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一点逻辑     
写文章,自然就免不了要讲一点逻辑。道理讲不讲得清,是不是前后矛盾,讲完了是否让人心服口服,这中间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我们在一起看电视,有人说赵薇在这一部戏中没有在《还珠格格》中演得好。其中一位便说: “没演好?你去试试。”这种说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同类的,比如“某领导真是太没水平了,这样的事都摆不平。”另一位便说:“看事容易做事难,你去也未必就能摆平。”其实,这“你去试试”和“你去也未必能摆平”的说法是不对  相似文献   

2.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  相似文献   

3.
如果灾难突然降临,如果不能得到外界的救援,小朋友,你该怎么办?与绑匪沟通借机逃出魔掌晓佳的爸爸是搞建筑的大老板,非常忙,晓佳要见一次爸爸很不容易。一天下午,晓佳的妈妈去商店买衣服,9岁的晓佳在家写作业。不一会儿住在三楼的晓佳家门响了,有人在敲门,晓佳在屋子喊了一声:“谁呀?”外边人说:“我是你爸爸单位的,你爸爸让我来接你。”晓佳一听说是爸爸单位的人,马上把门打开,一位陌生的面孔对晓佳说:“你爸爸让我来车接你去明珠城吃饭去。”晓佳放下手里的笔就跟这位陌生的叔叔走了,在楼群的深处,一台没有牌照的汽车停在一个胡同里,晓佳…  相似文献   

4.
爷爷长大了     
<正>"什么叫长大?"自从作文老师留了这个题目,我就一直在思索。我来到我姥姥家寻找,进屋不一会儿,"她"——也就是我的姥姥,就拍着我的手说:"你这孩子呀,咋总也长不大呢?这一天你说你一会儿上这儿,一会儿上那儿的,哪有一会儿能消停,不去淘气的。"说完就狠狠的拍了我一下。然后又说:"你看看你弟弟,以前比你还淘,但是现在呢?你看,正在  相似文献   

5.
您在北京待多久了?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祖辈几代没动过地儿?您是不是认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如同您熟悉自个儿似的,压根没有什么事您不知道?那您知道北京胡同藏着什么好吃的吗?北京城最富冒险精神的好地方又是哪几个吗?上海、纽约、伦敦、巴黎……城市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秘密,北京也不例外。从胡同到酒吧,从"丢失"的地铁到迷离的夜店,我们掘地三尺,细细跟您道出"老北京的新秘密"。  相似文献   

6.
从老师到学生,一提到作文写不好,就首先怀疑一点:是不是没有生活?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去分析原因。现在,我要打消这种疑虑,对学生说——不要总怀疑自己没有生活。怎么能说你没有生活呢?你既然是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且又是一个天性活泼的少年,你一定会有生活——难道你没有发现你自己在生活之中吗?  相似文献   

7.
探秘幽灵船     
你听说过幽灵船吗?这些无人驾驶的船只,像一个个幽灵似的,漂浮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偶尔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有关幽灵船的传说越来越千奇百怪,有人说那是海上的亡魂,也有人说那是外星球的来客,还有人说那是海底的神秘力量……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一起去——  相似文献   

8.
天文家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月亮离我们这样远,谁能去捉住它呢?”我说:“哥哥,你真傻!当妈妈向窗外探望,微笑着往下看我们游戏时,你也能说她远么?”哥哥还是说:“你这个傻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当你偶然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会想些什么?当你突然面对家人的意外离世时会有什么反应?当你看到有人准备跳楼时会做何感想?没有多少人会把死亡当一件很要紧的事,只有当不得不面对它时,死亡才变得异常恐惧。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老教授莫里在第四个星期二,向我们讲述起了世界上一个最沉重的话题——死亡。莫里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北京话     
说北京人都讲普通话,那是大错特错,如果你到胡同里听个老爷子随便来上两句,保管你就找不到北:吃饭——垫吧垫吧;昨天晚上——昨儿夜里个;上学——上校(“学”字发音为“校”的二声)、夜猫子——本意是指猫头鹰,北京人一形容就是爱熬夜的人:而最神奇的一句是对自来水的形容词——蹶尾巴管……  相似文献   

11.
后海烟雨     
今春在北京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得最多的是后海。走入后海,柳絮在风雨中飘飞,京华在烟雨中。后海有昔日王公贵族的府邸——老北京院落和胡同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一块清静地,而现在却很热闹。  相似文献   

12.
嘴巴,是我们脸部的一个重要器官。古往今来,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因"嘴"而不同,有人平步青云,也有人一朝落马。两片薄薄的嘴唇,上下的翕动,就能组织出无数的词汇与语言,既然它的功能如此之大,那么,同样的,也能依靠它——【好人缘的魅力——你有吗?】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衡量标准也很简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你人缘好不好?""你在班级受欢迎吗?"  相似文献   

13.
邓云乡 《中文自修》2023,(Z1):30-31
<正>初日和斜阳、晴空和白云,也照耀不起这些胡同的光彩,它的确是十分衰老了,如果使它再焕发青春呢?历史也在期待着有人给它以新的生命。北京的胡同,碾过数不清的车辙,印过数不清的脚印,对历史说来,它写不完,说不清,说不尽……北京的胡同,留下过数不清的身影,回荡过无数的声音。对天涯游子说来,永远有做不完的旧梦,倾诉不尽的深情……  相似文献   

14.
我的同桌咪咪是个电影迷,说起电影的话题,她总是一套又一套,让人发晕。兔子说,咪咪是我们班的电影博士。博士?应该是学问相当渊博的吧。有一天,惜城用炫耀的口气告诉咪咪,他家有英文影碟。咪咪笑得差点从凳子上滚落在地上:“哈哈,英文影碟,神气呀!哈哈——”可是,就在几秒钟之内,咪咪一下就变了脸,她直起身子,收起笑容,白了惜城一眼,淡淡地说:“谁家没有啊?”惜城用手指头轻轻地敲敲自己的桌面,头也不回地傲慢地说:“你听好了,我家的英文影碟不是国外的片子,而是国产片,翻译到国外去的。”“喔?”咪咪有点发愣了。喔,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呀?我…  相似文献   

15.
15岁的女中学生苏眉证实:朋友交情深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打开门,让他们参观你的“闺房”;作为等量交换,你的朋友也会邀请你去他(或她)的家打电玩或度周末。很奇怪的是,很少有人预料到其中的风险:不仅是网友容易“见光死”,同班同学身份的朋友也可能“见光死”的——他进了你的独立房间,忽然意识到你是“不宜深交”的人,几乎在半天之内,你就“见光死了”——双方的关系不由分说地冷谈下来,再在班上碰头.你邀请说:“下周六我妈妈招待我从美国回来的表哥,会有烧烤和水饺,你来不来?”对方却支吾说:“下周六我要到家教老师家去。”你明明记得上上个周六你们还在电玩上较量来着,究竟你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气味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北京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但也许就是因为太熟悉,所以我从来没有特别留意过北京独有的气味。有一次我在网上和一位外国朋友聊天。他说,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但我知道那是个很独特的城市,你能为我形容一下这座古城的气味吗?他的问题让我很尴尬,作为一个小“老北京”,我却形容不出北京的气味。  相似文献   

17.
记者:有人说,如果一所学校——尤其是新办学校,要想快速出名,那么,你只要在校名中加上"实验"或"外国语"就能达到目的.在我们身边,叫某某实验学校、某某外国语学校的似乎很多,它们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呢? 周亚娟:叫什么实验学校或外国语学校的确实不少,这些学校也大多很优秀.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从我们学校自身的情况出发来思考,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叫外国语的学校,不能贴标签,不能打着"外国语"的牌子,而和其他学校没有任何区别.我们需要有我们的特色.这个特色不只是表现在学科上——外国语学校在外语上的特色和优势是必然的.除此之外,在大的方面,就是我们的育人、学校发展要凸显特色;小的方面,如学生活动、德育、学科建设等也要形成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学校文化上的特色.外国语学校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特色化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胡同     
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可以作为它的符号的,各个方面都有,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说到文化方面,北京的胡同应该算一个吧。老作家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中写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本期“课文配读”栏目选了三篇有关胡同的文章,内容各有侧重,朱湘的《胡同》是漫谈性质的,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胡同方面的知识;史铁生的《故乡的胡同》把个人的命运、人生体验和胡同曲曲弯弯的外在特征联系了起来,别有一番新意;而李国文的《胡同之死》则是接着汪曾祺《胡同文化》一文中的话题“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很深入地分析了胡同为什么会死掉,并认为胡同的死掉并不十分可悲,因为“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蔼、信任,却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于中国要更有价值些”。(雨羽)  相似文献   

19.
<正>客人们围坐在餐桌前,谈论着有关生活的话题。一位公司首席执行官说:"从一个认定他一生的最佳选择是当老师的人身上,孩子们能学到什么?不是有人说吗?有能力的,去做事。没能力的,去教书。"为了强调他的观点,他对另外一位客人说:"玛丽,你是老师。请坦言,你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你们年轻人当中,有人曾对我说:"嘿,老爹,你说‘多么美好的世界’是什幺意思?那么那些战争呢,到处都在打仗?你把它们也称为美好?还有饥荒以及污染呢——它们也不怎么美好啊!"能不能听老爹说几句?在我看来,并不是这个世界不美好,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而我要说的是,看吧,只要我们能给它一个机会,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啊!爱,孩子,爱!这就是其中的秘密!是的……如果我们当中更多人能彼此关爱,我们就能解决更多问题。而且,伙计,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无与伦比。那就是老爹一直在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