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5,(7):119-124
当前我国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问题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规范问题。学位论文是检验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果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写作规范不仅体现其治学程度,反映其研究意识水平,更是检验他们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因此,硕士研究生应树立学术规范的意识,强化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写作训练,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而增强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性。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全数据库》(CDMD)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与全国近30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CDMD具有覆盖学科广、献量大、收录质量高、全收录、每日更新、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全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马秀兰  杨茹 《海外英语》2013,(2X):148-150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简介翻译变的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公司简介翻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该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资料,从资料来源,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对我国公司简介文本翻译研究成果作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7.
在隐喻的系统性这一框架内,从基础隐喻及派生隐喻的角度,探讨Newmark的隐喻翻译法的具体应用,最终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基础隐喻的一致性与冲突性与隐喻翻译方法的选择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对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对2015至2019年上半年期间,中国知网所收录的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论文中所运用的翻译理论与其翻译文本是否紧密联系.通过研究分析,作者将总结近五年翻译硕士常用的翻译理论,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交际翻译理论所指导的翻译文本类型,并分析理论与文本之间的匹配情况,旨在为以后的翻译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9.
田喜娥 《文教资料》2006,(20):154-155
传统的翻译理论及传统的修辞学均不能解决隐喻的使用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在翻译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描写翻译研究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指出国内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经历了从翻译项目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三种拓展为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四种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仍然没有将学生发表的翻译作品纳入学位论文的范畴。本文认为,将“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的模式纳入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国内其他专业学位也有类似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的理据、概念与内涵、评价方式与指标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或表达另一个概念。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著作颇丰的翻译家,庞德提出的绝对暗喻概念体现了隐喻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说明隐喻翻译的成功要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思维能力,译文是译者与译文读者在思维能力上的融合。庞德的翻译以创造性翻译著称,却在多数译文中忠实地还原了原文隐喻的思维过程。本文从隐喻体现思维的角度分析庞德的绝对暗喻,展开隐喻翻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以《德勒兹研究》一书中两篇论文的翻译实践为例证,尝试探讨信息型文本(论文)中的隐喻及隐喻的翻译方法,并提出在"归化"基础上的两种译法。  相似文献   

13.
以《德勒兹研究》一书中两篇论文的翻译实践为例证,尝试探讨信息型文本(论文)中的隐喻及隐喻的翻译方法,并提出在"归化"基础上的两种译法。  相似文献   

14.
隐喻由文化体现出来,在语言翻译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隐喻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隐喻翻译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取代的独立分支。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帮助目标语读者获取和源语读者同等的信息,并且保持原文的意象、文化要素和生动性。通过借鉴著名学者在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将从隐喻翻译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和翻译方法这三个方面着力研究英语隐喻的翻译。论文旨在寻求出一种好的翻译方法,以便向目标语读者传达丰富的文化、语义和交流信息。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指为了更加深刻形象地说明事物,而将其比喻成具有相同鲜明特点的另一种事物。翻译则是通过对原文本的分析,将源语言向目标语言进行转化并重构的过程。从表面来看,隐喻与翻译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实质上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越来越普遍,隐喻和翻译这两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叉。隐喻与翻译在构建过程中的相似性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6.
纽马克曾指出:"英语语言中的四分之三是使用隐喻语言[1](P85)。"Lakoff和Johnson也强调英语中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因此,隐喻性表达的翻译是高校翻译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隐喻翻译教学研究应跳出狭隘的语言转换层面,从认知的高度去进一步完善对隐喻翻译本质的理解。基于此,将概念隐喻理论融入隐喻翻译教学,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解读了翻译中隐喻理解、隐喻转换和隐喻校核三个过程所包含的认知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词汇可以隐喻引申,基本子句结构也可以隐喻引申。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功能角度分析句子结构的“形式——功能对”,研究了SV00、SVOC.SVA结构的隐喻和多义性,探讨了它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求译文和原文的修辞功能相同和意义相似。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本文探讨了英语隐喻的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医的基本认识和思维方式是"唯象",中医典籍中隐喻等比喻辞格极为普遍。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中医的隐喻翻译非常复杂,因为它是一种心理认知,牵涉到汉语和英语以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转变。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隐喻翻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由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产生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通过颜色来表达新的概念,映射原本没有颜色的事物时,就形成了颜色隐喻。对译者来说,熟悉颜色隐喻的认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