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县城绿地及农田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绿地植被对县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县城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农田相比有一定差异,表现出有效磷含量绿地土壤低于农田,速效钾含量绿地土壤高于农田,而碱解氮规律不明显。(2)县城绿地植被不同其有效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表现出有效磷含量乔木>草坪、灌木,速效钾含量乔木、草坪>灌木,碱解氮含量表现出乔木>草坪、灌木;(3)绿地土壤基本性质对有效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出速效钾与CEC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碱解氮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以及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从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角度,对不同植被恢复调查样地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以及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大小排序为:乔灌混交林青檀任豆青冈侧柏阴香青檀+鞍叶羊蹄甲剑麻枫香湿地松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桉树光板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也呈现缓慢增加,但土壤微生物量磷却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出现先升后降现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氮量、脲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以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为优势种的样地。因此,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使用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3.
以石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草从、灌草丛、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和玉米耕地六种植被类型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含量与C/N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植被恢复程度越高,土壤PH值就越小,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人工造林与植被自然恢复相比,植被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被的生长;耕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在退化岩溶生态系统地区,人类活动与不合理利用土地都会使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对喀斯特地区的植被保护,特别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要严厉禁止人为再次干扰,使各种植被更快更好地恢复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植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将植被与土壤相结合,并以独立的章节呈现,强化了植被在高中地理内容中的地位,从此,高考中有关植被的考题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单独考查植被的试题极少,植被的考查多是在地理环境整体性中,考查植被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闽江上游地区的降雨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年产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对照>果园>锥栗>杉木林。对照土壤侵蚀模数超过5000t·km-2·a-1,属严重土壤侵蚀强度范围,而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数均小于200t·km-2·a-1,属正常侵蚀范围。因此良好的植被覆盖或具有一定植被同时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博罗县流域为例,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利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对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与强度分级.结果表明:1)2021年博罗县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9 721.24 t·km-2·a-1,总体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侵蚀量892.61×104 t,其中剧烈等级土壤侵蚀量占到总侵蚀量的54.70%;6个侵蚀强度等级面积大小依次是微度>剧烈>轻度>强度>极强度>中度;2)石湾镇及园洲镇属微度,而西北部及东中部山地丘陵区的罗浮山、横河镇、公庄镇、柏塘镇及泰美镇等区域土壤侵蚀较为严重;3)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每增加一个等级,平均侵蚀模数呈增大趋势,而且增大幅度较大;有林地的面积为52.64%,其土壤侵蚀量比重占45.08%,而裸地虽然面积比重仅占0.45%,但其土壤侵蚀量却占到总土壤侵蚀量的6.41%,属于激烈侵蚀等级;4)植被覆盖度小于20%和大于65%的区域土壤侵蚀面积高达26.78%和24.57%,其他植被覆盖度级别下的土壤侵蚀面积变化不大;植被覆盖度20%~65%之间的土壤侵蚀面...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室内培养法试验了草酸 ,柠檬酸和酒石酸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明显 ,三种有机酸的活化作用草酸 >柠檬酸 >酒石酸。活化作用随有机酸浓度提高而增强 ,试验的两种土壤培养96小时 ,土壤有效磷释放便基本达到最大值。在潮土上 ,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处理土壤磷素最大释放率分别为 15 0 .9%、97.6 %和 2 3 .3 %。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系统分析了嘉山县有代表性的13种水稻土耕层的粘粒与各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各土壤养分与物理性粘粒含量相关程度的顺序为: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钾>全钾>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全磷  相似文献   

9.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土壤酶,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可作为土壤肥力变化和生态恢复的监测指标。为了深入了解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现状,作者对广西宜州、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取样,并从不同植被恢复的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吊丝竹(D.minor(McClure) Chia et H.L.Fung)、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有效N、有效P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豆科植物为优势种或与豆科植物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其他相关的土壤肥力测试指标也较高,因此,可以将之作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其结论如下: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27.98,12.07t/hm2,且分布规律较为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枝>主根>树叶>侧根;桐花树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33%±2.22%,其高低顺序为主根(43.88%±0.63%)>树干(43.29%±3.18%)>树枝(42.94%±1.20%)>树叶(42.67%±3.47%)>侧根(38.86%±2.13%).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pH值、物理性状、水分、温度、微生物和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辽东地区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土壤全氮及其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合理使用氮肥的主要依据.本试验对辽东地区土壤全氮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草河口,牦牛坞,五龙背,合隆,刘家河.对全氮含量较低的地区应适当提高氮肥的使用来改善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参数法,对江苏省东台市主要农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定量评价.首先选取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6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东台市土壤的理化性质特点,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指数;根据各个因素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大小不同,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其权重.然后,对东台市的主要9种农业土壤的肥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缠脚土和灰沙土为一等地;红沙土、小粉浆土、勤泥土和黄泥沙土为二等地;黄沙土和小粉土为三等地;砂性潮盐土为四等地.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土壤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 ,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 (2 )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 (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 10天左右 ,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 ,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三个辽东半岛丘陵区山前冲积平原典型棕壤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重瓶法、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对其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采集土样的土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发生层厚度差异较大,比重从上至下依次增大;(2)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有机质含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减,全磷依次递增;(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棕壤中,林地有机质含量最大,果园与菜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菜地全磷最大,果园与林地差异不显著。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较高,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7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和SPSS技术,对许昌市主要农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土壤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壤质量与培肥研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土壤质量研究动态和我国土壤肥力演变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化肥、有机肥和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影响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Soils contain enormous numbers of diverse living organisms assembled in complex and varied communities.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a soil sample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billions of organisms like nematodes, protozoa, fungi, algae, actinomycetes, 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These diverse organisms interact in the ecosystem, forming a complex web of biolog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moisture and acidity,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nagement practices, affect soil bi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functions. Soil biology is an interesting area of soil research and has yielded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that is used in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