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撑.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开展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简易“微课”、“学习资源包”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与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效性,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由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到“用信息技术学习”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实践研究工作,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巍 《河南教育》2009,(8):30-30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作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4.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试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以各种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要求的教学目标是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教学结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达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周凡 《小学生》2023,(2):94-96
立足“互联网+”教育场景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关乎其终身发展,但传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模式单一、内容同质、评价狭隘等问题。差异化教学更加突出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更尊重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个性化特征,能为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通过揭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凸显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予以明确,旨在保障我国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差异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对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游戏化教学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特点。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将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围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措施、意义展开论述,将“寓教于乐”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为学生的快乐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浙江省启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如何引导、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课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整体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归纳并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了在新课程改革中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反思,以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发展,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如何组织和开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由施教的客体变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快乐者和知识得收获者,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就课标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精心设置问题,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让学生从自身中进发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学;它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它引导学生学习向“探究性”转变,教师教学向“研究性”转变,激发教与学主体的创造性;它促使师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信息技术下的新课程实验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王海玲 《教师》2012,(25):92-92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体验生活,如何发展个性,如何创新。新课标提出了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那么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新”在哪里?如何用“新”?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由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只是一门会考科目,因此,它不论在学生还是在信息技术教师心目中便成为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法公民”。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其中转型的核心就是理念的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理念,转变陈旧的观念和做法.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等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和信念,增强课改的适应能力:其次要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再次就是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加强自我发展。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主体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它所评价的结果主要是学生,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的主判断,这一评价常用来衡量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它所采用的方  相似文献   

14.
“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产生了诸多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空前发展。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和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改革等方面,探索了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服务于通信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可行路径,为同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 ,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 ,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儿童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的空间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而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对人类已有知识成果的掌握,更应该重视知识的发展、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从讲授、黑板、粉笔到教具的辅助,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而幻灯、投影的问世,使课堂教学开始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替代历史漫长的过期的教学手段已成自然。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紧密地结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容量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学习视野、思维的开拓得到充分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微课的视角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利用形式多样的微课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介绍了微课的含义和特点,总结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进入教学领域伊始,信息技术似乎就成了教师示范课的必需工具,用以增加示范课的“含金量”。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融入到新的课程改革当中,信息技术给传统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给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笔者多次以评委或嘉宾的身份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授课或课件比赛,增长了很多见识,对其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也有一些感想。1.整合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整合”的思想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论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本质上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再探索,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立足有效教学推进课程改革应该处理好四个问题:立足师德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立足学情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防止课程资源的流失,是有效教学的资源保证;立足学生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有效教学的技术手段;立足以人为本向学习方式多元化转变,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和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文将探讨如何按“课改”的要求,搞好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