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的基石,虽然国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远没有达到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要知道,小学时代是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感官的第一步,这个时候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品德课与生活实践作为小学生基本的课程之一。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师也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小学品德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把品德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本文就品德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现状、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品德课与生活实践作为小学生基本的课程之一。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师也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小学品德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把品德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本文就品德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现状、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全面,其理解力不足,想象力也还未得到充分激发,价值观、人生观尚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立,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该课程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真情实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自主感悟人生道理,同时让学生形成知与行和谐的生活模式,不但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达到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的教学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涵养和境界,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改革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在目前小学品德教育中,很多教师都采用直接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直接记忆。这种方法并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由传统、陈旧、呆板、低效向自主、开放、实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也更加讲求实效性。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进行探讨,探究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先导,立足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及学生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依据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组织和开展内容新颖、形式鲜活、具有吸引力的品德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菊萍 《考试周刊》2013,(56):136-136
品德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姜志东 《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要特别将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教育部门特别注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从品德与社会课的属性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品德社会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在当今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创新。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教育工作者在反思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教育教学的重点、教材的编写和选择等方面是否存在着更多改革和进步的空间。这让这门课更能结合生活实际,也更能起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创新教学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创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接下来,本文将积极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旨在对一线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都是源于家庭的引导和教师的帮扶。在进行品德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引领学生的内心,把课堂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更新。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品德这门课程当中,从生活当中发现品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部分存在着"走形式"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轻者影响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重者则可能让我们的教学改革功亏一篑。为了更好改进、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水平,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教学的准备、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几个方面,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品德这一学科的思想理论性较强,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且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品德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一学科产生不理解及认识不足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分析运用情景教学法对优化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笔者针对小学品德课堂及情景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结合大量课例,从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教学中怎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蒋国 《学周刊C版》2020,(2):62-62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思想品德规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并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思想品德规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并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更是具有启蒙作用。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于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因此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邱文元 《学苑教育》2019,(14):86-87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出发,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更新,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创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在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下,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变得越来越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