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和幻想     
郭老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我们要重视幻想。他说:“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科学需要幻想——指向未来远景的想象,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留给我们极为宝贵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在科学客观性问题上,颠覆了科学哲学的传统理念,开启了从“心理学方法”向“社会学方法”的转向。这一转向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客观性的追求不是奠基在科学家个体在研究过程中自我心理控制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在价值中立的、排除个人主观偏见的研究态度上,而是奠基在科学家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开放式的“批评性讨论”的基础上,奠基在这种批评性讨论社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探究学习”是在五十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普朗克原理     
科学家之间有代沟吗?传统科学观认为,这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科学家之间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他们的文化传承基本上是一种由年长的人向年轻的人、从上至下的单向过程。即体现一种所谓“前喻文化”模式。牛顿的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前后代科学家之间常规传承关系的最好注脚。不过,一些科学家根据自身的经历认为,科学家之间有代沟。这表现在:接受新的科学观点与科学家的年龄有重大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年轻的科学家比老的科学家易于接受新的观点和见解。或说,年龄常比靠理论和事实的说服更能左右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读史明理,以史为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段话中,“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说明小学科学教育不但要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更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也应像科学家一样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作为科学体系中的一员,地理学科的学习当然也可以充分共享…  相似文献   

7.
<正>顾润生:“涵育新时代青年‘科学家精神’的学习共同体实践”项目的背景和内涵分别是什么?陈国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科学家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真、善、美的追求和严谨的学风,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多措并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努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论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前还是之后,实践中的科学家始终对科学进行着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这种思考不是科学家的“业余爱好”,而是科学事业的一个固有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传统。这一传统是理解科学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并提到“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自然(或科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读科学”、“记科学”,而是让学生“做科学”,“懂科学”,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体会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探究过程中是充  相似文献   

11.
◆ “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学要“符合科学的本性”,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教材怎样体现?教学怎样体现?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途径、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也提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认识对象。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正>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科学家高士其也曾指出:“思维科学是培养人的科学”。这说明,在培养人的教育中,思维科学的教育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必须从以掌握知识为根本目的的传统教育,转移到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为主的现代教育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定义指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后句中的探究指教学中的探究,它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究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物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探究教学包括七个要素,“猜想与假设”是其中第二个要素.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     
《科学课》2004,(7)
与上期已经刊登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动手测量》一样,以下两则均摘录自美国《科学探索者》丛书后附的《技能手册》,为科学教师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参考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科学课中,孩子们只是“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而不是真正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即使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如阿西莫夫说,也不会像做一套柔软体操一样,按部就班,而是“多项互动”,过程中充满了“灵感”、“顿悟”、“挫折”和“另辟蹊径”。关于这个问题,希望老师们共同探讨。另外,这套丛书是给美国的中学生使用的综合理科教材,也请老师们注意。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常说:“如果你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不要听他们所说的,要看他们所做的。”对于科学研究,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在科学论文中,理性沿着一条康庄大道前进,从黑暗走向光明,没有一丁点错误,没有混乱,只有完美的推理。然而,当人们更仔细地察看“科学家所做的”,就会惊讶地发现科学家研究其实包括两个方面——有个俏皮的作者把它称做“白天的科学”和“夜晚的科学”。“白天的科学”使用的论证过程像齿轮一样啮合,在光亮和荣耀中向前发展。相反,“夜晚的科学”盲目地游荡。“夜晚的科学”像一家制造可能性的作坊,…  相似文献   

17.
徐倩 《上海教育》2024,(12):28-29
<正>去年9月,黄浦区教育局率先高质量推进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青年科学家进黄浦校园“十百万千工程”,并高屋建瓴,从区域层面“牵线搭桥”,为学校引进院士、高校学者专家、高层次人才、科研机构负责人等挂职为“科学副校长”。这是一场“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奔赴,也是一次中小学生与一批富有学术造诣、科学精神和教育情怀的科学家的结缘。短短半年时间,“科学副校长”们纷纷走进黄浦区中小学校,更为可贵的是,科学家们并非挂个虚职或走个过场,而是真正地把资源和优势带到学校,投身于科学教育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科学运行机制的分析,从两方面揭示了科学中的奖励系统的本质:一方面,对于科学建制来说,科学奖励是科学建制正常运行的“动力”或“能源”,在科学建制中主要是通过科学奖励这种非正式控制的形式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控制,使他们自觉地遵循科学建制中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对于科学家个人来说,科学奖励是对科学家才能和成就的社会承认,只有获得这种承认,科学家才能在科学界享有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学科育人是让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解决问题。推进初中科学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注重挖掘科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发展。其评价工具应用于“跟科学家学探究”“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两大范式,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桂卿 《化学教学》2005,(1):124-125
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不单单是向人们昭示科学家在其专业领域内科学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揭示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创造性科学方法。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上科版)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发展简史的学习,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具体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可以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和科学思维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