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所组成。道德认识能够判断是非、善恶,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原动力,对道德意志的产生起催化作用;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必须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品德心理结构观是人类德育心理思想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包括佛教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佛教的品德心理结构观闪烁着中国人道德智慧的光芒,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德育心理思想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并提供给现代德育很多深刻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视知识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倡导"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提高德育的实效;倡导自觉自悟,培养道德自我。可借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心理体系,并以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振兴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是蔡元培的德育“成德”心理观。他认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份。在道德认识上,中学生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显著。在道德情感上,初中生的水平既低于小学生又低于高中生,说明初中期是青少年德育的关键期。在道德行为上,中学生水平低于小学生,而且在总体上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水平低于道德认识水平,提示加强青少年德育应根据年龄特点,在加强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应强化对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份.在道德认识上,中学生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显著.在道德情感上,初中生的水平既低于小学生又低于高中生,说明初中期是青少年德育的关键期.在道德行为上,中学生水平低于小学生,而且在总体上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水平低于道德认识水平,提示加强青少年德育应根据年龄特点,在加强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应强化对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几年是奠定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剖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希望通过以下途径来突破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二元分裂的困局,从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提高教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道德感;在强化中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在指导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7.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两大学生群体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青少年的品德养成过程就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断整合的过程。于无意间,道德教育被人为隔断,善——道德教育之魂也渐行渐远。本文试图以善为中心重新梳理青少年品德养成过程,以期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德育的切实成效作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光短浅之功利主义观念的流行,导致重科学轻人文教育的大行其道。此一教育模式对学生内在品德心理结构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如果对此问题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则必将能够帮助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必将能够促使我们认清重科学轻人文教育的危害,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改革的伟业当中。一、品德心理结构三要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是由"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种成分构成的。品德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因而也必然由知、情、意这三者构成:品  相似文献   

10.
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心理结构四要素表现出认知较好、情感强、意志较弱、行为杂的状况。着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品德的认知水平和深度、强化情感培养、加强意志磨练、注重实践锻炼及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能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的准则,对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一系列道德影响的活动。它同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活动一样,是提高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体制必然要求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有新的变化。旧体制下的“仁义”、“平均主义”、“同情弱者”等的道德观念与新体制下的“等价交换”“竞争”、“强人”等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在道德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不协调性时,社会进入“道德规范不定型”阶段,使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和多元选…  相似文献   

12.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两大学生群体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德育接受的心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注意等对客观刺激做出的能动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是蔡元培的德育"成德"心理观。他认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相似文献   

16.
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是蔡元培的德育成德心理观。他认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思想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实出发,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道德理性、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诗化德育的主要内涵是以使德育焕发诗意魅力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道德境界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诗教”与学校德育融成一体,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自健其德的主体化、生活化、审美化的教育活动。它在诗化学生的道德认知、熏陶道德情感、完善道德意志、疏导道德行为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其实施的基本策略在于营造诗意德育“场”,建构诗意德育“观”,开掘诗意文化“流”,巧妙选用德育“法”。  相似文献   

19.
王英  段丹 《文教资料》2014,(23):71-72
动画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情境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深受幼儿的喜爱。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二是能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锻炼,四是有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要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策划出符合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动画片;二是幼儿教师要将动画片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道德认识;三是教师要鼓励幼儿再现动画片的情境、创编动画片的内容,在亲身感受中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四是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道德实践情境,促进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20.
谈化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对学生在道德情感情、认识知、意志意、行为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下面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情、知、意、行”的品德教育。一、选准切入点,催化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推动学生对周围事物或行为采取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适应或改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若能选准切入点,适时地拨动学生情感这根弦,会很好地促进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上绪言课时,我用火柴在纸上饱和KNO3溶液写好字晾干并作好标记轻轻一点,即有火花出现并蔓延出“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学求知、学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