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像是诗歌欣赏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形式之一,想像对于诗歌欣赏活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邀游于诗歌的艺术境界,以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教师要根据想像力在诗歌欣赏活动中的功能来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想像力在诗歌欣赏活动中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使欣赏对象由“死”变“活”诗歌本是诗人思想情感、生活体验的形式化。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之类,当它在诗人心里的时候,原本是活的有生命的精神存在、意识存在,但它一旦从诗人的心里外化出去化为物质存在的时候,其生命状态就由“活”变“…  相似文献   

2.
广西来宾诗人罗勋的诗集《痛苦之门》写出了诗人的痛苦体验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思索。在倒立的思想中执着于自我灵魂的解剖,拷问生命存在的意义,既写出了残酷的现实对人们思想的肢解,也写出了一个孤独地执着于堂·吉坷德式理想信念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们来说,婴儿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幼小的生命与成熟的个体之间既密切相连又如此不同。婴儿期,生命如此柔弱,却充满神奇。认识婴儿如何发展自身、如何探索世界,这是人类科学的使命,更是人类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一、让学生在数学课里体验到"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去感悟,充分体验学习中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  相似文献   

5.
“兴”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独特范畴,之所以会引起历代诗人诗论家的深情关注,是因为它积贮着深邃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和鲜明的诗学内蕴。前者的文化内核是对“同”的庄严追求与热烈共享,它既与原始先民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密不可分,又表现出“天人合一”的集体心理体验;后者则呈现出极具民族魅力的审美思维范式,主要折射为直觉思维、心物交融和兴在象外的审美追求,它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的内在范型,与西方的审美思维范式差异显著,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们来说,婴儿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幼小的生命与成熟的个体之间既密切相连又如此不同。婴儿期,生命如此柔弱,却充满神奇。认识婴儿如何发展自身、如何探索世界,这是人类科学的使命,更是人类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习作就是要抒写真性情。何为“真性情”?真性情直指生命的真实体验。为抒发真性情而教,就是直面学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唤醒学生对生命体验的觉知,引领学生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掘,真诚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这一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从感性体验中进行经验性建构,实现感知;从片面感知中进行全面性建构,实现理知;从完整理知中进行实践性建构,实现自我认知。学生通过感知、理知、自我认知完成体验式学习的思维建构。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好诗都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有关,再客观表达的诗作里也存在诗人的自我,一切的美都是靠诗人去发现的,美往往是人与自然相遇的一瞬间,因此,即使是在一首诗里,也存在一个诗人主体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个性从“教学对象的个性化发展”洞见教学实践活动“为人”和“人为”的内涵,与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表现形式看,教学个性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内在部分表现在教学思维方式与教学自我意识上,其中,教学自我意识又包含教学自我认识、教学自我体验和教学自我监控。外在部分表现在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与言语方式上。教学个性的缺失是教育的伤痛,教学个性的养成是时代的诉求,亦是生命的召唤。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个性从"教学对象的个性化发展"洞见教学实践活动"为人"和"人为"的内涵,与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表现形式看,教学个性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内在部分表现在教学思维方式与教学自我意识上,其中,教学自我意识又包含教学自我认识、教学自我体验和教学自我监控。外在部分表现在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与言语方式上。教学个性的缺失是教育的伤痛,教学个性的养成是时代的诉求,亦是生命的召唤。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与审美     
宇宙是活的生命。宇宙生命自我展现为万物的生命;万物实现着自我生命的同时就在实现着宇宙生命;体验着自我生命的同时就在体验着宇宙的生命。当我们通过体验万物的生命而体验自我的生命,并同时体验着宇宙生命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之火与万物的生命之火,以及宇宙生命之火在同一个交点上燃烧了。在那一个瞬间,所有生命的节奏韵律在同频共振了。这是对宇宙场与能贯通万物并将万物熔为一体的体验;在这一刻,我们体验到活的生命向大自然的复归,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这就是儒家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谓“物我两忘”的境界,亦即禅宗所谓“空无妙有,瞬间永恒”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体验学习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也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体验学习,以直接透过体验来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集自我、情绪和知识经验于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一、理性思考,认识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们来说,婴儿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幼小的生命与成熟的个体之间既密切相连又如此不同。婴儿期。生命如此柔弱,却充满神奇。认识婴儿如何发展自身、如何探索世界,这是人类科学的使命,更是人类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选择。 认识婴儿的世界,也是所有致力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与生成的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体验。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体验,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智慧与潜能,领略数学王国的精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一、关注过程,增强知识体验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  相似文献   

16.
寻求诗歌与哲学的对话构成池凌云写作的一个精神张力,诗人在以审美直觉和生活经验共同建构的意象世界里获得形而上学的精神慰藉,对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历史、存在与虚无等哲学命题提出自我的疑问和解答。女性作家的生命体验和自由想象开启了诗歌对感性生活的审美表现,诗人始终以自己的空灵智慧在彼岸与此岸之间漫游,以获得对生命存在的重新领悟与阐释。凌云女士以敏锐的审美直觉走入主体幻影的缝隙,以自我独创的语言游戏获得诗歌文本的存在形式,以富有美感和艺术魅力的象征符号,强有力地诱惑和征服了接受者,令自己成为当代中国诗群中的卓荦者和成熟诗家。  相似文献   

17.
体验与体验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守轩 《教育科学》2004,20(6):32-34
体验是人的生命的体验,体验具有生命性、个体性、情感性、意义性与不可言说性。从思维图式的视角看,体验是一种非规定性的思。以“体验”之思审视教学,体验教学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师生以整全的生命投入教学之中,在与自我、他生命和世界的相遇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校园,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无限的  相似文献   

20.
仇敏 《湖南教育》2008,(1):24-24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存在的潜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足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指向内心、关注自我的时期,教师要从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角度切入,让学生学会对自我经验自觉提取,唤醒自我体验的意识,激活与文本、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构建自我开放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