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传统道德价值理念、道德养成方法和道德实践模式,对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找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切入点,从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入手,把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理念、养成方法、践行方式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根基。家风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传统文化最有力的载体,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优良家风,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赋予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本文将结合当前新时代背景,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行创新性研究,总...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相应地,高校在挫折教育方面显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为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创新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艺术课程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基于艺术课程传承发展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在举国上下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2013年。新年伊始,我们特向关心支持《文化交流》杂志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始终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对文化问题的关注,也可称之为“文化关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关于中西文化的讨论。至90年代,这种文化关注更多地进入学术领域,在大众参与层面似乎有些沉寂。进入21世纪,对文化的关注由学术领域再次进入社会公共领域,例如,多年以前就有关于儿童读经的讨论,后来有人将其付诸实践,儿童读经的学校至今一直存在。从2004年中国内地恢复公祭孔子以来,各地举办的祭孔活动、“百家讲坛”播出的《〈论语〉心得》以及随之兴起的一系列传统文化大讲堂都是“文化热”的一种表现。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2009年11月,清华大学也正式成立了国学院。  相似文献   

8.
王雷 《文化学刊》2022,(9):136-1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发展历程的淬炼下,蕴藏着强劲的生命力,是我国极具特色的精神瑰宝与文化结晶。在新时代浪潮的持续涌进中,文化建设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力量与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日趋成为新焦点。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契合点,深挖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着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优质、更充足的现代化人才已成为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如何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其推动现代中国前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民本思想、家国情怀等精髓出发,探讨其具有的时代价值,并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其现代转化,能够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明确我们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突显了价值引领作用,而不是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某种既成的规范和标准,与之相反,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对人性和生命的引领。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以来,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国家逐渐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力度,对青年责任感的培育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自我责任、他人责任、社会责任的大量内容,这是我国开展青年责任感培育教育工作的丰厚的文化资源。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对青年责任感教育的精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的涵养作用,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塑造青年责任感,运用网络手段强化青年责任感宣传,加强社会实践,实现青年责任感外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仁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均与情商五大能力自知、自制、自励、知人、待人等息息相关。同时论文探索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结合情商培育,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研究,传承与发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将其发扬传承下去是极其重要的。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当前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现状,探究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路径,从注重个体养成提升自身礼仪文化修养,结合家庭日常注重礼仪教育,强化学校礼仪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完善全民教育体系营造崇尚新时代礼仪社会氛围4个方面,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红船精神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寓意深刻、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围绕革故鼎新的精神气概、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精忠报国的情怀担当和以民为本的宗旨信念四个方面重点探讨红船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旨在说明,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程中的红船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还是新时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价值,经历了千年传承与积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推动文化的繁荣进步,也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该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既要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又要与时俱进,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寻找平衡和统一的路径,以确保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民内心。它作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不断发挥着培育人才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呈现出的思想、价值观、精神品格等能够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该文通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梳理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文化学刊》2023,(3):166-169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他的崇高风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品质的生动结合。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崇实黜虚”“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分析焦裕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契合点,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高自身修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向时代洪流中走去,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赓续中华文化血脉、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与传承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该文通过对怀化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实有效途径,从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优秀地域文化传承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为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9.
王玉平 《文化学刊》2015,(3):170-1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稳定器"、社会的"方向盘"和民族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两者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实践证明两者能够紧密结合,两者之间结合创新的诸多表现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基于民族复兴和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其有效传播,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将先分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变化,接着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益做法,以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