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道生万物。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向相立面转化。道体现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理解“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老子》赋予“柔弱”与“刚强”的特定内涵。《老子》用柔弱象征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世界和谐安宁的建设性的力量;用刚强象征发展到极致、必然要走向灭亡的破坏性力量。《老子》在柔弱与刚强两种力量的斗争中有意突出柔弱胜刚强的一面,其目的是以此警示人们要效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减少因私欲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过度争夺与倾轧。  相似文献   

3.
老子哲学与其它哲学的一个不同之处 ,在于他提倡柔弱精神 ,并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老子的柔弱哲学是对自然现象、社会政治、军事斗争实践和人们为人处世经验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结果 ,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柔弱胜刚强”的处世哲学,使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和集体都可以以“弱”为手段达到“强”的目的,进而和谐共处,这对于我国和谐社会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属性,作为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老子“道”范畴最重要的哲学意义在于:他第一次以普通存在物作为世界的始基,这反映了先秦时期人类抽象思维的深化,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一个贡献。老子以玄妙的道哲学解说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伦理和治世思想。  相似文献   

6.
略论老子的“弱用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弱用之术”。他遵循“反道之动”的规律,采弱“弱道之用”的原则,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观点,使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和集体都可以以“弱”为手段达到“强”的目的。这种“进道若退”的方法虽有一定消极影响,但对现今社会人们生存处世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军 《文教资料》2006,(11):221-222
老子的兵事思想包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之中,作为修道和无为的例证。主要可拈出如下观点:反对战争;以奇用兵;后发制人;善胜者不与;哀兵可胜。他的兵事思想与其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倡导无为,力主柔弱胜刚强,将致胜之道归之于“天救”与“慈卫”,柔弱有余,刚猛不足,以此来观照当今之世,还是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老子的哲学(即道家)就是对“道”进行系统论证的哲学。老子的“道”的涵义是什么呢?《老子》第十四章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卸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的宇宙论,道生一,一生二,任何事物都是由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组成;物壮则老,极则反,事物总要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原始状态。基于此,老子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人生论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道”与“德”的阐发在老子那里得到了诠释,他把形而上的“道”从神秘的领域引入形而下的万物之中,乃是一种质的飞跃。在老子的视域下,“道”不仅作为万物的总根源,而且亦是万物的最终归宿。基于此,在“道”产生万物之后并内在于其身者谓之“德”,德既是道的外在显现,又是万物的内在属性,从而引发了道与德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是知己之爱,也是叛逆者之爱。这种爱情损害了家世利益,不容于封建思想和制度,而被拆散,形成悲剧。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虽说"终成眷属",但由于宝玉的出家,亦成悲剧。这两处悲剧都是封建末世时由封建家长所造成的,两者是时代的悲剧,其悲剧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包含着深刻的文学思想,又具有很强的政治功利性,郭沫若将之概括为"经"和"权"。只有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对《讲话》加以理解,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其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3.
回顾诗学传统中“诗歌体式论”的演化,提出了文体为“文本范型”的概念,考察了它的产生过程,研究了它的演进,指出了它的转型与升华,结论是:体式是诗性生命在形体结构中的开显。  相似文献   

14.
韵律美作为书法艺术美的一个方面,其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件书法作品水平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书法韵律美的表现存在着“节奏的套叠”现象。“节奏的套叠”要求作书者在把握提按笔法时能分清主次轻重,做到虚实相生。提按的频度差异不仅带来丰富的节律美的变化,同时还直接影响书法的风格和情感的抒发。提按的频度差异及其选择性主要受书体表现的需要、风格表现的需要和情感表现的需要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天人相分”,都没有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天人合一”一味强调人类必须顺从自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而“天人相分”则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吸取两者之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小传统的角度,以谶纬之学中的《易纬》为个案,探讨其渊源、思想成分、在两汉之际的兴起、传播以及在魏晋之际的衰落过程,进而讨论大、小传统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借鉴与利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这一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与补充。本文认为,谶纬作为大传统的载体,其内容庞杂,包含了众多小传统的成分,并且在流传当中不断吸收当时的小传统,以完善与发展自身。魏晋之时,其核心的“天人感应”思想被摒弃,其理论的合理成分被小传统所吸收而走入民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在周作人的文化和创作实情中,“涩味”和“余情”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并且有深刻的内在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概念来解读周作人的作品和思想,本文认为,这两个概念包括含着闲适享乐,对文化选择和启蒙的怀疑和深刻的苦涩等复杂意味,而所有这些意味折射出周作人为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的人生品味和文学立场,也使周作人区别于和其他的自由主义作家,这样的解读中,周作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或可呈现。  相似文献   

18.
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诗歌“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诗经》时代为“兴”的源头,其本质是“起”,在于引起联想;战国秦汉是过渡期,人们认识到“兴”与“比”都有“喻”义,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后,“兴”的本质是“感”,各种景物构成意境,抒情言志。不管哪个时期,“兴”的运用都是为了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人体词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脸"与"面"是人体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高频词汇。按照"隋唐以前""、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进行梳理,发现"脸"与"面"这组人体词语的词义随着历史的演进发生了系列演变。找寻"脸"与"面"两者的替代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探究两者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汉语史人体词汇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心雕龙》中以作品的内容题材、体制结构为标尺把辞赋分为“鸿裁雅”的“大赋”和“小制奇巧”的“小赋”两类。“大赋”与“小赋”的并提,折射出魏晋以来学的抒情特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发展日益回归其本来面目的历史印记;同时也反映了刘勰的折衷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