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武术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其技法的原则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武术内家拳,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种类繁多,人们常常把长江以北势宏架大的拳术称为北派,把长江以南架势小、发劲刚猛的拳术称为南派,把少林拳术、炮拳、洪拳、南拳等称为外家拳术。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称为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功用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凡是拳术动作的要领若要追根究底问它一个为什么时,那就不能不用技击原理来进行阐述解释。  相似文献   

3.
论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为明代大思想家、哲史学家,又是一位重要的武术家;其季子黄百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武术大师。黄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铬》;黄百家所著《王征南先生传》、《内家拳法》是中华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武当武术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武当武术特别是对内家拳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历史史料和详实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证了黄氏父子对武当武术的历史贡献:为武当内家拳之源流勾画出了历史脉络;证明了张三丰是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创始人;记载了内家拳的沿革与五字诀;说明了内家拳的特点:论述了内家拳的内容与要领。  相似文献   

4.
动静是武术中重要的一对范畴,不仅对于正确演练及实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武术动作的快慢、虚实;也制约着技击的胜负,同时也是内家武术技战术原则和基本要求.内家武术动静观主要受庄老道家养生思想的影响,凸现出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光彩,为内家武术养生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术技击类课程是公安警察院校开展的警察技能与战术基础的重要内容,兼有提高警察职业技能和警察体育发展的双重任务。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全国15所公安警察院校的武术技击类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公安院校武术技击类课程存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不强,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和实践不能有效结合,过于重视动作规格,教师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武术技击类课程实施效果等问题;提出了立体构建武术技击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组合重视实践教学,增加情景实战教学环节等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阳光体育,练武强身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简单地说,武术是按照特定的功法训练,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身体素质,别人做不到,你能做到,则是功深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集传统武术技击方法之大成,属内家拳.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融健身、修身养性、防身于一体.它以心静体松、缓慢柔和、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运动特点著称.在技击中,靠观察、柔化、感觉力点和带有擒拿撇筋动作,以气催力,以力借力,以巧破拙,以小破重的"四两拨千斤"来实施技击.深刻理解剖析"四两拨千斤"的攻防含义,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的教学、训练,有利于提高观察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利用身法变化,达到得心应手发力致人.  相似文献   

8.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对武术作出了文字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定义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同时又表达了武术的民族特点。中国武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神形兼备的套路,还是具有对抗实战的散手;始终围绕着武术技击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它是一项特殊的对…  相似文献   

9.
内家拳在明清时期形成并不断发展,其主要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中华武术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的拳法,能够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内家拳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就武术文化中传统武术和武术传统的概念进行辨析,并探讨具体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防卫控制技能训练是警察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击和控制犯罪,减少或避免警察在执法战斗中的伤亡而进行的体能、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探索一套适合警察实际情况和切合警察工作需要的简单易行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警察徒手与防卫技术训练原则是依据徒手控制与防卫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遵循训练原则,对警察徒手控制与防卫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要求公安院校逐步由普通学历教育向公安职业教育训练转变。这种转变不但是公安院校在招生对象、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且对于突出公安职业特色,优化配置公安教育资源,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公安在职民警培训是提高森林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要遵循“政治建警”、“科技强警”的原则和要求,以提高森林公安在职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为中心,积极探讨培训的有效措施,提高培训质量。其措施为:一、针对森林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和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二、采取灵活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三、强化培训管理,促进培训基地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特警班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公安院校学生在进行警务搏击训练中的运动损伤特征、损伤易患部位、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损伤的措施,即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身体素质、规范的技、战术能力;以期为公安院校的警务搏击训练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警务英语有其特殊性,教学理念应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手段,教学内容应突出警务专业性,并结合警务工作,采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作为教学工具,施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整体警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警务人员办理涉外案例的能力,训练出一支能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的干警队伍,全面推进法治进程,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相似文献   

17.
警务信息化建设加速了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警务科学技术与警务工作一体化进程,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系统为平台的现代警务指挥系统建设,需要高素质的警务指挥人才驾驭。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群体,是决定现代警务工作成败,实现公安警务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后期,全国许多地区匪患严重,山西却较轻。原因是什么?以往学界尚无实质性研究。本项研究发现,这与山西实行了较有成效的警政改革有关。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期,北洋政府在全国开展整顿警务的活动,以稳定社会秩序,在此大背景下,1917—1918年,掌握了山西省政的阎锡山集团积极推行警政体系改革。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完善警政机构,组织基本警政网络;完善现代乡村警政体系,构建富有山西特色的"警政模式"。其二,举办警察传习所、警察教练所和基层警士教练所,以培养社会急需之警材。其三,划一警察饷项,推行警察储金计划,特别是实施警察造林储金计划,最引人注目。山西警政改革增强了警察在村治中的参与度,健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警察执法体系,延伸了国家对乡村的控制权,具有一定的民本色彩。不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改革是在官治模式下运行的,且因连年战事,难免有"遂至松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战斗状态警察战术心理战在实施巡逻盘查行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在战斗状态下执行巡逻盘查行动中实施战术心理战,是警察对已发生武力冲突或可能发生武力冲突并为防止发生武力冲突而实施的巡逻盘查,以达到防范、控制违法犯罪的目的,在不明确、不清楚执法作战对象和目标,或是既定执法作战对象可能扩大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指导运用有效的攻心方法和指挥艺术。通过战术心理战的应用,能够积极、主动、及时地依法予以适度控制或予以必要的打击,对提高巡逻、盘查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