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使之更具鲜活生机。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研究,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彰显中国特色既具有工具合理性又具有价值合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彰显中国法治文化特色,意味着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既要尊重中国社会现实,也要融汇中国传统法律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中中国主流文化,以便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对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具有相辅相随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契合于全球化的进程,并试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文化的选定、传播、融合与创新过程.文化对人专业技能、科学知识、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的影响,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互为载体,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8.
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先后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打开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邓小平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建构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建设有其本质的、特殊的内涵。一方面我国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 ,诸如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历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另一方面 ,我国文化建设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总而言之 ,我国的文化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 ,这就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做出的历史的抉择。我们在不断推进社会全面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从实践出发,从生产力标准出发,坚持两点论、重点论、扬弃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社建》的中心内容。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要求出发,对教学中应解决的认识问题,思想问题、方法问题进行探讨,拟探索特色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使特色理论深入课堂教学和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纬,科学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不移地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之时,当代资本主义却得到长足的发展,处于"相对繁荣"时期.但是,资本主义本质依旧,其不可克服的固有矛盾决定了它最终必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内在的优越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前途光明,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刻理解文化、文化自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核心地位偏离、诚信缺失严重及与生态文明相背离等诸多问题。在这种严峻的现状面前,坚持以人为核心,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和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坚持以文化内涵为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恪守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共同促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和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全面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根本任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强化对学生的中国特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到的以及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有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立足于实践,突出了实践先行的品格,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民生建设。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重视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建设民生”这个主题,形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民族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和民族历史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具有了民族内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反映了时代精神,是在总结国内外改善民生的历史时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为我们党指明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两类矛盾、发展阶段、基本力量、商品经济等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根本保障作用,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它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充分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其根本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提供根本保障。进一步发挥其根本保障作用,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