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新型仪器的结构、操作方法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1)取一个直径为8CM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白色透明玻璃或塑料容器作电解槽,在容器底正中央处穿一个小孔,往小孔中压入一个适当大小的铝钉,用超粘胶粘牢不漏水,铝钉的下方焊上根引线,这个铝钉便是一个电极了。再用一根较粗的铜导线或铜皮条,做一个跟电解槽内径一样大小  相似文献   

3.
色散光合成白光实验是三百多年前牛顿一系列光学实验中的著名实验,也是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继光的色散实验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实验,它对学生认识光的组成,以及对白光既可以色散成七色光,七色光又可以重新合成白光的了解起到了直观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磁铁实验器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等教学内容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由于知识新,较抽象,因此,需借助实验将抽象化为直观才能学好它。为此笔者设计了该套电磁铁实验器,可供学生分组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利用电...  相似文献   

5.
阐述物理概念的引入、建立和应用的实验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制作实验仪器,以求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1 用途 :本仪器演示光从水进入空气或从空气进入水时的折射现象。2 构造 :水槽、光屏、6V的直流灯泡 ,灯泡装在带有缝隙的笔帽中为光源。3 仪器结构如图 1所示 ,其中b为光源 ,a中 1和2为焊接在水槽 3壁上的小试管 ,用于插入光源。4 使用方法 :将光源插入底部的孔中 ,转动光源 ,调节缝隙的位置 ,光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可在屏上看到折射现象。由于光束较粗 ,可以光束的一边为准 ,观看折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将光源插入上端的孔中 ,转动光源 ,调节缝隙的位置 ,光会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我们也可以在屏上看到折射现象。图 1  本仪器使用…  相似文献   

7.
①手持日光灯管一端,用塑料纸或毛皮等物迅速摩擦灯管,灯管发出明亮的闪光,恰似要燃亮一般。用手摩擦也可。这是因为在带电体的影响下,日光灯内的汞蒸气处于电离状态,离子在带电体迅速移动时也随之迅速移动,而形成电流,离子碰撞发出的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相似文献   

8.
油膜实验器     
现行课本《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一节中 ,要求学生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仪器“油膜实验器”。在有关部门购买 ,每套需 5 0元左右。虽然一套价格不算太高 ,但因是学生分组实验 ,购买 3 0套 (每班分 2 5组 ,再加 5套备用 )就需要 15 0 0元左右。这对经济困难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 ,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了节省开支 ,我校物理实验室人员自购材料 ,只用 5元钱左右就可制作完全合格的一套。所用器材和制作方法如下 :(1)塑料盘一个 (约 2 2元左右 )。其尺寸为长40cm、宽 3 0cm、深 4cm ,颜色要求是绿色或蓝色的 ,色…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使用的北京版生物教材与原人教社生物教材相比 ,主要是编写顺序不同 ,添加了不少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使教学能尽可能用实验来验证、说明问题。实验材料提倡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得着、见得到的东西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使用北京版教材教学两年来 ,感觉到第一、第二册中有的实验存在尚待改进之处。1 有的学生分组实验不适宜分组 ,个别步骤中的方法需改进   (1)第四章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索”不适宜分组。实验材料的准备上存在问题。“长形的新鲜萝卜”不仅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 0 0 1年秋季付诸使用后 ,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它以图文并茂的特有方式吸引学生尽力“动手做”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趣味。教材中有些实验图示只要教师善于从小处着眼因地制宜地略做改进 ,就能很容易  相似文献   

11.
12.
1 制作材料吊扇调速器、氖管、1 5V干电池 (含夹 )、单刀开关各一个 ,白色塑料薄夹板一块 (3 0cm× 60cm ,底面用木框衬托 ,用活动支架支撑 )2 制作方法按图 1所示 ,把元件固定在夹板上 ,连接电路 (氖管不宜焊接 ,可在残旧的电源插座内 ,取两个铜夹把它夹紧并固定 )。图 13 使用步骤(1)介绍氖管构造原理。   (2 )把风扇调速器 (S1 )面板拆下 ,向学生展示其内部结构 :带有铁心的线圈 ,对照电路图 ,旋转开关 ,分别指向 0、1、2、3、4、5各档 ,解释电原理。(3 )把S1 旋向 0 ,合上S2 ,氖管不亮 ,说明 1 5V电压不能使它导通。(4 )…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器的制作取一条长 70cm ,内径 2cm ,大小均匀的直玻璃管 ,在它的两端距管口约 18cm处各塞上一个中央有溢气口、边缘有漏油沟的间隔塞子 ,把管子分成上中下三格 ,下端管口塞上塞子 ,往管子里注入花生油至上端的间隔塞子的下底 ,再用塞子塞紧上管口 ,使它成为下段和中段装油 ,上段是气室的装置。2 实验操作实验时 ,把装油的那端向上倒立着 ,让管中的油通过间隔塞子的漏油沟沿着管壁流到下端气室里 ,下端气室中的空气受流下的油压缩 ,通过间隔塞子中央的溢气口进入上方油柱中往上冒 ,直至最上端 ,形成了一串间距相等的气泡往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一、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实验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华东版)第二册《电阻》一节中《实验与思考》所述:“如图16-32所示(即图1)把M、N跟废日光灯管中的钨丝连接,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读数的变化。”图1本人在课前备课时,按该图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指示变化极不明显,如果用该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经分析,其原因是:1加热前后钨丝阻值变化小。经测定,钨丝的阻值在常温下约为135欧姆,用二节干电池作电源,接通电路,即使电流表选用“0~06安”量程,读数为022安,而用酒…  相似文献   

15.
一、由“泊松亮斑”引出的课题用一束平行的单色光照射一片不透明的圆板 ,圆板后面会出现一个阴影。当圆板的直径缩小到一定程度时 ,阴影变成一圈圈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就是高中物理教材中论述的光的衍射现象 (圆板衍射 )。有趣的是不透明圆板阴影中心却是一个亮斑 ,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1818年当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提出光的波动理论时 ,著名数学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理论推算出在圆板阴影中心应该出现一个亮斑。由于当时人们从未看到过和听说过这种现象 ,而且在影子中央出现亮斑似乎是十分荒谬的 ,所以泊松兴高采烈地宣称他驳倒了菲涅耳的波…  相似文献   

16.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现象明显 ,效果形象生动 ,操作简单 ,观察时间适宜 ,取材方便 ,加工容易 ,造价低廉。(2 )用途 :用于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3 制作材料图 1 :容器A用大于 1 0 0 0mL的量筒或无色透明的塑料筒 ,亦可用无色透明可乐瓶。浮子用塑料瓶盖封口 ,排气管用喝酸奶时用的吸管。图 2图 2 :容器用无色透明水槽。L形连通器用无色透明玻璃 (或有机玻璃 ) ,剪裁成8cm× 42cm 1条 ,8cm× 3 6cm 1条 ,4cm× 40cm 2条 ,8cm× 8cm 1条 ,8cm× 1 2cm 1条 ,8cm× 4cm …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多年来 ,我自制了实验仪器用于优化演示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点滴经验总结如下。1 敢于改造敢于打破常规 ,对演示效果不明显、可见度低、操作不方便或数据处理繁琐的实验进行改进。( 1)使实验内容生动、形象化。高二电学中“短路”的实验 ,教学中一般用一小段市售的保险丝来演示 ,可见度小 ,现象不明显 ,难以在学生脑海留下深刻印象。为此 ,我在常用电线中抽出一根细铜丝代替保险丝 ,并在细铜丝上沾一层焊锡膏或松香 ,演示时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铜丝冒烟、发红 ,然后熔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微型化学仪器与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多用微型化学实验铁架台”和“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研制,并以其研制的配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做一些典型实验,说明该仪器的良好性能及操作与现行教学大纲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搞好物理教学,就得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现在很多物理教师似乎形成一种共识:目前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验证性实验要改为探索性实验吗?这种看法不全面,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