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自华东师大李士锜先生发表“熟能生巧吗”文章后,人们对“熟能生巧”的理解为“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将所学的东西弄得滚瓜烂熟,取得经验,就可以找到技巧,得心应手”.而“放任自流”是与“熟能生巧”相对应的极端情形,“熟能生巧”和“放任自流”存在何种关系?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分段有窍门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的写作目的,培养我们的思维分析能力,教材经常安排我们进行分段训练。干什么事都有窍门,给文章分段也不例外。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文章,往往与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它们看作分段的标记。按标记分段,是正确分段的窍门之一。一、时间作标记。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除了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志愿军准备发动突袭,夺取“三九一”高地,后三段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有明显的时间标记:“天还没有亮”、“中午的时候”、“黄昏时分”。这些表明时间的词语,标志着事情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3.
窍门一:据义辨音。我们知道,意思不同,其读音也会不同;理解了一个字的意义,其读音也就一目了然了。这样的多音字,在我们高三总复习阶段应该列表予以归纳。我积累了一些,以飨同学,也希望你在此基础上再积累一些如何?比如:“角”,在表示坚硬的东西或嘴角义时读“jiǎo”(如牛角、角钢、角尺、口角流涎),在表示竞争、争吵义时读“jué”(如角斗、角逐、发生口角);“曲”,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一些网吧,为了便于管理和保护机器,大都安装了一些局域网管理软件,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美萍”。“美萍”确实为保护网吧出了力,防止了一些人的胡作非为,但是也苦了我们这些善良的电脑爱好者,不能下载,不能安装,甚至不能使用硬盘!可怕啊!我们不可能只打游戏和聊天吧。当然,一些聪明的用户可能已经找到了破解窍门,可大部分用户仍苦受煎熬。这里,我将积累的技巧奉送给大家,希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来访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来看,“价值中立”与来访中心疗法理论的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密切相关。它既是来访中心疗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来访中心疗法的操作技巧,贯穿于来访中心疗法的始终。通过理解“价值中立”的来源和深刻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来访中心疗法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陈石林 《现代语文》2008,(1):126-128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掌握足够数量的实词后,我们的重点应放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上,要学习并掌握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7.
让作品“活”起来 如果想让我们的作文或者文章受到老师、读者们的喜欢,能够看得下去,我们也有一个窍门,就是让我们的作品活起来,如果它活了别人就喜欢看,会一口气把它读完。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我们以为按字、词、句、段、篇逐步解说课文,然后综合各段再分析文章的主题,学生便已掌握阅读技巧的窍门,甚至懂得学习迁移。但是事与愿违,学生只能理解老师曾教授的课文,对于不曾教授的篇章,他们总是不懂分析。这就是说,学生只是掌握指定篇章的知识而已,他们的理解能力尚未得以提升。相  相似文献   

9.
为了引导广大职工刻苦钻研技术,立足岗位成才和为明年大生产作好技术准备,最近,川仪二十二厂党政工团联合作出决定,四季度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一个以“比技术知识,练基本技能;比操作技巧,练过硬功夫;比一技之长,练窍门绝活”的“三比三练”大练兵活动,这次活动,也是该厂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把实现经济增长由过去的粗放型转变到主  相似文献   

10.
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高考“阅读理解”命题风格以及训练中应该注意培养的技巧与思路,我们刊载出以下对话,结合2001年NMET“阅读理解”对解题思路做出讨论与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见文言虚词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的基础在于扎实的文言文功底,理解的技巧在于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二者完美的结合可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为此,我们可以用以下六种方法对常见文言虚词词义加以推断。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广大读了解高考“阅读理解”命题风格以及训练中应该注意培养的技巧与思路,我们刊载出以下对话,结合2001年NMET“阅读理解”对解题思路做出讨论与分析.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考数学解题,有人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有人冥思苦想,难以入门.同一道数学题或同一个数学问题,有人的解答很简单,有人却搞得很复杂.其实,这一切都缘于数学解题中的“窍门”问题.懂得解数学题的“窍门”,学习数学就会觉得很享受,其乐无穷;不懂得解数学题的“窍门”,学习数学就会感到很苦恼.那么数学解题“窍门”从何而来?笔者从以下几个侧面出发谈几点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尤其是自主命题之后,更是丰富多彩。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对关键字词的赏析,也有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还有对经典意象的理解和丰富情感的体会,几乎无所不包。诗歌鉴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根本,但熟悉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和思路,掌握适当的解答技巧,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的试题,来看看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的“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精讲多练”是否就是启发式?不少同志把“精讲多练”已经看成为教学原则了,而赞可夫是反对“精讲多练”的。他说,因为“多练”就不能“多讲”,“我们是靠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牢固性的”。他也强调培养技巧,但他反对用多次重复的方法来训练技巧。他认为只有充分理解,灵活运用,才能牢固地掌握技巧。他的这种看法很值得探讨。我认为虽然不必一概地反对精讲多练,但是却没有必要把精讲多练看成是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精讲”还是“多讲”,是“多  相似文献   

16.
土豆是家常菜材料之一,烹饪土豆的手法也是不计其数,土豆口感香脆,营养丰富。专家研究发现,每人每周吃5~6个土豆,可使中风几率下降40%。既然,土豆如此好,我们在烹饪上一定要讲究烹饪技巧,不要辜负土豆的好营养,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6个关于烹饪土豆的窍门。  相似文献   

17.
崔国明 《学语文》2006,(5):28-29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异彩纷呈,尤其是自主命题之后,更是丰富多彩。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对关键字词的赏析,也有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还有对经典意象的理解和丰富情感的体会,几乎无所不包。诗歌鉴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根本,但熟悉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和思路,掌握适当的解答技巧,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的试题,来看看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的“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说起“熟能生巧”,人们常常会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一般认为,数学学习只要多练、多做,弄得滚瓜烂熟,自然就会找到窍门,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但是,“熟能生巧”果真能作为一条数学学习的普遍规律吗?是否可以作为数学学习的经验来运用、推广呢?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都是有所偏颇的。对此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辩证地看待,科学地理解熟能生巧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熟能生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此成语来源于《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几届钳工应会考核中,总有少数考生成绩优异,所做工件几乎无懈可击,而所用二时却仅有别人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少,这表明他们的技能技巧已如期甚至超前形成。到底有什么窍门呢?能否使更多的学生也达到这样的水准呢?通过近两年实习教学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强化钳工实习中的有意体验,能有效地促进技能技巧的超前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成龙同学:你好!编辑部把你提出的问题转交给了我,就你的提问回答如下:一般来说,阅读试题的解答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规律就等于找到了“窍门”。解答选择题的“窍门”归纳起来就是“找”“比”“排”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