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年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第二年课标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正在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着重要影响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课标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中考命题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下面就为同学们谈谈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趋势。一、题型:“一退二进三稳定”所谓一退是指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2003年中考话题作文占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总题量的65…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影响中考语文成绩的高低。高分作文甚至满分作文无疑会让你在中考语文中脱颖而出,然而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追求高分作文时,哪些是我们不该走的误区呢?2011年泰州市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努力或努力。据中考语文阅卷组的专家老师说,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写的题材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大多集中在亲情、友情和努力为中考奋斗这三个方面.比如写努力跑步,很多学生从标题到内容大同小异,没有鲜明的个性,没有创新意识,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特别强调中学生的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中考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了许多为求新求奇而弄巧成拙、走入误区的作文。为此,我们把作文创新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五点,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误区一:虚情假意几乎所有的中考作文都要求“要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何处来?新课标的写作目标中指出,真情实感来自“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在作文实践中,许多学生为求新,不是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是“借用”曾令自己感动的间接材料,凭想像…  相似文献   

4.
笔者辑录了90道2006年中考作文试题,结合2004、2005年的中考作文试题,经过认真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里作了一些调整。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两个降”第一,选题作文试题比例出现下降。近几年来,选题作文在中考试题中所占比例呈一路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备受各地中考命题者的推崇,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可是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虽然话题作文依然风头强劲。可是半命题作文的出现频率也很高,例如:“有一种叫”(北京燕山)、“和在一起”(上海)、  相似文献   

6.
【专家引路】 道德情操类考题,一直是前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热点,2008年虽然有所降温,但分量依然不小。从内容上看,考题涉及全面,如“带着微笑出发”“责任”“感恩”“回报”“尊重”“谅解”“孝敬父母”“诺言”等。像“感恩”这个话题,更是连续三年出现在中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开始了,初三的同学们肯定又在准备明年的中考了,我们《中考作文》栏目也非常关注每年的中考。之前几期,我们分专题给同学们讲解了中考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共有“写出真情实感”“选取典型事例”“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巧用借鉴”“写出特色语言”“创新角度”“发挥想象”等专题,不知这些对同学们有没有帮助。从这一期起,我们会选择2005年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中考作文真题进行讲解并展示一些满分作文,希望能够开阔同学们的眼界,给同学们备考助上一臂之力!这一期让我们来看看江苏省盐城市2005年的中考作文吧!  相似文献   

8.
2011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作文,依然是命题、半命题作文一统天下,即便是“二选一”题型,也只是两个命题作文间的选择(只台州卷罕有地出现以“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为开头写一篇文章的新形式)。近两三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已基本回归到传统的命题作文上,也显见未来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将依旧是传统的命题、半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9.
燕桂荣 《现代语文》2010,(7):107-108
【教学缘由】 从中考实际情况看:2005-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连续五年都为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特点尤为明显,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5,(11)
①2005年8月18日,《新作文》杂志社与太原市教研室联合举办“中考作文研讨会”,旨在更好地把握中考作文的动向和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把“中考在线”办得更加贴近学生。②2005年8月24日,《新作文》杂志社新的出勤考核制度出台。  相似文献   

11.
刚刚结束的2005年中考作文试题表明,选题作文的走势看好。分析全国各地120多个考区的语文试卷,选题作文已成为中考命题的“新宠”。  相似文献   

12.
研读手头的100多道2005年中考作文题,令人欣喜不已。我们所读到的各地课改实验区、非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上,绽放的作文题之花鲜艳夺目,五彩缤纷。这些作文题“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绝少有人再出那种云里来雾里去的题目了”(张志公),充分体现了命题者“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了对考生人格的尊重和人性化关怀。出墙红杏今更艳选题作文这种命题方式,属组合式命题,最早出现在2001年。据统计,选题作文在当年中考作文命题中所占比例,2001年至2004年,分别为11%、14%、16%、23%,呈逐年上升之势。2005年我们搜集到的各地122道中考作文…  相似文献   

13.
在2005年和2006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用“最”“也”“又”“更”“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  相似文献   

14.
命题趋势一:全命题作文纵观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全命题作文从比例上看,占据半壁江山,势头依然强劲;从内容上看。变化较大。以前两年中考命题为例,在笔者收集的47道全命题中,出现“我”字的命题便接近一半,如“我很幸运”、“我心中的风景”、“让我们奔跑起来”等就是代表;2011年的情况则大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又一个年份。《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和正在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和产生着重要影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民间素有“得作文者得中考”之说,中考命题者对作文命题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孜孜以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中考作文究竟考了些什么?从这些中考作文中究竟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对于2006年的中考又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想必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共收集了47套(份)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并就其中独立成题的63个作文试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2005年的中考作文既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又有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一、考题内容方面的分析就内容方面的特点而言,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于人生哲理的考查我们所收集到的作文考题中,直接以人生哲理为中心话题的内容就占了16题之多,高达几乎1/4的比例。这些题以全…  相似文献   

17.
中考作文中,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虽然近年各地中考文题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但是由于“文体不限”,多数同学还是习惯于写记叙文。考场满分文中记叙文所占比重最大。从考场作文的整体情况看,记叙文的写作中存在一个大的误区,那就是很多同学不善描写,常常以叙述代替描写,岂不知,记叙文若缺少了描写犹如鱼儿离开了水,何谈生动。再看那些优秀的中考记叙文无不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描写方法,生动地再现了生活。“描写”成为他们夺取满分的“亮丽”手段。亮点一:生动活泼写语言“老爸,你快点呀!”“女儿———我来也———”老爸拉起了京腔。“…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今年的作文题开放度更大,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试题也是“百花齐放”,有命题、半命题作文,有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作文。其中,多选样式成为今年中考作文题的“宠儿”,成为今年中考作文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看:山东青岛市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争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校名和人名。(2)以“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校名和…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要来临了,纵观200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以话题作文居多,且文体不限。本人有幸参加了2004年中考作文的评卷工作,从中我也获得了许多感悟。在这2005年中考来临之际,本人主要针对记叙类文体来谈一谈中考作文如何“巧”得高分的问题,以便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考作文失误有的是由考生思想进入误区引起的,这类误区主要有“认识偏颇”和“分寸失当”两种。一、认识偏颇。这是指考生的思想认识偏离正确的轨道,存在片面性、绝对化。江苏南通市1996年中考作文题是《他(她)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个考生的作文引起了阅卷教师的注意,现全文照录如下:我班班长小 M 是个普通姑娘,记忆力特别好,教师和同学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