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通过元素化合物复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将各类物质的通性融入物质的组成、分类中,培养学生的分类观;通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在元素化合物复习中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变化观。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通过元素含义、元素分类、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知识,展现蕴含在其中的基本观念:分类观、元素观、学科价值观。从化学史融入和问题链设计出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隐性的特征,其形成可以借助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过程逐步达成.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知识为载体,以“元素观”的建构为线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情景激学、问题导学、实验促学、归纳提升等环节设计并实施"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引导学生从价态观和物质分类观角度自主构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知识网络,提炼出相同价态和不同价态物质转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尝试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实验现和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6.
元素观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关键观念,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规律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元素符号、物质分类、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四个角度探究培养学生元素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化学1“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提出了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考框架,分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层次及其关键所在,强调要以元素为核心,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基本思路,以此增进对物质性质及物质间转化与元素关系的理解.并就如何组织相应的单元教学及课堂教学内容主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倪平 《化学教与学》2014,(12):12-15
元素观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观念之一,元素观是通过教材中的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教学逐步帮助学生构建起来的。文章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为例,从温故而知新,引出元素的概念;讨论见真知,得出元素守恒观;联系微观、实际,突出元素物质观;结合元素周期表,探索元素规律观等四个方面谈元素观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9.
以“锌电解阳极泥中有价值金属的提取”为真实情境,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化工流程专题的高三复习。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两个学科大概念为统摄,将项目设计成能力不断进阶的三个挑战性学习任务,通过设计物质转化方案、物质分离方案、解决真实化工流程问题,学生的元素观、变化观、平衡观得到充分发展,能够对元素化合物、热力学、水溶液、实验化学等核心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为例,通过研读义务教育新课标、凝练大概念、重组知识结构、确定素养目标、寻找真实情境、确定单元主题、规划课时流程等方面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然界中的含碳物质进行分类,用化学语言描述自然界的碳循环,逐步形成元素观、分类观,初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视角研究含碳物质性质和转化的思路及方法。通过低碳行动方案设计,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大概念,形成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从情境到问题,再利用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艳归 《考试周刊》2013,(40):147-147
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复习中,教师应用分类观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用转化观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用绿色观把物质的制备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化学元素观,其分布在不同课本的不同章节中,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深远,建立化学元素观,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化学观念,它是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由不同层次化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成.因此,元素观不可能通过短暂的学习完  相似文献   

13.
简析了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定量观的要求及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定量观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研究,界定了定量观的内涵;根据化学基本观念建立过程,提出了将知识学习与认知发展相融合的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教学设计模型,分析了促进学生定量观发展的教学设计操作过程,概括了促进学生定量观发展教学的特点与注意事项;并以"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正确的分类观、物质观、元素观等化学观念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以“水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精选情境素材、重组教材顺序、挖掘性质内涵和拓展教材文本,基于观念进行任务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将化学观念内化、凝练为学生自身的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能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15.
基本化学观念就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实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的集合,高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化学学习经验、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科素养形成的基本化学观念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在化学基本观念的视域下,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且形成总观性认知,具体体现为学生主动运用化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一般情况下,化学基本观念可以细化分为元素观、微粒观、物质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在鲁科版"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实验活动,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具有较强实践性与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交流、分析、思考、判断与实践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需要形成的重要化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物质的微粒性的认识,形成微粒观,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应从整体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核心概念以及形成核心概念的典型微粒知识组织教学,通过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微粒观解释宏观事实和现象,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和深化微粒观,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具体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构建含氮化合物转化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形成元素观、转化观、绿色化学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实现了教学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  相似文献   

18.
梁军灵  孙萍 《甘肃教育》2021,(6):130-131
文章以“铁的转化”为例,介绍基于价-类-耦合反应的思维方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在元素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价-类二维认识模型的转化观,以耦合作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热力学理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中的耦合反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复杂反应的热力学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将"物质分类"作为知识要求而非学科观念,未将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功能联系起来的不良倾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物质分类"教学形成"分类观"的实践路径。认为"分类观"的建立对于其他化学学科核心观念的建立以及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那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所谓化学基本观念,不同于具体的化学知识,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物质分类、化学社会观、化学价值观等,都是在概括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