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幼儿刚入小班时,总会因为争抢玩具而产生不少纠纷。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好玩具,大家玩”的研究,教育幼儿友好地共同使用玩具。一、引导幼儿体会争抢玩具的弊端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家庭中缺乏与他人共同使用玩具的机会和经验。因此,笔者以“情”入手,运用移情教育,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活动,启发幼儿去体会别人没有玩具玩的心情,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独占玩具或争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会让别人讨厌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朋友。二、探索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笔者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2.
玩具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不但可以提供娱乐、开发智力、辅助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在幼儿园屡见不鲜。文章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园争抢玩具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3.
控制幼儿争抢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儿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和相关研究,对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孩子争抢玩具的行为是幼儿园内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幼儿会通过这个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游戏确实是幼儿日常活动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才会频繁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所以如何有效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可以友善和睦的与同伴相处,就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国幼儿教师非常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尊敬父母,讲礼貌,讲卫生等好习惯。幼儿(2岁左右)常会为争抢玩具发生争执、打闹,教师出来调解时,总是让他们双方先互相道歉,并向他们说明好孩子应一起玩耍、分享玩具的道理。英国的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这与家庭和社会从小对幼儿的谦让和礼貌的培养分不开。在伯明翰大学心理学学院进修的日子里,由于课题的需要,我常进出各幼儿园进行实验。我发现仅3岁的男孩就知道要让同龄的女孩先行,并向我  相似文献   

6.
随着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独生子女普遍化和核心家庭数量的逐年上升,孩子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万般迁就,孩子与同伴交往减少,为他们的“独占”“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幼儿的“独占”“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具体表现为:幼儿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和别人玩;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就哭闹(或告状);争抢别人的玩具;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独自生闷气;有时甚至因为不开心的事情伤害自己。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幼儿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玲  张桂芝 《家教世界》2022,(12):59-60
<正>在幼儿早期教育当中,利他行为的培养很重要。然而现代家庭迫于各种压力,依然是独生子女家庭较多,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但是每个幼儿依然是家里千宠万爱的“小公主”或“小皇帝”。有的幼儿缺乏利他性、奉献精神,不愿意分享和互助,不能体会他人情绪、情感并提供帮助。当幼儿参与到幼儿园集体活动当中时,不善于合作、不懂得沟通、不替他人考虑的现象便显得尤为显著,导致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出现玩具争抢、行为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一项主要活动便是游戏,这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有着有益的帮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或是材料资源投入不足等主客观原因,造成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争抢游戏玩具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师采用增大玩具的数量和制定游戏规则的方法,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从幼儿身心发展出发寻找解决方法,通过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逐渐从无条件道德向有效道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活动,养成同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本文试图通过观察游戏环节中的争抢现象,从深层次去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阐述相应的教育策略,从而为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我普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球的幼儿占57%;有争抢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本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供幼教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小班初期的大多数幼儿不爱护玩具,不知道也不懂得正确使用和收拾玩具,不少幼儿甚至与别人争抢玩具。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一、教幼儿认识玩具,学习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在教幼儿认识玩具时,我们视具体情况分别以集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例如,让幼儿集体认识娃娃家中的娃娃,教师先神秘地告诉幼儿有一个客人要来,用录音机放娃娃的笑声,激起幼儿的好奇心。然后抱出娃娃,让幼儿摸摸、看看、讲讲娃娃如何可爱、漂亮,我们应该怎样照顾她,和她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有一段时间,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特别严重,想了很多办法都收效甚微。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让梨”的孔融,决定请他出山,给幼儿上一堂“谦让”课,让他们学会分享。  相似文献   

12.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活动一:认识玩具狗情况分析我们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我班幼儿对玩具狗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少幼儿不会正确地玩,损坏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幼儿玩过“狗”之后,也不知道将其送回原处。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懂得与同伴共同玩,经常争抢玩具。设计本活动目的就在于解决班上存在的以上问题。内容和要求1、教给幼儿正确地玩不同种类玩具狗的方法,培养幼儿归放玩具的习惯。2、教育幼儿爱护玩具,有玩具大家玩。活动准备带万向轮的玩具橱4只(红、黄、绿、蓝),各种类型的玩具小狗(音乐狗、电动狗、高弹棉狗……),脖子上挂有颜色标记。活动过程1、介绍玩具狗。将玩具橱转向幼儿,幼儿观察片刻后提问:玩具橱里有些什么?它们都一样吗?什  相似文献   

14.
陈迎春 《早期教育》2011,(10):44-45
小班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合作谦让意识差,在一日的活动中常常会因争抢玩具而引发冲突。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我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借玩具”。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此次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三种借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特别是小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还不懂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玩具,在玩玩具时经常出现抢玩具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抢玩具的现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班设置了一个玩具区,规定每周请家长让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卜幼儿园.其主要作用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使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有的老师喜欢从反面防备和堵截幼儿出错。例如,对自由玩耍时争抢玩具、就寝时高声喧哗等现象,老师往往会沉下脸来大声制止,如“不要抢了”、“别闹了”等,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美国密执安州立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发生极大变革,社会劳力大流动,大迁移现象形成势不可挡的流动大潮,集贸市场浩浩荡荡涌进了庞大的外来劳动群体,加上企业结构调整,家庭结构变异,城市幼儿园里面临的是参差不齐的生源。在我们教育实践中发现,外来民工子女常常怯于主动与人交往;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两眼不敢看对方,显得十分拘谨、胆小,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在游戏活动中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现象普遍,攻击性行为较多,在学习活动中,爱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缺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外来民工子女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展缓慢,幼儿缺乏交往的动机和能力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王凤 《安徽教育》2012,(3):47-47
<正>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攻击、告状、哭闹、破坏别人的游戏、耍赖。究其原因,综述如下:一是自我需要的满足。新奇的玩具作为诱因存在吸引幼儿想占有更多这样的玩具,让内心的渴望得到满足,从而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此时幼儿的情绪体验是快乐,因为年龄太小,他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本的幼儿园里经常会出现幼儿因争抢玩具而打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太大的危险,教师不会有太多干预。对于大部分的日本幼儿教师来说,不干预孩子打架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既不像在美国,教师必须干预幼儿打架,责无旁贷;也不像在中国,幼儿教师会提  相似文献   

20.
学前期是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高发期和不稳定期,年龄较小的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大多是争夺物品和游戏空间,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游戏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在活动场地分配上发生分歧。以小班幼儿争抢玩具为例,从幼儿自身、教师、幼儿园、家长等方面对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