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收藏》2009,(8):204-204
《锦绣中华》特制珍藏瓷以祖国6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题,以花卉山水为载体,运用工笔与写意兼备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该套瓷由主瓶(高40.8cm、直径28.0cm、底径14.2cm)和一对辅瓶(高38.0cm、直径23.6cm、底径14.2cm)组成。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9,(1)
重工粉彩王《复兴成就》瓷瓶全国统一收藏价:39900元/对,仅余3套,先款先得,预订电话:010-51670178。瓶口半径约为9厘米,象征中国自秦以来,出现过九大王朝: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瓶高约为49厘米,用意纪念1949年建国;瓶腰直径约为30厘米,象征改革开放30年;瓶底底款内圆周长为5000dmm(丝米),寓意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瓶腰除以瓶高数值约等于0.618"黄金分割",天造完美的器形。题材寓意:作为惟一一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政治题材珍藏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到今天的代表作,一曰"龙腾瓶",一曰"凤起瓶"。收藏价值堪比"7501"毛瓷。  相似文献   

3.
梅瓶,是瓷瓶的一种,据说是因为此器瓶口较小,仅能插入梅枝而得名。梅瓶的式样在《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的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窄,抵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它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洛阳博物馆珍藏的白地黑花鸳鸯戏水梅瓶是一件典型的宋代磁州窑梅瓶。这件宋代的酒器是1970年在洛阳宜阳县董庄乡洞子沟村收集的。梅瓶高4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5厘米。它小口短颈,  相似文献   

4.
宗鸣安 《收藏》2010,(9):117-117
唐成通七年(866年)所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作八棱体,青石。高约140厘米,经幢下宽上窄,每面下部宽约14.5厘米,上部宽约12厘米。八面刻字,行草书,行约68字左右。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2,(14):5
《九龙献瑞》高约66厘米,宽约36厘米,在青铜卣的器型基础上加以变化,外錾九龙分别为足、耳、盖和提梁。以四龙为足,寓意"四海升平";以鱼化龙为耳,寓意"高升昌盛、青云直上";以二龙戏珠为提梁,寓意"旭日东升、平安喜乐",九龙矫健升腾,满蓄力量,颇见精神。主体纹饰借鉴战国时期青铜器和漆画纹样特征,古拙华丽,纵横恣肆,飘逸不群。通体镶嵌青金、松石、玛瑙、翡翠、白玉等名贵宝石81颗,胎体施宝石绿金星釉料,色彩瑰丽,造型精巧,堪称当代景泰蓝杰作。张同禄大师表示:"风格的突破就是很大的创新,《九龙献瑞》‘型、工、色、意、趣’浑然一体,整件作品一气呵成是一件我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9):162
"旭日东升"瓶型:灯笼瓶,通高47厘米,颈高6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8厘米,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景德镇陶瓷史上首次双主题创作,由"井冈春雪"和"红梅傲雪"对瓶组成,将井冈山、黄洋界、南湖游船、武昌起义等中国革命发展史上重要事件、及苍松、红梅、映山红串联成  相似文献   

7.
藏界资讯     
济南首次出土古代双鱼瓷瓶考古人员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恒隆广场考古工地的宋代土层里,发掘出土一个青白釉双鱼瓷瓶。瓷瓶基本完整,只有底足缺失,残高约28厘米,口径约6.5厘米,属于双鱼相合成器物。鱼瓶呈小口,有4只鱼眼,4个胸鳍和2个中空的背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王兴华说,这种器物在唐代最多。这个器物发现在宋代文化层里,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东西。这次出土的这个双鱼瓶,在济南地区属于首次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8.
邹林  李宝怀  赵婷 《收藏》2015,(1):80-81
《唐故正议大夫守陇州别驾赵府君墓志铭》(下文简称《墓志》),唐国子监进士王敏撰。志主唐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卒,次年葬。该《墓志》2009年出土于西安市莲湖区枣园东路一小区工地,青石质。志石宽43厘米,厚8厘米。题"唐故正仪大夫守陇州别驾赵府君墓志铭并序"。志文楷书,23列,行23~25字不等,共计500余字。志盖阴刻楷书"大唐故赵府君墓志铭"9字,呈方形覆斗形,下底边长44厘米,厚14厘米。该《墓志》志文由赵姓的起源开始,提及赵自交的高祖、  相似文献   

9.
金鑫 《收藏》2009,(10):47-47
这件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高33.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0.4厘米,足径11.3厘米。1973年出土于合肥市明代陈闻墓。据墓志载,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葬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此瓶的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及明初瓷器特征。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图1)。该瓶器形较小,数十年前,在闽北邵武修316国道挖掘的弃土中,被发现拣回收藏。瓶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5.5厘米,足径3.5厘米,瓶的腹部和颈部可见两道接痕,为三段坯胎制作。该瓶具有元瓷的某些特征,如圈足外撇,足  相似文献   

11.
笔者早年从闽北邵武农村大户人家的大厅供台上,收来一对粉彩双耳瓷瓶(见图),两瓶左右成对,可惜一只口沿缺损。瓶高22.5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6.5厘米,撇口,缩颈,长圆鼓腹,颈部塑丽只出戟耳。瓶体上粉彩描绘有"仕女读书,仆人携琴"形象的"仕女图"。瓶背面墨书题有"玉人如名月,美女书清平,刘和义作"的"避讳诗"句和署名。瓶底圈足内满釉,红彩楷书书竖两列"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双戟耳上描银装饰。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07,(9)
一、梅瓶的早期发展及名称由来"梅瓶"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典型的实用装饰性器物,最早可以上溯至新石器的储水陶器,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到唐宋时期发展为以装酒闻名的容器。从文史资料看,"梅瓶"一词在宋代就曾出现,词人方逢振曾作《风潭精舍月夜偶成》,内有"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王磁的《雪夜二首》中也曾  相似文献   

13.
朱建 《收藏界》2012,(8):60-61
这件粉青釉琮式瓶(见图),高27.8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8厘米。圆口,短颈微撇,平折肩,方体,圈足,足底露胎。通体及底部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器身四周浅浮雕八卦图案,八卦图案为突出的阳文且略长。此瓶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  相似文献   

14.
梅瓶最早出现在宋代,是一种储酒、储水的用具。"梅瓶"这一称谓,直到清末《陶雅》一书中才出现。关于它的得名《饮流斋说瓷》中解释为:"梅瓶,口小而颈短,肩极宽博,  相似文献   

15.
多数藏友初见这枚鹅形砚滴都要玩赏一番,若非仔细审视,一时半会儿还瞧不出端倪。其造型为S型形态,长6厘米,高约3厘米,乍看如同一枚金汤匙,但柄部过于短小,且"勺"型匙底又过于扁平;再看其上满工雕刻,惟妙惟肖的鹅形神态,必是文人墨客雅玩清供的物什—砚滴。  相似文献   

16.
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誉的龙泉青瓷,将在10月13日发行的《中国陶瓷——龙泉窑》邮票上一展风采。 邮票全套4枚,图案选用历代龙泉窑4件青瓷珍品: 五管瓶(北宋),高39.5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9.5厘米,出土于龙泉市茶丰乡(现属查田镇)墩头村,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了《收藏界》2008年第8期《金银锭走俏拍卖场》后,想起本人藏品中有一枚祖上传下来的"赣关银锭",铭文是"赣关衡聚"。该银锭长4.6厘米,宽3.5厘米,厚2厘米,净重202克,呈枕头状(见图)。  相似文献   

18.
一件铜瓶     
王福生 《收藏》2008,(5):93-93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在西安古玩城买到一件铜瓶。瓶高28.5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7.6厘米,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10)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景德镇陶瓷史上首次双主题创作旭日东升瓶型:灯笼瓶,通高47厘米,颈高6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8厘米,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景德镇陶瓷史上首次双主题创作,由井冈春雪和红梅傲雪对瓶组成,将井冈山、黄洋界、南  相似文献   

20.
董建 《收藏》2015,(7):25-27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藏有近代名流陈夔龙书"宅近青山双塔峙,楼观沧海百川朝"七言行楷联,署款"辅钦仁兄大人雅正。庸庵陈夔龙"。钤"御赐庆寿""贵阳陈夔龙印信长寿"白文印,"小石又字庸庵"朱文印。纸本,纵167厘米,横35厘米(图1)。书者陈夔龙是清代封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