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复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把学过的知识重复一遍,应该避免搞"题海战术"来提高考试分数.教师更应注重个性化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求高效课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高中数学复习的多维策略,以飨读者.一、做好课前梳理,理清复习思路高中数学内容繁多,知识间的联系性强,在复习前应先熟悉复习知识,促使复习知识系统化和规律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全程包办复习环节,致使  相似文献   

2.
“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既调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大纲要求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李艳艳 《考试周刊》2013,(58):39-40
<正>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那么这位老师是失败的。"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整理和加深记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复习课担负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王永华 《教学月刊》2008,(11):51-53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对高中数学而言,由于教师和学生将数学的学习当做备战高考的重要部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解题答题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成了课堂解题的机器,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也是沉闷、枯燥的。面对这一现象,为了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复习课上,教师要采用探究型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如果教师终日埋头于复习题,练习册,测试卷之中,学生埋头作题,教师埋头批改,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无精打采,对复习题特别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认为做题很累。那么,如何让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石瑛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36-137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一讲授一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沉沉的尴尬之境.怎样打破复习课堂气氛沉闷之坚冰,让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结合本人教学工作实际,下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纵观很多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经常是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的确,复习课对学生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新鲜",听起来既乏味又枯燥;对教师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这就造成教师无法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更好、更快地巩固知识。那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测量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复习课难上,这是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教师在复习课中若单一地重复旧知识就会陷入"炒冷饭"的尴尬境地,而过多地对学生所学进行拓展延伸,又有挖掘过深变成上新课的嫌疑。因此,复习课上掌握深与浅、新与旧之间的微妙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复习课上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呢?笔者通过实践,觉得不妨按照"前测探底——构建网络——延展创新——总结交流"这样的途径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下面,就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体积总复习"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开展有效复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12.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复习效果,教师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增加复习容量,突破复习重难点,提升复习效果。一线数学教师对复习课都深有体会,复习课由于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学习,不像新授课那样具有吸引力,且综合性强,因而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更别提中考复习了,更是"难于上青天"。若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就能让中考复习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教学能有效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对于数学学习很重要。本文结合相关案例,简要探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的创新设计,重点分析如何提高复习课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翻转课堂正是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微课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好,以导学案或者借助多媒体工具把教学任务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消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学习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重在理解,且有很强的逻辑性。高中数学作为中学时代数学的顶峰水平,学习起来更是不容易。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枯燥性,而微课下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难教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起着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背景】复习课,尤其是中考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极为重要。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多做题,完全掌控课堂,将中考复习课上成习题堆积课。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复习效果不佳不说,还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学习的情况。因此,教师需打破传统,将中考的复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自主构建“知识网”。  相似文献   

18.
有的教师认为上小学语文复习课难。学生上复习课没有上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学生自己容易松懈和满足。所以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比较成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此教师就要认真备教法,备教材,还要认真备学生。针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地上好复习课,注重学生复习的自主性和复习知识的系统性,通过复习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在我看来,复习课不是对新课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亦不是对习题的简单练习。我们可以尝试让"好声音"唱响复习课堂,让学生远离机械、重复的被动接受状态,借以激发复习热情,提升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否上升为能力,也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什么都懂了就是不会解题?为什么有的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实现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来剖析复习课的困境,为上好复习课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