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戎是一支先秦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在历史文献中屡次出现.历史上许多学者都从文献角度对山戎的称谓、地望、族属、分布及源流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成果异常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燕山山麓及河北北部地区发现了众多山戎考古文化,考古工作者以及地方史学者在山戎文化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许多山戎文化面貌被揭示出来.文章主要从山戎的称谓,分布的地理环境、山戎的源流和考古学文化三个层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戎、羌戎、西戎、西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新石器时代至春秋、秦汉之交,他们在其诞生、发祥地的泾、渭之间,陇山左右的甘肃陇东和陕西周原一带从事着农牧兼营、以农为主的生产活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自身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七月》中作了生动描述和真实记载。诗中所说的一些农事活动及民俗事象,至今仍在该地区继续和传承着,成为本地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半环陇山的戎族青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及毗邻区域,生活着“西戎八部”和其它大大小小的戎族部落,它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即“戎族青铜文化”。该文化归属于“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但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既受到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传播冲击,又汲取了关中地区秦人及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4.
戎狄考辨     
本文认为,戎具有本指与转指二义。戎本是先商族,为东夷的一支,后泛指华夏四境之少数民族,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概念。由于羌、狄在文化上与华夏族的差异,故戎主要用来指西北之羌人与狄人;狄人强大后,则主要用来指西方氐羌系少数民族。狄为犬族,是以犬为图腾的一个民族。狄族强大后,取得与戎并立的地位,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殷末生活在今天管涔山、汾河流域一带的燕京戎,曾因大败周师显示了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到了战国时代,生活在这一带的楼烦同样因其实力影响到赵国的发展,于是有了赵武灵王的大破楼烦。而在燕京戎和楼烦之间,晋中盆地和忻定盆地还出现过一支实力较强的戎族:无终。另外,楼烦即使在被打败之后,曾经的英勇善射还是留在了后人的记忆当中。  相似文献   

6.
户新竹 《文教资料》2014,(15):54-55
和戎外交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晚清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看,李鸿章的和戎外交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其和戎措施比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客观上缓和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清王朝的改革。因此,李鸿章的和戎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都与其有关,但是在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李鸿章之所以形成"和戎"思想缘于其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非常重视中外力量对比,以及为频繁战乱的艰难时局所左右。  相似文献   

8.
曲折的政治遭遇使黄庭坚黔、戎两地诗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地域内容,表现出诗人儒释道交融的思想和内刚外柔的性格。分而观之,黔州诗歌数量较少,以抒发愁苦为主;戎州诗歌数量较多,注重阐述佛禅智慧,后期也表达出政治考量。诗人潜心自省,总结诗歌创作,呈现出不同于早期生新瘦硬的平淡诗风,进入诗歌创作新阶段。两地诗歌体现出北宋末年愈加激烈的党争文祸下士大夫的思想心态以及诗歌创作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吕途 《华章》2010,(19)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和戎"作为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宗旨和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这是他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之举,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不能简单斥之为卖国、投降.不过,他的"和戎"主张也存在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作为国家的主体,如何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如何实施民族政策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问题的重要部分。为此,通过古代民族“和谐”的源头,用历史角度来阐述民族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荣格与李泽厚的“积淀”说在积淀内涵、积淀过程和哲学依据三方面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笔认为,荣格与李泽厚的“积淀”说,均在艺术显现的层面上,对人类艺术的审美积淀之内涵与历程作出了探讨,二在积淀内涵与积淀过程上有内在一致性。但二的哲学依据却不相同,并因此使二成为两个不同的“积淀”说。  相似文献   

12.
本借助LOB和SLESSON这两个语料库,对keep一词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旨在揭示keep的真实用法,并为利用语料库辅助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个模式。最后,指出了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解读"嘉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绒”是历史上藏族内部的地理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嘉绒”一词的含义及其地理区域范围,学术界均存在多种不同的论点。本文在全面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论和西方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传统文论中的“兴”在作家的创作体验形成中的审美机制作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都与其有关,但是在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李鸿章之所以形成"和戎"思想缘于其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非常重视中外力量对比,以及为频繁战乱的艰难时局所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韩山诗社为中心的韩山诗歌创作群,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诗歌现场,用诗歌抒写乡村记忆,触摸都市神经;在着重古典经验的同时,始终倾力于当下关怀。创作群的诗歌成就引人关注,而他们守望诗歌的精神更是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相似文献   

18.
北魏《宇文善墓志》拓片存于郑州市华夏艺术博物馆,墓志内容不见于各种出版物。现誊录公布墓志全文,并从墓主人的世系和生平两个方面对墓志进行解读,为深化北魏史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9.
钟嵘坚持风力与丹采相结合的评诗标准,其侧重点是意怨和词丽两条。通过对意怨的独特解释,钟嵘形成评价陶渊明和曹操诗的独特视角。钟嵘在具体地品评诗歌时,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