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媒体毕竟不同于平面字媒体,它“稍纵即逝”,难以在手中把玩,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品味。尤其是现在一开电视机就是几十个频道“恭候”,加上每个电视台都着力“拼杀”的电视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最响亮的一句话大概要算得上“用事实说话”了。这绝不是《焦点访谈》的一句宣传词,  相似文献   

2.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一点已经世有公认。这个栏目从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8年半,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新闻界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从媒体上得知《<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发行的消息,我就赶紧去买了一本,而且很有兴味地把它通读了一遍。 收获,确乎不少。这一方面与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焦点访谈”这个专栏节目,且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有关,同时与我自己在主笔着《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可以搞“对口学习”,读起来更感  相似文献   

3.
业界观察     
《视听界》2004,(1)
《焦点访谈》焦点不再?http://www.sina.com.cn新浪>新浪传媒论坛作者:hyman99发表日期:2003-12-0813:11:54昨天闲着没事,看《焦点访谈》吧,我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晕菜了。这是《焦点访谈》吗,不是《艺术人生》改版了吧?难道我们的焦点没有了?《焦点访谈》也许有《焦点访谈》的难处,但既然办了,就要有始有终,要坚持到底,要不就别叫《焦点访谈》这个名字,对不起“用事实说话”这几个字。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4.
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来到《焦点访谈》节目组,他笑着说,我每天看《焦点访谈》,大家都爱看这个节目。临走时,李鹏同志写下这样几个字:“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其实,不光李鹏同志,朱镕基同志也爱看《焦点访谈》。他曾说,《焦点访谈》非常好,我天天看,不看是例外。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视察《焦点访谈》时送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作。在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其一、…  相似文献   

5.
焦点何在
  说到电视新闻,不能不说到舆论监督,说到舆论监督,自然要说到标志性的栏目《焦点访谈》。虽然《焦点访谈》的前身《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制片人张海潮在回顾《东方时空》开播20年时这样回答他对“焦点”的理解,“我认为焦点不单指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也不仅仅是突发灾难事件,它应该是近期内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尽管在《焦点访谈》的官网上,节目定位的表述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但它对自身特点的概括依然是“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可惜,对照近三年网民最关心的热点事件和已经举办十二届的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近年推荐的调查性报道,几乎没有一个事件是因为《焦点访谈》率先揭露或跟踪报道而成为焦点。从网民数量之巨所体现的非专业观众的关切和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的专业性所反映的业界、学界的重视来衡量,《焦点访谈》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舆论场。  相似文献   

6.
近来,有两则新闻在耳边炸响:一是已开播两年半、播出100余期的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被指控其基本内容及形式完全抄袭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二是上海有线影视频道被通知暂停播出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缘由是部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奇装异服、“冲城棒”式的发型表示不满,不少观众认为该节目参与性游戏板块“模仿总动员”的调侃和游戏,格调不高,缺乏益智性,嘉宾往往不是引导观众,而是一味地迎合观众。我很“敬佩”有些人的跟风本事。早些年,中央电视台出了个《焦点访谈》,随即,各省市电视台便冒出了一大摞…  相似文献   

7.
“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这是记者的心中所想。也是从事十年电视新闻报道的笔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对于这个“我”在场,笔者个人认为它应当是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记者就应当站在观众的身边,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就应该站在新闻现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当然,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起步较晚,报道形式也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现场报道采用的频率和具备的水平还很有限。但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央视《焦点访谈》,《直播中国》,《新闻调查》等栏目的相继出现和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8.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大胆推出的独具魅力,引人注目的栏目。这是他们在经过反复尝试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它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节目,深深牵动着广大观众。 《焦点访谈》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请听他们自己的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寥寥效语,道出了本栏目的方向与宗旨,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就是《焦点访谈》生命力的所在。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千家万户关心的“大众话题”,是各界人士注目的“社会热点”。大到国际性事件,小到家庭生活琐事;上有政坛风云人物,下有小小老百姓。有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有对社会各阶层腐败分子的揭露,还有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发人深思。每次《新闻联播》之后,人们翘首以待的便是《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9.
我读“焦点访谈”──兼论新闻评论的旗帜意识黄文渊从1996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天天收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认真研读,每天做笔记,写下心得。回味再三,深深感到“焦点访谈”确实是一档高格调、高品位,不能不看的好节目。这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她给我...  相似文献   

10.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相似文献   

11.
孙慧 《新闻实践》2014,(6):99-100
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4年《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向成熟。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形式多样,有电视述评结合型,如《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深一度》;谈话类评论型,如《郎眼财经》、《锵锵三人行》、《今日谈》;主持人评论型,如《新闻周刊》、《有报天天读》、《新闻深呼吸》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节目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2.
多姿多彩的主持人风格 东方电视台最近似乎是在有 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我 指的是《东视广角》和《东方视点》 这类专栏。《东方视点》的视野比 较开阔,时代性和知识性结合得 比较好,有时颇能使我开些眼界, 主持人邵滨鸿是学者型的,有时 稍带些洋气,不很重,可以说是洋 为中用,也许这较合青年人的口 味。她大约是一位从中央台请来 的客座主持人。《东视广角》带有 舆论监督色彩,我是它的经常性 观众。姜澜主持这档节目,比较介 入而显得有某种英武之气,这和 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显出了某些 区别。《焦点访谈》的多数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这句节目宣传语已经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大眼睛徽标一起深入到千家万户。据央视观众调查显示,《焦点访谈》这个新闻评论性栏目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已由开播初的14—15%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为胡富国的“批示”叫好!楼宇然山西309国道上个别交警乱拦车、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后,不少观众担忧会不会让省里“挂”不住,“受”不了?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当即批示:“把《焦点访谈》的报道,在省电视台连续播放三天!”如此真诚...  相似文献   

15.
实证性调查报道在电视舆论监督中的独特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访谈》从一开播,就以其直面社会现实,赢得了社会的喝彩,栏目本身也成为牵动中国高层领导与普通百姓的焦点,各大传媒纷纷聚焦《焦点访谈》,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一位报社的记者曾对《焦点访谈》的问世给报纸带来的压力进行评论时说:有许多报纸要花很多篇幅才能讲清楚的事情,为什么电视只需要主持人提几个问题,出几个画面就让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惊呼:作为一个以批评报道著称的节目,《焦点访谈》至今揭露报道的对象数以百计,有的被访谈揭露的对象甚至因此丢官解职,可是“为何没人告?”这与《焦点访谈》的实证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焦点访谈》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面旗帜,自1994年4月推出后就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长期以来收视率在央视节目中仅次于《新闻联播》。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焦点访谈》取得如此佳绩,实属难得。值得关注的是,《焦点访谈》在保持了相对收视高排名的同时,近年来的绝对收视率却有了较明显的下降。 《焦点访谈》的收视率为何下降,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不可忽视,如从栏目自身发展规律看,这个创办至今已7年的栏目无疑在经历着成熟的“考验”。《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梁建增对此深有体会:“一方面栏目做得长了,主题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性,手法也容易重复。成熟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坏事。成熟往往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1):5-6
央视1套开年节目改版受关注 2013年新年刚过,央视1套的多档节目成了全国媒体及观众、网友热议的话题。“豆饼大叔”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大力度改版.《梦想合唱团》第二季人气爆棚,《星光大道》豪华升级,《开讲啦》第二季再次奉上”思想盛宴”等,节目不仅开年表现“很给力”,收视率也名列前茅。有观众评论:“新闻接地气.综艺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19.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于1996年5月推出的一个“集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于一体”的新闻性栏目。在此之前,评论部已先后开设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两个栏目。由于有全新的报道方式和取材方式,后两者都曾在电视界和观众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有过的热闹相比,《新闻调查》的问世要显得平静得多。虽然节目形态的构想几乎与前两者同时,可栏目的诞生却是在三年之后。与众不同的三年“怀胎”,给《新闻调查》带来了一种先天的优势,这就是它拥有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采编队伍和更加趋于成熟的新…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8年,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是年8月,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为《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写下了几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总理对媒介舆论监督的鼓励在新闻界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新闻揭露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批评力度又有所增大。同时,许多报纸借助对《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及其他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文字报道,既扩大了电视的影响,又增加了报纸的号召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介的“新闻联动”。尽管《焦点访谈》类栏目涉及的话题范围较广,但它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