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强 《教育》2011,(18):25-25
<正>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家庭、社会、学校这是教育三股关键力量。把三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整体效能。家庭熏陶为孩子成长奠定基础陶行知先生说过:"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家庭  相似文献   

2.
施忠明 《上海教育》2016,(Z1):68-6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相左,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辛辛苦苦的教育成果将会前功尽弃。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学校、社会、家庭必须连成一线,达成相同的共识,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发展方向,有共同的人生构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走弯路,我们才不会误人子弟。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把"家校有效互动"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点、着力点,通过系列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力求达到"三共":"共识",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齐头并进;"共享",即收获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但也不只限于学校教育)。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单靠学校不足以教育学生,家庭教育也相当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社会、家庭共同的义务,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前途的大事。一、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谓自理是指儿童能够亲自处理自己身边的的各种事情。自立意识是儿童逐步走上成人之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一)做个"懒父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仇静 《新课程研究》2009,(6):187-188
德育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是这一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实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父母的道德面貌完善。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参与,没有承认对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互相充实,就不可能有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可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依赖的,是应该互相沟通和积极配合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着"5+2=0"现象,即孩子在学校接受五天的教育,周六、周日回到家庭和社会,使前几天的教育前功尽弃。研究表明,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及社会。学校教育只在孩子成长中起主导地位及作用,而家庭和社会则占主体作用。如果要追根溯源,孩子1~6岁不只是长身体,更重要的是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父母让孩子1~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要么默默无闻,要么无法无天。孩子的成长有3个关键期:3岁前后、9岁前后和13岁前后。如果  相似文献   

8.
吴若果 《教育》2011,(34):5
家委会,即"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校联系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让家长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亲近自己的孩子,帮助班主任或学校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对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变味沦为"联谊会";投鼠忌器,家长有话难张嘴。目前家委会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力度的大小,与校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养成良好习惯,第一任教师是父母,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学校教育时时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所以养成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不稳定的教育对象,只要我们重视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并持之以恒,孩子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重要的育人环境。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延伸与拓展。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关注孩子在校外的170天,使孩子健康成长,这种大教育的理念,让我们和社区走到了一起,共同携手走过了15年。15年来,"学校放学,社区上课",我们互相协作,不断总结,使得校社共建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建立学校和社区双向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渠道协同开展的大教育。要开启劳动育人新篇章,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元融合,即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劳动主阵地,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劳动练兵场,让社会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事。青少年的教育更是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要被社会环境所熏陶和感染。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定要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德育工作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依靠社会的教育因素。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城市小学德育工作应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教育行为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遵循的对学生的行为,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言人,有责任与社会、家庭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统一的互相协作关系,把互相协作关系当作一种互相渗透性的活动,在家校互相协作的依赖中协调教育行为,形成教育合力,创造最合理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郭晖 《家教指南》2003,(1):12-14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构成的社会系统,对人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学校教育需要社会成员的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支持,这是现代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就需要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介绍美国的学校与家庭的互相沟通,会促使我们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教育今天的孩子应该是全员参与的行为,需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地互相呼应。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无法撇开生活谈教育,因为幼儿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当学前教育有了孩子的牵引,有了家长的积极呼应,有了社会的密切配合,所有的一切障碍都迎刃而解,我们的孩子将会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当我们把生活、社会、家长融为一体时,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进步,更多的是自身与孩子共同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讲至关重要。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是一个长久连续的过程。营销活动以其灵活多样、适应幼儿身心特征等优势,成为了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自理能力的形成,只有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因此,我们要注重家校联系,开展生活技能训练,以促进孩子形成自理、自立的能力。1.学习技能,培养自理能力在农村,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依靠着祖辈而生活。即使是非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无暇顾及孩子。而在祖辈的隔代教育下,大多数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甚至有些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还未掌握系鞋  相似文献   

19.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20.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基 1. 吓喂饭—孩子不好好吃饭,家 哄 —— 本原则。养成良好习惯,第一任教师是父母,第一所 长就采用哄骗、吓唬等方法。比如:“不吃 学校是家庭,学校教育时时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制 饭的孩子长不高。”“吃完这些饭,你会长约。所以养成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是各 得比妈妈还高。”有时,拿一些孩子害怕方面都不成熟、不稳定的教育对象,只要我们重视了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