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宁宁 《海外英语》2011,(3):246-247,251
语篇是用于表达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单位,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又是语义选择的的连续过程。语篇分析可帮助揭示语篇的特点和篇章规律,深化人们的理解。系统功能语法因其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在语篇分析中独树一帜。该文以纯理功能为框架,分别从及物性,和主位推进,两个角度对BBC的8.24事件报道进行分析,以揭示新闻报道语篇的成文过程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的任务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手法来分析媒体语篇的语言特征。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手法对比分析China Daily和The Economist关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从词汇分类、转换、情态系统三方面探讨这两家媒体对于该事件报道中的语言运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原因,可以揭示中西方媒体所蕴含的不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Norman Fairclough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选取了两篇来自不同网络的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揭示出两篇语篇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这两篇语篇是如何构建转基因食品的是与非的。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景语境理论为指导,选取奥巴马总统纪念"9·11事件"十周年的演说为例,从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对该政治语篇进行三维分析,探索其语言特点、结构模式、语篇特征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主题、连贯、统一等方面对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语篇分析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翻译,译者始于语篇,终于语篇,目的在于追求译语语篇与源语语篇在最大限定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新闻语篇常含蓄地反映意识形态,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分析工具,解读分析《纽约时报》、《中国日报》对于鹤岗矿难事件的报道,可以揭示不同新闻语篇背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虞姬》的两种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两种英译文的语音模式。旨在通过语篇衔接分析来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英译问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篇重构,进而提高读者的感受水平。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掌握语篇结构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篇的理解。该文以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6 Longji Rice Terrac?es和必修二Unit6 What’s really green?两个文本,从语篇结构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分析了语篇类型、文本特征、段落关系、衔接词和连贯词。  相似文献   

10.
批评语言学也叫批评性语篇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权力、意识形态与语篇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本文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及物性系统对分别刊登于中西方媒体的两篇关于西藏自焚事件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显示不同立场的新闻媒体对于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揭示报道中意识形态以及语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石婷 《海外英语》2016,(15):209-211
语篇翻译追求的是不局限于语言形式,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因素上来的翻译策略,要求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该文试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萨姆·利普塞特的小说The Naturals的语篇翻译的语境。  相似文献   

12.
陈璐  陈炽 《文教资料》2010,(10):42-45
本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中的态度系统为基础.以傅莹和陈冲在西方媒体上的两篇撰文为语篇分析素材.分析作者运用的态度资源及其交际的效果。通过语篇分析。探讨了评论性语篇中各个语步所使用的评价资源。并初步总结出了评价者在社论语篇中所搭建的韵律模式。发现了评论性语篇中的人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社会事件的态度评价上。通过情感、判断、鉴别三种手段来共同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3.
叙事语篇的主题与事件时间的关系是语篇认知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叙事语篇的发展构建于事件认知表征的基础之上,并且由表征事件与非事件的情状句共同达成语篇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事件情状句与非事件情状句以三种基本原则方式运作:完成性事件句推动语篇事件发展;非完成性事件句构成语篇事件场景或同时由完成性事件句启动成一连续整体事件中的小事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事件句为语篇导向的非事件句和语篇意义的合理构建作支撑,以构建完整连贯的叙事语篇,实现语篇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在英语drama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rama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阐述了语篇与语篇分析的内涵,从语篇的主题与语篇模式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把握Drama主题的能力等角度分析了Drama的含义,进而分析了语篇分析对Drama的指导,并探讨了语篇分析在Drama运用中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篇隐喻指以独立语篇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的现象,该独立语篇是解读后续语篇和特定语篇事件的引子和钥匙。语篇隐喻具有使语篇衔接自然,语义贯通的作用。论文对《战国策》中的语篇隐喻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语篇隐喻主要以一个源域投射一个目标域,源域向目标域采用平行投射方式。语篇隐喻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故事,说明对一个事件的态度和认识,语篇隐喻常用于《战国策》中的叙事文或说理文中。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尝试从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散文《匆匆》张培基英译文的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评析;利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对译文语言形式的选择、衔接与连贯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通过对此译文的语篇分析揭示了对翻译作品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同时检验了功能语篇分析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认知的概念,然后从认知角度简要分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衔接手段与语篇连贯2.连接词语的认知分析3.语篇的认知分析。最后作者总结了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是语篇分析的关键,并就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提出了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伯特兰·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短小精炼的散文。本文从语篇和词汇这两个角度来对其逻辑性进行文体学分析。其中,语篇层次上的分析以主位推进模式为角度展开,词汇方面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文中副词的使用上。分析表明,这篇散文在语篇结构和内容方面,都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同时也证明了这两种文体学分析方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图式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连贯进行分析。首先简介了图式理论及其对语篇连贯的观点,然后从情境知识图式、文化图式两方面对诗词语篇的连贯进行解读,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读者如何激活事件图式、场景图式和角色图式从而构建诗歌语篇连贯,接着研究了文化图式相同、相异及缺省三种情形下的诗词语篇。指出语篇连贯的基石是存在相关的图式,而读者能否构建连贯以及从何种角度构建连贯关键在于相关图式的激活。  相似文献   

20.
杨雪飞 《考试周刊》2007,2(13):46-47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一则电视广告进行语篇分析,主要分析的是广告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语码转换的问题,同时阐明这两个方面对该则电视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