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就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讨论了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具备的条件,评价了比较文学及其标志性理论框架"比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建立问题,思考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理念,就如何提高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应成为文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推进对相关重要理论话题的理解,应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何卫华教授的邀请,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胡亚敏教授于2019年5月6日做客"华大外国文学论坛"。此次论坛由罗良功教授主持,在论坛期间,胡亚敏教授接受了外国语学院万思敏和丁钰颖两位同学的采访,访谈围绕叙事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这三个方面展开。在访谈过程中,胡亚敏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叙事学研究的初衷,介绍了专著《叙事学》的学术特色及未来叙事研究的方向,接着就自己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领域的学术创新与理论贡献和大家进行了交流,最后胡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计划,还给从事文学研究的师生提出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张叉对英国华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苏珊·巴斯奈特就比较文学的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苏珊·巴斯奈特教授介绍了她对比较文学看法几经转变的情况,阐述了她文化转向的内涵,解释了她不看好影响研究的缘由,回应了别人对她欧洲中心主义的指责,分析了比较文学何去何从的问题,并给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伦理问题是翻译研究中的持久议题,在最近十余年间获得长足发展。近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和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伦理问题更显迫切。然而围绕翻译伦理,仍然有诸多概念亟需厘清。莫伊拉·安吉莱利(Moira Inghilleri)现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比较文学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翻译学、翻译伦理、移民和翻译、符号学与翻译,尤其在翻译伦理和移民口译研究方面著述丰厚。笔者于2022年访学期间旁听安吉莱利教授的翻译课程,就“翻译伦理”这一话题多次同她展开探讨。在本次访谈中,安吉莱利教授就伦理的基本涵义、理论流派以及翻译伦理的主要研究内容、路径、以及理论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详述,并对翻译伦理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访谈以英文进行,由笔者翻译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于2019年5月举行的首期论坛上的访谈实录。罗良功教授是非裔文学研究专家、族裔文学国际学术年会的召集人,张琴副教授在论坛上对罗良功教授进行了访谈。罗教授在访谈中阐述了世界非裔文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介绍了国别区域非裔文学发展和研究的现状。他认为,世界非裔文学将非洲本土之外的非裔文学视为整体加以学术观照,既是世界非裔文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非裔文学研究、非洲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必然,世界非裔文学研究应该运用跨学科方法,注重国别区域与跨国文学社区结合、学术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咨政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总是和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就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乐黛云教授率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建立起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她就像一面大旗,一位领袖,指导着和吸引着中国各界学者介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她鼓励,参加,介入,推动。在她的带领下,中国比较文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世界比较文学学术的前沿,让国外学界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二、把国外最前沿的学术理论引入到国内,活跃和更新了中国本土的学术;三、比较文学的方法给许多的传统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化工作。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已成为世界比较文学第三个阶段的集中体现者。如果没有乐黛云教授的积极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就远远没有现在的辉煌成绩。在推动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乐教授个人也在比较文学原理、中西比较诗学、跨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今年是乐黛云先生80华诞,《邯郸学院学报》全体同仁怀着崇敬的心情,特设"学术名家.庆祝乐黛云教授80华诞"专栏,常务副主编康香阁编审专程拜访了乐黛云先生,并围绕什么是北大精神、对北大的忠诚、走上比较文学之路、世界比较文学的三个阶段和人生感悟等广泛话题采访了乐教授。同时,本刊还刊登了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前校长,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繁仁教授撰写的《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一文,与访谈录一并发表,两文交相辉映,共同庆祝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乐黛云先生80华诞,恭祝她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比较文学跨文化对话中的互证与互识问题、作为文化批评话语的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回归问题、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创新与文学翻译及传播问题、当前文学批评的意义及学科建设问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并对在湖南科技学院召开的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作了综述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曹利 《时代教育》2014,(7):116-118
文章在提高对军事创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实验教学与军事技术的结合,探索和研究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实践的结合,点面结合将现代军事高技术元素融合到具体实验中,开设围绕某一专题的课题型实验,扩展学员的知识面,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叉教授对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蒋承勇教授围绕外国文学所作的专题访谈。访谈中,蒋承勇教授梳理了外国文学学者和教材编撰的关系,探讨了好教材的衡量标准与产生条件,总结了建国以来外国文学教材编写工作的成绩,介绍了"马工程"外国文学重点教材编写情况,剖析了外国文学慕课、翻转课堂与雨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暨数学教育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云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地三百多位海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一线教师。与会人员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课标教材、测量评价、数学文化、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国际引领深入,本土研究规范,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创新活跃,展现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了华人数学教育正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重建(二)──张岱年教授“综创论”访谈录刘仲林问:张老帅,1995年12月27—29日在澳门召开了“综合创新文化观”研讨会,来自大陆、澳门、香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张申先生及您的学术思想,特别是您的“综创论”,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专题...  相似文献   

12.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有待于不断探索和创新。"比较"思维的形成和练习、"换位"思考的锻炼和培养、宏观视角的形成和把握、"体悟式"思维和方法的开掘等四个角度是比较文学教学工作中应该把握的重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新与构建性教学的思路创新意味着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创造。创新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围绕着此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形成初步的新的理论或实践步骤 ,然后再由实践对其进行检验 ,形成相对正确的认识。由此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 ,使认识不断深化 ,创新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有赖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氛围、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创新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构建性学习。学校应该实施构建性教学 ,使学…  相似文献   

14.
曹顺庆教授的《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一书是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合法性、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和中国当下为何没有学术大师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涵盖比较文学变异学、文学理论和大学教育等领域,极具社会现实意义。该书能够迅速带领读者进入当代学术前沿,是一窥作者学术思想堂奥、领略大师风采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在学术界日益关注非洲文学的背景下,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书写非洲的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推进对非洲文学的深入理解,应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邀请,国内翻译界著名学者许钧教授于2020年10月18日接受华中师范大学法语系王佳副教授采访,访谈围绕勒克莱齐奥文学作品中的童年回忆与非洲情结、个体的文化身份、弱势文明的生存困境三个方面展开。在访谈中,许钧教授不仅介绍了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特殊的非洲文化背景与童年经历对于其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还深入阐释了作者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关于弱势文明如何在当今世界生存的思考,并以译者的身份强调了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文明共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南师范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成立暨澳门问题研究专题论证会于1997年11月21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宣告华南师范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华南师大校长颜泽贤教授任研究中心主任,副校长王国健任副主任。中心内集中了华南师大有关学科数十名澳门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同时,中心聘请了澳门和内地一批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客座研究员。华南师大已在澳门办学十几年,培养了分布在澳门各个不同阶层的毕业生一千多名,使该校具备了澳门研究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6月9-10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中国话语"学术专题全国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0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联合举办。开幕式于9日上午8:10在雄楚国际大酒店举行。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院长罗良功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教授致欢迎辞。夏校长在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理论引进中国后,对中国本土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中国比较文学》中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相关文献,对比较文学中的女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在比较文学中的发展是相对单一的,缺少中国特有话语的。  相似文献   

19.
本次访谈围绕我们应当如何从事诗歌批评与研究而展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学科资深教授邹建军结合自己从事诗歌批评与诗歌研究的经验,畅谈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诗歌研究、如何进行具体的诗歌文本研究、如何形成独特的诗歌批评风格、如何在诗歌批评上做出自己的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最后邹教授指出了从事诗歌批评,关键在于认识到从事诗歌批评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比较文学课程,就目前的教学来看,存在着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强调理论而不太重视实践操作等问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比较文学课程的特点,明确比较文学的教学目的、优化其课程设置、探索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