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位自然科学家的一句随意之语,不期却成了文学界内外很流行的格言,这便是:“科学是把人们为之糊涂的事弄明白,文学是把人本来明白的事弄糊涂。”细究这位先生的本意,似也不恶,无非是为了强化他所钟爱的“科学”的特征,信手拉来“文学”做铺垫罢了。若是文学真的是“糊涂学”,读者买书岂不成了“花钱买糊涂”? 不过,世上也确实存在着将人搞糊涂的文学。而且,从文学史上看,某一类文学在走到气数将尽的境地的时候,往往都要显示出“糊涂”特征。与此  相似文献   

2.
6年前,也是在《青年记者》专栏的最后一页,我写了篇短文《做自己的“匠”,让别人“帅”去吧》。国人对“匠人”打心底里瞧不起,都不愿做“胸无大志”的“匠人”,连“匠才”都被用来贬人,即便“巨匠”也不如“大师”好听。人人都想当“帅才”,可是,光“帅”又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3.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以健康地成长。”“工艺”是“工”与“艺”的结合,有着双重的指向性与标准性,是物质性与审美性的多层重合。卢梭所说的“工艺”在汉语中应该解释为“手工艺”。《当代汉语辞典》解释“手工艺”为“指具有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如挑花、刺绣、绳丝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某青年博士称网络文学为“崭新的文学”、“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文学”,这个提法引起与会者的驳斥,认为网络文学和纸媒文学都是用文字写作,只有一个发表地点的差异。应该说两个结论都过于仓促。对两本网络文学作品(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首届“榕树下”网站网络原创文学奖结集的“网络之星丛书”《性感时代的小饭馆》)有了实实在在的接触后,我初步的认识是:网络文学并不“崭新”,在文学的性质上与纸媒文学确实没有根本的差异;但其间差异又不仅限于发表地点,还不是简单的酒换瓶问题。因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读报,发现报上不准确的标题不仅没减少,似乎还有增多之势,应该引起业界注意.不准确的标题形形色色,我归成以下三类,举例说明. 一、题文不符.《种地有癔,65岁老农炼成“农业匠人”》,按照标题的意思,这位老农到了65岁终于炼成“农业匠人”.可是文中说:“记者从小就听说过这个能人,这次采访终于得见.”记者是个年轻人,十几年前,这位老农就是当地的能人、名人了.作为“农业匠人”,他在那时就是了,而不是到了65岁才“炼”成的.题与文不符.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的读者来说,“艺良”这个名字怕是不会陌生的。只是别误会:艺良姓“张”不姓“艺”。艺良在《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工人时报》、《新疆法制报》、《新疆商业报》、《老年康乐报》等报纸上,我们都不难找到他的名字:小小的一篇豆腐干言论,标题下就写着“艺良”二字;对了,《人民日报》在去年的《大家谈》栏目中,也发过他的一篇“豆腐干”,题目叫《秘密全在括号里》,他那敏锐的观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艺良看上去很年轻,至多超不过35。谁知他把一个手掌翻来翻去,却比划出个45。看不出!看不出!他脸色红润,皱纹无几、笔挺的高个头,不见一丝白发。于是我立刻想起一位朋友的警句:“大凡事业上专一,恬淡寡  相似文献   

7.
文学     
“文学”一词是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是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却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称为校长或教官, 而称谓“文学”,即称赵文学、李文学、张文学等;汉武帝时,为了选拔人才,设有“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者便称作“贤良文学”。  相似文献   

8.
郑健 《军事记者》2010,(8):63-64
(一) 欧洲有句谚语:“格言体现着一个国家人民的智慧。”我国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况《荀子》)。”这都是对名言价值的认可。《宋史·吴介传》云:“介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左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不少新闻人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把名言精心抄录下来。作为丰富思想、提高写作能力.以为认识社会、把握人生的凭借;学者、文人吟诵体味、借鉴引用名言,  相似文献   

9.
两汉俳优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现今出土的俳优俑不应被混称“说唱俑”,并从出土的俳优俑和汉画像砖(石)入手,认为汉代俳优既是先秦古优的继体,又在社会地位、人员构成、表演伎艺等诸多方面与先秦古优有所区别。俳优伎艺在两汉社会中得到了各个阶层和不同年龄的人的喜爱;其社会地位的低下,人员构成的非侏儒化,将调笑、歌舞、杂技汇为一体的演出特点,对于中国古代说唱艺术和戏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狭义的“总集”之名,一般专指古代的诗文总集。本文所谓“总集”,是今天广义的总集。它和别集相对而言。专录一人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书的,称“别集”,汇录多人的文学作成为一书的,称“总集”。总集有各种类型,若依总集对作品的收录面来区分,可以分为全集和选集;若依收录作品的年限来分,可划分为通代总集和断  相似文献   

11.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样的区别?大致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对缝更严等等。但是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他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  相似文献   

12.
记者、通讯员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这句格言,但要做到就必须从严要求。一次我写一则新闻到报社,编辑一看文中的“金牛乡六组”就间:组是哪一级单位?我说:根据当事人向派出所报告的地址.乡以下就是组.编辑说:应该弄清楚乡与组之间还有没有村。经他这么一提,我才感到当时疏忽了这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时代,引发了传播活动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去年开始,很多人重提情怀和匠人精神.过去笔者以为,所谓情怀在旧的行业、旧的事物中更容易找到,但没想到,说情怀和匠人精神最多的,反而是新媒体人.自媒体、客户端、大数据,这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优势所在,但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些都是短板.传统媒体人曾满怀热情拥抱互联网,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血腥掠夺,使传统媒体人沦为新媒体的“义工”.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媒体人应有怎样的情怀和匠人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家有影响的晚报,曾刊出一篇《国外男女格言》,其中两条如下:“一个成功的男人是挣的钱比他老婆花的钱多的人。一个成功的女人是能找到这样一个男人的人。”“已婚的男人要善于忘记自己犯过的错误———要知道,用两个人来记住同一件事情是不必要的。”说到格言,辞典...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播文学节目,特别是小说连播节目的一个门外人,我只能围绕“坚守”与“提高”四个字远距离地讲点关于文学、关于小说连播的一般化想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这部书中说,1969年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的公民:他自己国家的和法国的。”尼克松写道:“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法国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和政治方面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就会懂得这句名言确实言之有理。”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星期天,笔者在家中收听某电台播出的一档关于“人生和理想”的节目。只听播音员说:“下面,我们将朗诵本市××中学特级教师×××的一组格言和警句。从中大家是会受到启迪的。”……诚然,听了那组格言和警句,的确令人有所感悟、受益匪浅,但老实说,播音员“开场白”中的最后一句“肯定式”的话,却叫人不敢恭维。作为有关电台的编播人员,事先肯定已听过上述内容了,并认为它值得一播,但广大听众尚未听过呀。“青  相似文献   

17.
喻健 《新闻窗》2007,(2):117-118
自从现代报纸诞生后,文学就与新闻亲密接触、相互交融,新闻文学应运而生。而电视、网络、手机的普及,则产生了更新的文学样式,以此适应各种“小众化”的文化消费人群。然而,对于新闻文学的认识,新闻界与文学界均有些漠视:新闻界不以它为正业,故有“副刊”之称,而且每一场报业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是极重名分的,是阁老中堂的就决不能直呼其老张老李,是老爷大人的也不许有人喊他们阿五小六。现在的社会,人们多以同志相称,即便有些洋味儿的,也不过先生女士之类。这是一种平等意识,尽管有时并不那么坚定彻底,但大致如此。然而近几年的新闻界,对艺术界都格外讲究名分,以至于严格到可笑的地步。对有的人就必须称之为“著名艺术家”,有的人就叫做“艺术家”,而另一些人则以演员称之;有的人就要称其为“表演艺术家”,或者“歌唱家”、“舞蹈家”,还有的人却只配戴上个“歌星”、“舞星”的帽子。而这一切又都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年龄、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王充《论衡》中有好几篇涉及到夸张,其中《艺增篇》说:“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  相似文献   

20.
校对小考     
“校对”,古时称“校雠”(音“仇”)。西汉经学家、自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孙卿书录》里,就有名称为“校雠”的记载,即“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篇。”孙卿书即指《荀子》。后来,唐学者李善(公元630年-689年)注引《风俗通》(亦称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所以,后来就遂渐发展演变成为将“校雠”给通俗名曰为“校对”了,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