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使高校德育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4.
曹东燕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6):17-20
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成为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它关系到未来教育的成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为了顺应课程改革以及德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德育课程回归主体的生活世界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只能影响学习者道德发展的一个层面,基于其上的道德发展只能是畸形的发展。只有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道德发展才可能是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文章从社会道德文化、学校道德生活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三个系统方面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7.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纵观我们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不少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的是理想的道德生活模式和图景,因而缺乏现实感。如果我们仍奉教材如“圣经”,顶礼膜拜,必然会使教学脱离实际,从而丧失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构建。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教材来点“自由取舍”,吸收补充一些具有时代性、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素材,使教材走进学生、走近生活。一、过…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努力实现德育的生活化。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德育的生活化,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实现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徐武元 《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12):65-65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生活化的。作为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的小学德育,更是应该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建构的,应以现实生活为根基, 相似文献
10.
徐武元 《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23):65-65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生活化的。作为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的小学德育,更是应该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建构的,应以现实生活为根基, 相似文献
11.
赵惜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42-44
传统德育模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构建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现代化、实施载体多样化、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理路正是对这些弊端的补救。这对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课堂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认同。从理论上讲,和谐课堂就是以教室为载体,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充分发展与良性互动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这一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意义,充满了实践的张力和理论的活力,将其应用于初中综合实践课堂中,将大大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彰显综合实践课堂的现实意义。初中综合实践作为基础学科教育的关键性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新时期,教师要及时改革和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实践课堂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感,促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感悟更多学科知识,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将行知理论应用于初中综合实践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校园的需要。我们明秀人选择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支持,凸显"民族文化教育",践行学做合一,打造"真"教育品牌。我们是通过"追求真理做真人""爱满天下""学做合一"三个方面来体现。一、"追求真理做真人" 相似文献
16.
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45-46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作为中学德育重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无从在德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德育生活化是解决思想品德课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生活化的德育方式、生活化的德育课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楚建帮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184-184
笔者结合当前高一德育发展的方向,根据德育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了高一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同时根据我校的实践,探讨了高一德育生活化途径构建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