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练习课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课堂,也是学生发展技能、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必经之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策划练习课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细化回顾与再现、优化分层练习、引导自主检测等环节,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设计课堂常规练习的内容,在练习的实践性及多样性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课堂常规练习,既能对旧知识做到复习巩固,又能更好地引出新知识,做到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习题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进学习技能具有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认为,数学练习是学生的事情,只需要让学生做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练习设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是教师与学生双边合作的数学活动. 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但结果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习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二,习题练习大多没有贯穿在全课堂中.在进行数学练习设计时,教师一定要遵照精讲精练的原则,根据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习题起到有效的作用.要想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设计真正有效的练习,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练习设计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通过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巩固课堂上的知识,还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练习和测试一样,在数学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教学的练习设计中,如何强化练习的效果是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布置课外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课外作业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作业练习,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课外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对英语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教师通过作业情况来反思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课堂作业的设计到布置,到最后学生完成作业的环节,都能够有效的检测和反馈教学效果,能让英语课程的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要是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缺乏合理性,那么长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除了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练习这种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练习同样不可或缺。本文将浅显的探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永恒的追求.文章分别从立足起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建构高效课堂做好铺垫;精心设计,设计凸显重难点的探究活动,让构建高效课堂有效落实;精心构思,设计将目标落实的有效练习,为构建高效课堂添砖加瓦;精巧挖掘,设计拓展提升的创意练习,为构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要结合教育初衷思考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在新授课设计时,要思考如何设计才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需要;在实施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评价时,要判断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运用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每一堂数学教学课中 ,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各种习题练习 ,设计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出发 ,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在练习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练习的形式多样 ,内容逐步提高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目的。一、设计课堂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每一堂数学的知识教学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 ,而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认识过程 ,因此 ,设计课堂上的练习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和安排。例如 ,进行圆的认识时 ,根据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在…  相似文献   

9.
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要注重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构建实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练习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配合完成前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巩固思维训练的成果,而且作为学生思维实践的主要形式,练习过程本身对思维训练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此外,练习的结果还具有检验和反馈的功能。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练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堂情况,灵活安排练习,使学生受到激励,启发思维,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练习设计中,要以教师为主导,贯彻思维训练意图,…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利用所学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运用到新的动作中去,使概念更加精确。因此,也可以说练习是形成概念的延续。可见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安排得当.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加熟练、便捷。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四先四后”。  相似文献   

12.
练习是课堂教学重要一环,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直接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重视练习题目的设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内容的梯度性,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用于解答问题,形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必要手段。所以,教师要注重每一堂课的练习设计。一个好的练习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练习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好以后,或者全班学生一起练或者各组分头练,使学生在上课时有较多的机会来练习。并且,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练,能够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学生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好。 二、练习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首先,每一次练习时,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尽量能使大部分学生当堂完成,且每一次练习时间不要过长,一般十分钟左右,否则,会影响练习效果。其次,练习的安排要因人而异,要处理好因材施教原则,以及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设计要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对优秀生,要求要高难度要大,而对后进生要适当放低要求,在练习中多辅导多讲解,使他们慢慢地须会知识,逐步提高,跟上一般学生。总之,设计练习要做到适量适度。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学导课堂"的练习环节正是通过重建课堂结构,创新练习在课堂中的顺序、设计思路以及呈现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试一试、课中想一想、课尾编题展示,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练习,真正成为设计、思考、解答练习的主人,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注重随堂练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随堂练习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其形式多样,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随堂练习,围绕语文要素精心设计练习方式,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6.
练习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有序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本质、从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有序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光靠教师课堂的讲解 ,更多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不同类型习题的训练逐步培养形成的。教师应认真地设计 ,精心地组织 ,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并不断改进课堂练习方法 ,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一、紧扣大纲 ,注意练习的原则性紧扣大纲注意练习的原则性。就是说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中不能超出大纲的广度和深度 ,要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紧扣大纲 ,吃透教材。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内容。要做到因材施教 ,因…  相似文献   

18.
课堂练习是语文课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的基本形式。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课堂练习要体现省时高效的原则,在设计时应注重“十性”。1练习要有联系性。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挖掘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8,(65):42-43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使用情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依然沿用着"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学生对写作业的兴趣降低,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不高。基于此,教师要创新作业设计方法,作业不在多,"有效"则成。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提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孙坤 《广西教育》2014,(13):33-3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布置一定的课堂或课后练习。但若要真正发挥练习的功效,则需要教师多设计趣味性、生活化、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乐于练习、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