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久居芝兰之室不闻花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我们身处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审美文化与大学审美文化紧密交织。本文基于对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理解,分析大众审美文化与大学审美文化在文化参与上的大众性、商业性、复制性的契合;以及在审美方面之个性化、多元化、娱乐化的契合,并以此让读者对大众审美文化与大学审美文化有更深地了解。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给受众带来选择的自由和享受的自主时,对精神主体(价值世界)不断冲击和消解,尤其是大众审美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审美文化,物欲化、享乐化、浅表化日益凸现。大众的价值心理、审美行为出现了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理想空虚化、审美追求迷惘化的倾向。时代呼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审美教育的实质乃是对健康人性的唤醒,确立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人,拥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获得内心的真正自由。审美教育能够重新唤醒人们的判断力,恢复人们对审美价值的信念,重新激起人们对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的主流文化情况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的条件下,工业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以提升大众对工业设计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文  李中帅 《考试周刊》2012,(4):166-167
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其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功能上,还有对消费品自身的舒适性、实用性、美观性的不断追求。本文结合消费大众的审美角度,提出在进行汽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与审美相结合的原理,既要考虑汽车的基本性能.又要兼顾大众的审美取向,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焕然一新。随着大众价值观的变更,在审美领域便有审美新潮的不断涌动与审美风尚的巨大变迁,而这些变化,又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审美进一步走向大众。这一切变迁既随世界潮流,又不乏鲜明的本土特色,给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审美文化是异彩纷呈的,也映射出当代大众审美价值观的蜕变。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可谓喜忧参半。厘清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面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救赎",对大众审美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精神食粮,在丰富人们听觉享受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流行音乐指的是某个时代被大众乐于接受的音乐,代表着某一时期大众的审美观念.由于年龄段的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流行音乐对他们的审美也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将研究流行音乐对大学生审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审美发生学的事实表明审美经验中人们是以有用先于审美快感的观点去对待事物。中西方视美善一体,善为美的本质。当审美作为一种内省经验来认识,对象的形式感不再成为某种概念的逻辑思考时,美从而超越于一切现行价值体系而获自足和独立。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平庸状态的批判,审美消解了西方传统美学的崇高,审美艺术承担了宗教“救赎”的超越功能,进而对大众审美生活进行先锋性的引导。甄辨适于中国本土的审美异质因素,将对当下的文化生活范式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插画是穿插在文本中的插图,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心理逐渐出现一些问题:自卑、虚荣、脆弱......,于是产生了治愈系插画,治愈系插画运用绘画和摄影等多种创作方式,巧妙的构图结构、色彩变化,从而使受众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安慰。治愈系插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的审美特征促使大众对其进行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10.
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的当代社会,是数字化和图像化的时代,文学接受遭遇冷落,因为大众的审美接受由传统的文学阅读转变为对图像文化的接受,图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审美不利于大众审美水准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学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进行文学审美教育对于人们思维的开拓,创造力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发挥,个性的张扬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生活的开拓和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流行文化是一种娱乐大众并迎合大众审美的文化形态,在大众传媒及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它们已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流行文化在物质、行为和意识等在中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深深的烙印,对中学生审美产生了一些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因此既要正确引导流行文化对中学生审美积极影响的发展,同时也要遏制消极影响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学属于精英化诗学,草根大众属于无言的沉默者。当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时代审美主潮,当代诗学却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有必要构建大众审美诗学。  相似文献   

13.
大众十分喜爱通俗的图像形式,人们对于美感的认知由单一的高雅艺术逐渐转移到更加贴近生活的通俗艺术,其审美心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态度,站在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信息化的时代,大众有权利认定自己的好恶是否具有品位,并决定其是否符合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当代审美文化日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趋向.本文着重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功利性内涵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谢静  金波 《培训与研究》2010,27(1):41-42,52
大众十分喜爱通俗的图像形式,人们对于美感的认知由单一的高雅艺术逐渐转移到更加贴近生活的通俗艺术,其审美心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态度,站在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信息化的时代,大众有权利认定自己的好恶是否具有品位,并决定其是否符合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审美场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空下具有共同性的审美氛围。利用审美场理论来分析桂西北当代文学,可以总结出桂西北审美场存在多维共生特性。从审美理式上来看,它主要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审美场的呼应,对汉族审美场的趋同;从审美范式上来看,民族、环境和时代共同参与了桂西北文学的书写。按照历史演进,可以将桂西北文学分为英雄期审美场、“百越”审美场和大众审美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我们“走进新时代”已几个年头了,蓦然回首,发现我们的审美标准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起彼伏的时尚潮流中长大的中学生们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似乎疏远了。对因时代、文化、思想、地理等方面产生的古典与时尚审美观的碰撞该如何兼容?如何拉近古典与时尚的审美距离?曾经十二女子乐坊将高雅的古典和大众的时尚融合带给人们新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审美功利更加突出地生成于感性愉悦和理性超越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在悖论式的复杂性中开展的,但是,这种复杂性往往被忽视。要么运用理性话语对感性愉悦进行否定,漠视大众审美感性愉悦的合法性,这种精英式的话语依然举足轻重,审美接受者在享受感性愉悦切近性的同时,却没有可利用的话语资源对感性愉悦进行合法性确认;要么放弃理性超越的功能,对感性愉悦进行民粹式的肯定,没有看到或有意忽视感性愉悦的沉沦性。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既肯定大众审美感性愉悦的合法性,又对感性愉悦过度可能产生的沉沦性保持警惕;既对理性的压抑特质保持清醒,又寻求理性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对大众审美的教育应当从设计入手.设计的目的在于构筑经典的生活模式.民众对审美的认可是盲目的,从众的.设计如果没有自身的归属感,和对传统的充分自信,就无法引导民众建立起当代的经典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曾被主流评论界视为反思作品的代表作。但除了作品的批判启蒙意义之外,它还因作者对生活细致的体察以及对苏州风物、美食的描绘,在大众饮食文化的层面上,不但带给读者审美享受,还能温养国民的人文素质。本文试通过"审美"的主题,从《美食家》的审美特质、审美享受着手,分析其教育、警示和呼唤意义之外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