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Ⅰ.考核说明 离散数学是内蒙古电大计算机应用专业自开课。它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等)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该课程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主要研究离散量结构及相互关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张炜是一个理想的家园主义者,.他一直在历史与道德之间进行着艰苦的跨越。新作《丑行或浪漫》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塑造了刘蜜蜡这个充满焦灼和爱欲的肉身形象,但并未能为张炜的写作昭示一条明确的坦途。小说结局的意向是相当含糊的。  相似文献   

3.
章对教材中的某结论提出疑问,分析其等价说法,并通过具体例子否定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各家历来对《论语》中其或继周者的其或说解不一,有人将其或视为两个单位;而有人将其或视为一个单位。周代至春秋时期的传世文献,发现共有12处其或(或者)连用的例句,其他11例其或(或者)连用均可视为两个单位,同时期的《论语》中的其或也不例外,其中其是表推测的语气词,或为动词有。  相似文献   

5.
张港 《现代语文》2002,(2):30-30
《最后一课》“柏林已经来了命令……只许教德语了”的注释为:“柏林是当时普鲁士的首都。普法战争失败,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都是欧洲西部的钢铁产区)被迫割给普鲁士,普鲁士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这是一条辗转沿用了多年的注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条注释竟然有四处不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六册《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课文对“南阳”一词是这样解释的:“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南阳郡是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置的,治所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襄阳县是西汉时设置的,在两汉时期均属于荆  相似文献   

7.
《辞源》、《辞海》在解释“杀青”一词引用《后汉书》“李贤注”时,因断句不当而造成歧义。又由此衍生出有人认为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错误解释为正确解释。其实,只要对“李贤注”作重新标点和理解,以上两个问题则迎刃而解,“杀青”词义也就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日本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大量涉及了生育之性与"家族制的崩溃"、"家庭制的解体"这一文学主题。她们对生育之"性"充满厌恶,即对"母性"充满反感,对家庭制的解体表现出无奈,同时她们又在构建新的"家庭"。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语言学方法,从语言所具有的时空性和社会性的角度切入,结合古代经典诠释的特点,考察上古文献常见范围副词"咸"和"胥"的历时共时变化,进而推测《孔传》或成于汉末晋初。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思想以至于形式都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作者主要通过对《诗经》中诗歌题目的某一类型来进行分析和考论.意在通过“采X”类诗歌的内容和命题特点的考察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来学习《诗经》中“采x”类诗歌的命题规律。希望能从《诗经》诗歌的命题角度对《诗经》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新的进展,也希望对有关学者研究《诗经》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1.
范德洲 《学语文》2002,(4):18-18
鲁迅先生的《祝福》,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许多人对它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层的研究,为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笔者在备课中发现,文中的两处别具匠心的妙笔,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对小说的开头,我们往往重视环境的描写包括“四叔”的书房环境,其实,除此之外,描写“我”与“四叔”见面时的那段顶针文字,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2.
有目共睹,现行高三《思想政治》教材与以往旧教材相比,的确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此教材在科学性方面仍存在一些瑕疵。科学性是教材的生命。考虑到教材即将面临较大的修改,为了使新教材更加完善,大胆予以提出,仅供编者和老师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最新版本是1993年10月出版的,与1981年12月的版本相比,新版《中国石拱桥》作了以下修改。 1)“古代神话里说”改为“古代神话说”,删掉了“里”字。删去“里”字,意思不变。“古代神话”是名词,作动词“说”的主语比“古代神话里”更精练。 2)“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长篇新作《蛙》选取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工作为题材,以计生工作者"姑姑"为主人公,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不同社会群体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在文体结构上用过于真实的书信和过于虚构的戏剧相夹杂来构筑小说,三种文体相混杂,亦真亦虚、亦诙亦谐地展示了社会裂变过程中不同群体的命运,以及他们的社会观念变迁。整部作品是多声部的"合唱",在"合唱"中呈现出众声喧哗和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5.
一、忽视“且”与“或”的不同含义 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x^2-x/(x+2)(x-1) 有意义。错解: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无意义由分母(x+2)(x-1)-0,得x=2或1所以,当x≠-2或aT≠1时.分式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5月在新浪网开博以来,我陆续贴出了一些有关课文细节探讨的已发文章;有博友读后,便高看于我。甚而还有“讨教”者在。今年7月,就曾收到这样一张纸条:“《苏武传》中,苏武引刀自刺,众人这样救他: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请问宋老师,这是什么原理?”由于苏教版教材没有《苏武传》一文,我对这个问题自是相当陌生:考虑到博友的信任似不可轻易辜负,再加上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探讨价值,于是,  相似文献   

17.
刘金生 《语文知识》2006,(11):36-3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在讲到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臣是凡人.偏在远郡……”其中的“臣”乃“巨”之误.“巨”指三国时的苍梧太守吴巨。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六十五:“(鲁)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土,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平!…由此可知“臣”当为“巨”无疑。教材应当及早予以更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相似文献   

18.
“黄老”是黄帝、老子的简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因此,《史记》是研究黄老历史的文本依据。对黄帝、老子的尊崇孕育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运用于政治形成黄老道德之术。“黄老”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产物,其特征在于学术与政治的联姻。  相似文献   

19.
《怀念狼》这部小说继续展示了贾平凹的新追求 ,浑厚、从容的叙说背后是深切的忧虑。贾平凹或直接铺陈 ,或凭藉隐喻、象征 ,刻意展示人类的危机 ,同时又通过以“西游”模式叙述的一路灭狼的故事暗示人类的危机无法拯救。此外 ,作家在小说中尝试的整体象征方式和贾平凹式的“装神弄鬼”亦深可玩味。  相似文献   

20.
《项脊轩志》被选入高中语第三册.每当教学中沉醉于其清新淡雅之时,却有些遗憾。此中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之句,对其中的“借”字,教材中没做任何注释,但《教师教学用书》上则译为:“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这令笔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