文着重分析该县的教育经费和学校教育资源状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更大程度地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区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只是一个层面,县域内的县城学校和设在乡(镇)村中的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要远远超过地区间的差距。本文从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和教师结构等角度对县域内的"校际落差"进行描述和归因分析,探寻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村教学点仍然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绝大多数村教学点无论在教舍、设备、教师条件或者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都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村教学点,群众改善办学条件的积极性很高,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当地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教学点分散,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校点学生少,办学成本高;校点分散不便管理;办学条件差,不易改善;缺乏教师,教学质量低等。为此,我带着如何办好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问题,深入到曾经撤掉教学点、并到村完小集中办学的屏南…  相似文献   

6.
今天所要讲的,是关于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国估算有100万个乡村,如欲教育普及,一个乡村至少有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至少要一位教员,而且要好教员。但是,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卫,遇了水旱虫害而不知预防。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强的变弱,弱的格外弱。像这种教育,大家还高唱教育普及,真是痴人说梦。其实这种教育决不能普及…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发展均衡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质量优良化,新余市全面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  相似文献   

8.
威海市共有中小学334所,其中农村253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75%;农村学校在校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56%。农村学校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致使广大的农村学生难以享受到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它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着全市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廖锦 《贵州教育》2010,(21):1-1
由于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教育经费逐步增加,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学校办学条件再好,如果管理跟不上,也不能成为一所好学校,甚至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具备一定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管理。只有加强学校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湘南边城郴州喜气洋洋。参加全国燎原计划与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县工作会议的代表们参观了长沙、汨罗职业学校后,又来到这里考察。湖南农村教育围绕经济建设需要所开拓的崭新思路与殷殷实绩使代表们深受启发,而郴县“廉政兴教”、“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精神,更令大家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在政府的倡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集资办学热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少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向学校捐钱捐物,就是一些经济状况并不好的家庭,也十元百元,表示爱心.这一举措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当时,一些学校为了不忘捐助者,也为了教育、激励后人,建起了"爱心碑"、"荣誉室"、"爱心墙"之类的纪念物.  相似文献   

12.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 ,是广西 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近几年来 ,我们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推进素质教育 ,“两基”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教育教学成绩连年稳步上升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村成人教育迅速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焕发生机。抓好学校常规管理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教学为中心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是我县实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围绕这一目标 ,我们一是狠抓中小学常规管理 ,搞好制度建设 ,为提高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软件环境。首先 ,教育局制定了《恭城县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3.
农村远程教育是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有效解决农村学校点多、面广、线长,办学条件较差,资源利用参差不齐等问题,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举措。加大对远教工程的投入,加强对远教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市——乡镇——学校”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确保远教工程可持续发展,涟源市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正皋兰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薄弱县,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使辖区内大多数学校都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使辖区内大多数学生都能就近上学,打破了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的魔咒。通过一体化办学的探索,这里的每一所农村学校都绽放光彩。这一切都源自该县"管理一体,资源共享"的办学理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扶持农村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全县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农村教育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学是地方教育系统内的特定管理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现行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致使农村形成一村一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别较大,以致教学研究工作没有被高度重视起来,绝大多数学校教研水平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在政府的倡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集资办学热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少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向学校捐钱捐物,就是一些经济状况并不好的家庭,也十元百元,表示爱心。这一举措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当时,一些学校为了不忘捐助者,也为了教育、激励后人,建起了"爱心碑"、"荣誉室"、"爱心墙"之类的纪念物。而当前,学校经费不断好转,校园建设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村学校教育在历经“普九”之后,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物质保障,国民素质教育的水平逐年得到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偏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忽视对教学质量的关注,不能真正体现“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办学宗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总结了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虽然采取措施,逐年增加教育经费。但是,我国农村面广、底子薄。教育经费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再加上部分乡村学校镯导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严重地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提高。为此。如何在贫困地区边远的山村学校里办好教育,提高质量,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各级领导应该重视和关心的头等大事。现结合笔者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浅谈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管理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2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的确如此,一个学校如果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再好,也只不过是一种装点门面的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