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霍其芹 《小学生》2013,(9):71-71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学习品质为落脚点,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样的要求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讲,就是将小学语文的课堂归还给我们的学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借鉴整体语言教学法,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将课堂变成学生们的实践训练场所,在课堂教学的模拟环境中,使学生们既学会了学习,又学以致用,拥有了未来需要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近年来一直被老师们当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方式来与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课堂互动。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老师们进行课堂提问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是虽然近些年来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对于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提问,如何与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互动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我们主要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提问策略的必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还有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老师通过怎样的提问方式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难度的增强,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热情逐渐衰退。数学学习慢慢地变成他们的负担,他们在课上不愿意动头脑,在课后不愿意完成作业。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努力地为学生们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挽回学生们的兴趣,让数学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部门对课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提高.在高中数学课堂里,对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被再次提起.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数学品质和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堂,不该只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动性,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现在的高中课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的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思考缓慢,课堂氛围凝重,教学效率低下.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学生们的青春叛逆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教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对于学生个人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师们需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效率,设计合理高效的数学问题,文章下面主要围绕初中生的特点与学习基础来提出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以发展初中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0):105-106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但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是我国进入教育新阶段后提出的新概念,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旋律是现代道德与法治课堂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所以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及三观是否正确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正确地引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以及三观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直就秉承着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我国的教育首先是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开始的。小学阶段正确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祖国未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对于学习更加感兴趣。化学是学生们从初中才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较为困难,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现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的整合这一角度出发,对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运转做出论述,希望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之中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中是十分的被动的。教师们往往会教育学生们只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可以了,很多的学生也是抱着这个态度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是通过实际的换算得来的,对于思维的能力要求得很高,在创新的方面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传统的课堂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了,在新的时代,对于数学的学习需要及时的更新,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善于思考,不断的创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对于开放式的教学,我们运用到的一些方法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王慧明 《家教世界》2013,(7X):98-99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途径,在很抓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永久探究的过程。因此,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学课程教学如何才能做到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经常用到提问这一常见的教学方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承上启下,或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允许有学生自己的声音”时可谓是常用常新,屡试不爽。对于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我有一点体会和看法,与同事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之大事,在教在学",课堂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期,应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教育报》之约,我们陆续走进相关学校、深入课堂,同学生一起聆听,同教师、校长一起研讨。蹲点之中,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主动探索的激情,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从课堂抓起,以学生为核心"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陆续选发本刊编辑们的蹲点记录,将这些凝结优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课堂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之大事,在教在学",课堂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期,应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教育报》之约,我们陆续走进相关学校、深入课堂,同学生一起聆听,同教师、校长一起研讨。蹲点之中,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主动探索的激情,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从课堂抓起,以学生为核心"的成效。自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发本刊编辑们的蹲点记录,将这些凝结优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课堂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普遍提高了我国的教学水平。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启蒙的阶段,并且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的英语学科是学生们了解英语的一个开端,而且英语一直会陪伴着学生们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当下,怎样去提高小学生们英语的水平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翻转课堂”的理念对于小学的英语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并且对于提高小学生其英语的水平整理了几点建议,望对相关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韩冬萍 《辅导员》2014,(10):83-83
在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之大事,在教在学",课堂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期,应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教育报》之约,我们陆续走进相关学校、深入课堂,同学生一起聆听,同教师、校长一起研讨。蹲点之中,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主动探索的激情,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从课堂抓起,以学生为核心"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陆续选发本刊编辑们的蹲点记录,将这些凝结优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课堂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应该有所创新,传统的课堂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而在我们的新课堂中,老师们应该把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相结合,要让学生们能够听进去知识并且乐意学习,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一直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语文课堂相对而言比较枯燥。虽然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有优势.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人格塑造以及很多基础技能等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这些优势往往会被淹没.甚至是被扼杀掉了。教师们的主体地位根深蒂固.学生们的被动学习方式也一直得不到解决。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与人才的需求而言.是存在脱节的现象的。因此.教育界开始实行新课改.旨在改变传统的应试以及灌输式教育.让学生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而言.这样的改革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勒夏特列原理也被称作为化学平衡原理,通过以往对于课堂情况的总结以及对于课下学生们的反馈,我们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化学平衡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化学平衡的学习涉及到极多的知识,对于学生们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学生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有关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以上方面说明了高中化学平衡原理教学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并加以结合示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灵活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建英老师的课堂教学已自成风格,她执教的《金色花》给人以享用。首先是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告诉我们,他们在课堂中获得了充盈的情意浸染与自在的童心放飞;其次是课堂显现的教学生态告诉我们,师生共创的教学情境不仅自然和谐而且意趣盎然;再次是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行动告诉我们,她对于作品、作者、读者、学生的积极情感,对于课标、学科、教材、课堂的积极把握,构建了富有诗意的文学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