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在这里工作、战斗,并在这里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促进党史研究的繁荣,我们在本期和下期对保存于北京市档案馆的李大钊档案史料,予以介绍并公布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齐浩 《兰台世界》2022,(9):16-19
党史档案是百年党史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为党史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凭证依据。党史档案整理研究呈现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然而各主体在党史档案整理研究的合作中存在一定的困境,资源整合与研究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探索如何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对推动中共党史档案整理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丰富中共党史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共党史档案整理研究的现状,针对综合档案馆、党史研究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党史档案整理研究主体,分析各主体在党史档案整理研究中的角色定位,探究多元主体参与中共党史档案整理研究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曾三同志是现代中国名的档案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档案史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历史上名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研究历史,古为今用”的档案思想,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的档案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够留存下来,我们国家历朝历代的历史能够留存下来,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能够留存下来,主要依靠档案文献.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档案工作对党史、国史、民族史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前人留给我们的档案守护好,把我们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守护好.这是档案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肖哲 《兰台内外》2022,(11):79-81
党史档案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把党的历史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是新形势下党史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党史档案编研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尊重历史的原则,始终不渝地站稳政治立场,以服务全党、全国大局为中心,不断创作出优秀的党史档案编研作品,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档案与档案工作在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党史研究学科的特殊性、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跨学科的视角,探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借此为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在助力党史研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隆重铺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市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学习要求,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档案部门应当认真谋划,大力挖掘馆藏档案,讲好党史故事,牢记档案工作姓"党",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庆典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共早期党史人物研究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造成的档案史料稀缺。王荷波是中共党史、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共早期领导人,中共南京地方组织的创始人。文章回顾南京党史部门开展的王荷波档案史料搜寻与利用工作,介绍在境外搜寻档案史料取得的突破,阐述深化相关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秦旻 《档案管理》2022,(2):66-67
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印证于各种红色档案资料中,在建党100周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善于从红色档案资源中挖掘红色历史,再现光辉革命历程和伟大革命人物故事,不断展现党史百年荣光.我国有众多革命圣地,井冈山、西柏坡、江西瑞金等,都是革命思想的发源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其可以...  相似文献   

10.
施威岑  周林兴 《山西档案》2022,(4):64-68+54
党史学习教育是人民前进的精神养料,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档案原始真实特性、档案馆馆藏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档案工作者秉持的初心使命,能够主观能动发挥档案的作用讲好党的故事,带领中国人民见证百年初心,强化身份认同国家认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扬正确的历史观;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民族自信。为增强档案在讲好党的故事中的能动力,档案机构应加强红色档案征集工作,深入挖掘党史内涵,结合融媒体联动宣传,提倡馆际跨区域合作,实现档案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档案作为党史研究真实而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党史研究提供着丰富的党史资料,在党史研究中起着历史凭证作用,并对党史研究的发展发挥着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高效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为目标,结合时代特点,深入剖析了红色档案促进党史宣传的内在逻辑,并从知识基础、政治方向、受众范围、实际效用四个维度提出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红色档案助力党史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回顾辉煌历程,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最近,通过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参观红色档案展览,观看多部红色档案重点题材影视,赴革命圣地参加实地教学,特别是通过举办"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评选"江苏百件红色珍档",拍摄《记忆100》《红色珍档》及《光耀史册——档案人讲述红色珍档故事》短视频等,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就蕴藏在百年党史之中,就蕴藏在我们所守护的这些珍贵的红色档案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1960年1月初我在辽宁省委党校研究该校档案时,辽宁省党史编委会同志找我(时任辽宁省档案局文书档案科副科长)说,我们走遍全省发现我省党史资料保存下来的太少,致使工作难以开展,听说满洲省委档案中有大量的这方面材料,我们急需复制使用。我告之满洲省委档案  相似文献   

15.
衢州     
《浙江档案》2023,(9):66-67
<正>近日,衢州市衢江区档案馆接收《中国共产党浙江衢江历史(1949-1978)》第二卷档案进馆。此次共接收党史二卷编纂档案360余卷/件。工作人员对进馆档案进行了现场验收,确保党史二卷档案的完整、规范。此次党史二卷档案接收进馆,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为党史研究、查阅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通过对这部分档案的开发利用,可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其独特作用,更好地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保护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悠久的档案保护工作历史。我们现在的档案保护工作是在过去档案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未来的档案保护工作也必然要以现在的档案保护工作为基础。历史上的档案保护工作有过很多成熟的经验和一些值得总结的教训。当然很多经验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继承的 ,因为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但也有很多经验是我们可以继承的 ,例如技术层面的经验。总结档案保护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从理论上来说 ,对中国档案保护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有利于提高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科学水平 ,完善档案…  相似文献   

17.
李虹 《云南档案》2023,(1):48-50
高校是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高校红色资源融入党史教育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高校红色档案是党史教育的重要资源,也丰富着党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文探究高校红色资源融入党史教育的实践路径,提出深挖红色档案资源、培育党史教育课程、丰富党史教育形式等路径,以构建高校党史教育宏观体系,推动党史教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史志办及党史研究委员会、政协史料征集委员会、文史馆、参事室等单位(博文图志史),虽然与档案业务不同,但在收集历史材料方面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尤其是在收集既是档案又是文物,既是档案又是史料的历史材料方面,更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暨南大学在学校档案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学校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以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档案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背景下,围绕百年党史,结合建校百年的历史厚度与港澳台侨学生的广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档案学从创立至今满打满算只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与传统学科相比年轻许多。然而,若从档案的历史发端来看,中国档案学的沿革却可以说得上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孕育,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档案学思想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理论系统。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编纂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期间档案学思想也纷纷问世,可以说,我国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思想曾一度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