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蚁鼻钱蚁鼻钱始铸于春秋末期,大量铸行存在战国时期的楚、鲁地区,所以主要出土于湖北、安徽、河南的黄河以南、江苏的北部以及山东的西南部。蚁鼻钱是青铜贝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正面凸起并铸有阴文文字,背部平素,一端铸有小孔。蚁鼻钱体小量轻,以枚计值。一般通长1.2-2.1厘米、宽0.8-1.4厘米,重3.2克左右。圜钱圜钱铸行于战国中、后期。最早铸行于魏国,大约在公元前361年魏迁大梁以后,后来扩大到周、秦和赵。秦铸圜钱应该和商鞅变法有关。圜钱多出土于山西、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文物古迹集萃》介绍:"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钱币属江苏省江阴的咸丰通宝,其直径22厘米,厚1.2厘米、重2.9公斤".同时介绍:"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太平天国时铸的"圣宝"大钱属最大最重的钱币,该币径33.5厘米、厚0.81厘米、重4.5公斤,是当时特命铸造以赐赠的纪念币(仅存半片)".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湖南益阳县大泉乡出土了一罐窑藏古铜钱,重6.5公斤,共1440枚,多为清顺洽至道光的纪年铜钱,同时还有“宽永通宝”30枚,“正德通宝”1枚,“景兴通宝”1枚,“景兴泉宝”1枚,“光中通宝”3枚,“嘉隆通宝”2枚,“昭武通宝”1枚。宽永通宝、正德通宝为日本古铜钱。二钱均为外圆方穿,紫色铜质,钱文楷书中文。宽永通宝径1.9—2.4厘米,厚约0.1厘米,为宽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德川幕府所铸。正德通宝径2.2厘米,厚约0.1厘米,为贞亨年间(公元1684—1687年)德川纲吉时所铸,属于“玩弄钱”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潘达于,1906年3月出生于苏州,原姓丁,1923年18岁时嫁给潘承镜。而潘承镜则是清朝先后位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的潘祖荫及其兄弟祖年两人的嗣孙。潘祖荫精通金石书画,又富收藏。1890年以重金购得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大克鼎,该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这是历见著录,众所周知的西周时代极为重要的青铜器。尤为重要的是,该鼎腹内壁铸有十分整齐划一的铭文290字,既为当时所罕见,电是历来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连同先前已得到的玉鼎(又称大王鼎,亦为著名之西周重器,共有铭文291宇)。真可谓双宝镇家…  相似文献   

5.
在临澧县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档案中,有一份珍贵的《临澧县社会军事训练总队部为抗敌告全县民众书》(以下简称《告全县民众书》),是临澧县档案馆工作人员1974年从县公安局的阁楼上清捡出的众多国民政府档案中的一份文件,档号为3-2-60.《告全县民众书》产生于1943年,为毛边纸印刷,纸长55厘米,宽28.6厘米,字体为小楷,附有抗日宣传标语和宣传画.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购得一枚“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并对它的有关历史情况进行了考证,在此一一告诉读。章为红铜铸造,可像军功章挂戴,吊挂长度7.5厘米,章外圆直径4厘米,内圆2.3厘米,中铸红五星党徽,外圆从右至左繁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背面:“彭德怀滕代远颁”,证章外观纯朴,美观大方,像20世纪2、30年代的物品(如图)。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颂簋,是西周晚期的器物。通高30.1、口径24.2厘米。圆盖圆腹,子母口,盖顶有圈形把手。圈足,下附三兽足。腹部两侧有一对兽形耳。口沿上下各饰一周窃曲纹,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圈足饰垂鳞纹。盖器同铭,各铸15行152字。铭文中提到此簋的主人名"颂",故将此簋称之为颂簋。  相似文献   

8.
秦权     
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展览厅内,陈列着两件我国古代的衡器──秦权,一件是秦朝时期的铜诏铁权,1983年4月出土于甘肃天水市秦城区平南乡松林村。权重31.643克,通高19厘米,底径周长79厘米,底径25厘米,耳高5.6厘米,耳宽5.6厘米,耳厚2.5厘米。形作馒头状,底部有因重量不足而添加的金属,顶部为拱桥形圆棒状提梁,提梁柄的侧端镶一块9×9厘米、厚1厘米左右的铜板,上阴刻篆书6行40字,其中第4、6行为6字,其余4行为7字,为秦二十六年铜诏全文。铁权的表面有锈蚀,铜诏版“诸”、“大、“为”…  相似文献   

9.
1982年10月,沈阳市西塔街道办事处修建房屋时,于西塔遗址东侧地下发现吴俊升神道碑。碑身南北侧卧地下深一米处,旁有石龟跌。碑长250厘米,宽100厘米,厚35厘米。碑身两面周围浮雕云龙纹饰,碑文为阴刻隶书,记述吴俊升的生平。其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冯志萍 《档案》2008,(1):31-31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从兰州收藏爱好者窦冬诚先生处征集到一张银票。这张银票长I8.6厘米,宽9.8厘米,为竖式北洋天津银号库平足银五两银票。该银票是彩色票面,票面上部是“双龙戏珠”,中上部是李鸿章头像,下部写有“北洋天津银号”,下部中间竖写“库平足银伍两”,两边竖写“私刻假造照私铸例治罪,永远通用认票不认人”,票下方是北洋军舰的图案。银票的四周和底面上印有“5”、“伍”、“伍两”字样,背面印有汉满文对照的“齐王问管子”。  相似文献   

11.
龚凤晓 《浙江档案》2022,(10):64-66
<正>日铸茶是绍兴的名茶,因其品质出众,被列为贡茶。然而日铸茶成名颇晚,在唐代文献中没有发现有关日铸茶的记载。直到宋代,日铸茶成为当时的名茶,甚至列为贡茶之列。从唐代的默默无闻到宋代的名声显赫,进而被作为贡茶进贡朝廷。究其原因,越王铸剑故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日铸茶在短时间内获得社会的认同,为日铸茶的成名奠定了基础。这其中与日铸茶的名称有什么内在联系,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由总政治部宣传部作为党内参考资料,于1942年11月在延安刊印发行。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厚2.5厘米,长17厘米,宽12厘米。共计258页44篇文章;下册厚3.5厘米,宽、长同上册,共计412页70篇文章,另有4个附表。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巩固,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作为记载社会活动的档案,载体多样,内容丰富,虽时隔两千多年,但仍留存较多,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下面按照档案的各种载体,作一略述.一、金石档案金石档案是以金属和石头作为书写材料而记载官文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主要有:(一)青铜器档案.汉代我国青铜器制造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因而朝廷往往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政策法令铸之于铜版和鼎彝,如:1.甘肃庆阳县博物馆收藏的王莽时期的铜诏版,和1925年8月定西称钩驿出土的新莽权衡,记载了王莽新政时期在全国实施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当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1979年8月,宁夏固原发现汉初铜鼎一件,高23厘米,口径17.5厘米,耳高7厘米,腹径23.5厘  相似文献   

14.
<正>1981年10月出土于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河子乡前河村窖藏的这件北朝时期的金龙项饰,通长128厘米,重212克。龙身用金丝精心编缀成绞索式管状空腔,外观似鳞片相叠,盘曲自如。龙身两端都有龙头,形象相同。龙头用金片卷成长4.8、直径1厘米的圆管状,形制瘦长,五官、两腮、下颔的纹饰点缀均匀,  相似文献   

15.
日前,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公布了一册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省城长沙求学读书的原始“学籍档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该档案形成于民国四年八月(公元1915年8月),至今已有90多年时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为右侧线装、从右至左竖排,长26厘米,宽15.5厘米;对折式双面印刷,连封面封底共28页;纸张已发黄,四边稍有磨损;封面上部左边沿有锯齿状破损、下部中间位置有长约10厘米的不规则通底裂缝、右侧靠装订线处中下方有“胡临川”三个用毛笔书写的大字;所有文字均为繁写体,字迹十分清晰,保存十分完好,…  相似文献   

16.
良友 《军事记者》2001,(7):41-41
胶卷的种类:照相用的胶卷有黑白胶卷和彩色胶卷,按不同尺寸分为120胶卷、135胶卷两种。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一卷135 胶卷能拍摄36张画面为24×36毫米的底…  相似文献   

17.
铜版冥币是所有楚仿金版冥币中最罕见的一类,目前仅发现于安徽寿县李三孤堆以及河南淮阳平粮台两座高等级楚墓中。关于安徽博物院藏李三孤堆墓出土的60件楚铜版冥币,尚未进行材料的全面披露。文章在公布楚铜版冥币信息的基础上对其来源、分型、与墓葬等级关系、铸造工艺等进行梳理与考证。通过对铜版冥币的类型学研究可知,铜版冥币分为龟板形与圆饼形两类,两种类型可与金版实币严格对应。运用XRF射线荧光检测设备对4件铜版冥币的合金成分进行检测,并与蚁鼻钱铸造工艺、合金成分进行对比,发现铜版冥币为陶范“一器一范”铸造的、以铜锡为主要成分的铜锡型青铜。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国家档案馆馆藏有一本珍贵档案资料《畿辅同官录》.该书出版于1905年,由工艺官局印书科编印。该书长宽分别为23.5厘米、13.5厘米。由于出版时间较久.历经百年,其书封面、封底已缺.全书为筒子页,文字竖排.共75页。《畿辅同官录》是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直隶省任职的官员名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学文献始于“金文”,亦谓铭文。《左传·昭公六年》:“郑人铸刑书”,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郑人即子产,前543—前522年间执政,改革田制和赋税,并于前536年将制定的法令条文铸于铁鼎,晓喻众人。这是我国法律条文公布于众的最早记载。此后又有“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之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考证,前五一三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起兵筑城,令兵士铸刑鼎,宣布范宣子所作的法律条文。春秋战国时,并盛行以竹简为书写材料,谓之简策。简策是我国正式书籍,它除用于书写经典和文学著作外,还常常用于书写成文的法典,如邓析私造的《竹刑》。邓析,郑国人,与子产同时,但晚死二十年。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就私自编了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相似文献   

20.
3600多年前,有人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铸过-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鞭策自己,每天都要有一个新的变化.日日积累,月月年年,他开创了-个朝代.这个人就是商代的开国君主商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