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谁也始料未及。衡阳日报社提出“新闻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三位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精心煅造新闻和版面。既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又深得广大读者的赞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政府面对的危机事件不断。应对汶川地震,中国政府表现出良好的公关能力,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一致好评,有效地改善了中国政府的形象,为中国政府赢得了无数的赞誉。本文列举一些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突出亮点,得出政府只有遵守相关的政府危机公关原则,制定相关的法律,做出创新性举措,才是加强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日本媒体对3.11大地震·核辐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择日本三大主流综合性报纸、经济类报纸、财经类杂志的报道,运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日本媒体在大地震·核电事故重大灾难和危机处理中的表现,进而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媒体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左右,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酿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伤的恶性事件.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广播媒体迅速反应,吉林市信息广播电台和吉林市交通音乐台充分发挥了广播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对灭火救援的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及时发出了火灾信息,并且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体协调、组织、动员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震24小时内我们能做什么?接到即刻飞赴日本的通知,已经是3月11日下午两点前后.当时,我正身处距离曼谷200公里处采访.要想出发,首先要拿到日本的签证.日本驻泰国大使馆16时30分闭门.意味着,错过今天,周六周日不上班,只能周一了.可是要在不到两个小时,准备好所有的材料,我还要从200公里外,飞奔,出现在大使馆前,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县和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央视新闻频道迅速做出反应,对日本大地震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是继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央视新闻频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又一次重要的现场直播.央视新闻频道在这次地震事件的直播中表现出了反应迅速及时、报道态度冷静客观、报道角度多元、注重信息的整合挖掘等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视对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直播已经越来越重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微博以其强大的开放性、简单的操作方式和较低的进入门槛等特点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各种谣言借助微博传播也十分普遍.对此,本文以日本大地震为例分析了微博时代谣言泛滥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博时代谣言的控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媒体体现了其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日本唯一的公共放送组织——NHK在地震期间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高水平报道,为地震中信息传播及灾难应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文以NHK对3·11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分析NHK灾害报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期对我国媒体的灾害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9·11后,为配合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国际广播管理委员会(BBG)将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广播电视部剥离出来,单独创办了针对中东地区的反恐广播--中东广播网.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治正进入一个新的格局,那里充满了变数。对于小泉来说,参拜靖国神社和邮政改革是其选举公约,即选举承诺。为了推行邮政改革,小泉以政治生命为赌注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逻辑学中“证伪”理论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问题。文章认为,新闻报道不是“证实”的艺术,而是“发现”的艺术。记者应为报道对象规定“可证伪性;”“证伪”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追求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媒体报道看PNTR的通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美国媒体对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PNTR)的报道 ,数量大、范围广、观点多。同时 ,围绕这一主题的报道 ,又体现出经济问题政治化、国际报道国内化的特点。总之 ,政府和工商界的影响 ,媒体自身的利益 ,推动了此次报道较以往对华负面报道的积极变化 ,促成了PNTR的通过。但美国媒体对PNTR的正面报道应看作是特例。 相似文献
14.
为尊严而战——对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汶川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报道的重要影响及其能够具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此次电视直播报道是为电视的"尊严而战",而中国电视乃至传媒应汲取经验,适时总结,以期实现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Mingxiao Sui David Sobek Andrew Abad Lauren Goodman Paromita Saha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7,20(6):895-908
A slew of gruesome executions by terrorist groups in 2014–2015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of terrorists. As a case in point, the Islamic State group’s escalating brutality reflects their efforts as a relatively nascent extremist group to ensure a high and sustained volume of media coverage, especially among Western outlets. But what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s actually prompt coverage from major U.S. news media? Using a rich data set of terrorist incidents and coverage from six major broadcast and cable U.S. networks, we model coverage of terrorist incidents as a function of event proximity from U.S. soil, target country affinit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number of total and U.S. casual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rorist group. Our findings largely corroborate expectations set forth by the literature on norms and routines of journalism and economics of news. When it comes to terrorism, coverage by U.S. major media outlets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proximity to and affinit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the number of global and U.S. casualties.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财经新闻中的富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1月-2010年3月间)媒介有关富人报道的文本内容和报道框架的分析,勾勒了财经新闻中的中国富人形象,并归纳出媒介在建构有关富人形象时四种主要模式:野蛮生长、个人奋斗、经济原罪和奢侈消费,揭示了媒介报道中崇富、炫富和仇富的社会心理根源,并探讨了媒介选择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17.
《阿凡达》带给中国动漫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奥斯卡金像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十四年磨一剑的3D史诗巨制《阿凡达》公映后,引发全球性的观影狂潮,这部电影不但刷新了由卡梅隆自己保持的世界票房新纪录,而且还开创了将3D电影技术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灿烂前景。《阿凡达》带给电影人的启示和带给全社会的思考无疑是全方位的,本刊约请部分专家、学者撰文,集结成本期专题,以期若干观点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35左右,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0:41,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的屏幕上飞出“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同时切出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战争画面和同期声。 10:43,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断正在播出的文艺节目,播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新闻传播体现了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宣传话语和媒介空间;而一体化的国家、民族也构成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通过语言表述、报道对象的数量、评论、话语组接等方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党政宣传强调了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同时,新闻表述多次出现人民、公民等指称,既体现了基于中华血缘的国家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汶川地震的互文式表述以及上海世博等的语境衔接不仅在时间上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也在空间层面构筑了国家民族的全球坐标。 相似文献
20.
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是游移和模糊的,往往客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电视新闻还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才能达到其准确和清晰,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只有在这时,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突显了出来.由于写作的介入,画面多义性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和清晰的界定,受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并随之进入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