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文羽  徐梅 《文化学刊》2023,(7):99-102
汉写民文学生发于20世纪80年代,从以迟子建为代表的早期汉写民文学到以李娟为代表的新时代汉写民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诸如描写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等书写重点被一以贯之。但随时代发展,汉写民文学不论是在创作主体的行文创作思维、方式还是在文本的意识表达层面都有了较大改变,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团结意识,使其成为文学层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方性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社区和谐的重要保障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生存基础的精神动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社会治理、犯罪防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地方性文化研究为视角,探讨普米族韩规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以及代际间的教育方式,揭示其对构建普米族和谐稳定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彭定安 《文化学刊》2010,(2):98-103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草原民族曾经战胜汉族,拥有广阔地域、半壁江山甚至全国政权,但最后均以与汉族交融汇合结局。这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纵然作为统治者的草原民族坚守"胡汉分治",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文明,却不得不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而由"习"到"化",最后不得不"倒"在了先进文化的门前,一方面作贡献于先进文化的总体;一方面则自身消融于先进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客家人作为汉族民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要了解客家和客家文化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切入,本文从梅州华侨、华人往来海内外的家族信件——"侨批档案"作为切入点,探讨客家华侨在近代历史中从自然形成的草根档案等尘封的记录,通过梳理和剖析,从中挖掘和研究以"客家方言"并无关系的江湖土语——"下市话"从出现、形成、发展和逐渐走向失传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在纯正"客家方言"集中的梅州地区,出现所谓"下市话",对它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保护、传承这对研究当代的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华国 《文化学刊》2015,(2):121-125
基础概念的厘定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自"少数民族电影"诞生起就有着所指的模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电影、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影视人类学片等都在指称着"少数民族电影",其概念有过争议和讨论,但大多是在"少数民族电影"文化本体论下进行的。"少数民族电影"显然是类型视角下的称谓,本文以类型方法论初步界定"少数民族电影"概念,并对与之相关联、容易混淆的学科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随着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传承困境。本文以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文化为例,在"空间生产"的视角下,分析苗族女性服饰文化传承变迁的原因,探寻苗族女性服饰文化的传承路径: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空间生产机制;传承价值观念,激发空间生产动力;守护传统工艺,夯实空间生产基础;开发文化产业,注入空间生产活力。  相似文献   

7.
祭祀仪式是群体借由祭祀活动表现对主宰自己命运的神灵或祖先的尊重、崇敬,并表达内心需求、期许生活美好等意义,但不同的行为表现隐喻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汉族"春节"与回族"古尔邦节"中祭祀仪式作比较,具体分析其民族文化内涵及普同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外国友人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在冀外国友人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其了解河北、热爱河北、支持河北,河北省委外宣局举办了"外国人看河北""外国专家河北行""冀之光"外籍师生汉语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等一系列"感知河北"外宣品牌活动,倾力打造了一支"洋故事员"队伍。借助外国人声音,讲述河北故事;借助外国人视角,展现燕赵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民族地区高校应发挥区域优势,深入推进"以多学科协同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为理念的英语教育改革,聚焦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服务地方发展。民族节日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中适当融入优秀民族文化和打造"少数民族文化(英)"在线"金课",能够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译介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以汉族大学生为主的高校就读时会遇到文化难以适应及人际信任问题,进而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文化适应、人际信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中,人际信任在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具体来说,文化适应的不同维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方式不同:汉文化适应通过人际信任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而本民族文化适应直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角,精准把握并着力传达了《聊斋志异》故事背后的"孤愤"情怀,这是英语世界《聊斋》传播与研究走向深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赵征 《文化交流》2008,(6):11-14
在西子湖畔创建音乐图书馆的张铭,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藏区这片奇秘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从1979年至今,他先后4次进藏采风,对藏民、藏族民歌和雪域高原怀有圣洁的情愫,尤其是2005年7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的奇遇,竟在西湖与藏区之间连缀起绵长的艺术情缘,以后的日子里还衍生出汉族"爸爸"与藏族"女儿"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俗话说"百里不同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族人民受到居住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物质生产民俗活动也显示出各自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4.
思念老北京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5.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国产纪录片是承载中华文化与价值观的最佳跨国传播媒介之一,要想在对外传播中实现纪录片"传播中国连通世界"的目的,必须改变国产纪录片偏好宏大历史叙事的讲述方式,以分众传播的思路,寻找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共同的人文语境或文化记忆,通过个性化视角、人性化故事和贴近历史、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或趣味性,激发起外国观众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广东是全国华侨大省、外贸大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17.
略论“江淮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旺 《文化学刊》2008,(6):112-118
目前,学术界对"江淮文化"的命名和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分歧。"江淮文化"主要是指在江淮这个特定地域内所形成、聚集的系统文化,为此,必须从时空统一的视角,结合"江淮"历史地理概念的形成和演变,去对"江淮文化"的内涵和总体特征,做一准确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600名民汉合宿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综合阐述"民汉合宿"制度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分析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从宿舍人员分配、日常管理等方面给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