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都很小,当通入CO_2气体以后则转化成溶解性较大的酸式碳酸盐。例如:CaCO_3 H_2O CO_2=Ca(HCO_3)_2.(沉淀)(可溶)  相似文献   

2.
用热力学原理对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溶解性规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形成这些规律的热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掌握常见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白翠芳,杨晓东现行中学化学课本的“酸、碱、盐溶解性”附表中,对碱金属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标有“溶”;对碱土金属和铝等元素的硫化物标有“-”,即这种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其它金属元素的硫化物均为“不溶...  相似文献   

4.
小议《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四川苍溪中学(628400)敖平《化学教学》93年第2期刊登的《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反应原理是无可非议的。但实验目的之一──证明在相同条件下,NaHCOs比Na。COs的溶解度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水解平衡理论,探讨了碱土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和水解产物存在形式,指出硫化钡应为溶于水,硫化钙为微溶于水,硫化镁在水中因水解而不存在。并说明碱土金属硫化物在潮湿空气中的分解原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种新的视角,即热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定性分析中硫化物溶解性的差异,从而从理论上说明了系统分析中的分离依据,并用相律分析了影响硫化物沉淀平衡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5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重在培养学生建立认知模型,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1]。“基于‘电荷密度’认识碱土金属碳酸盐的分解温度”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碱土金属碳酸盐分解温度递变规律的理解。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于“金属碳酸盐分解温度的差异原因和氢化物的酸碱性等递变规律”等问题没有进行整合研究,给出本质上共性的规律和模型。因此,笔者尝试基于“电荷密度”将这些问题进行串联,引导学生建立起从“电荷密度”视角来认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碳酸盐大多数固态碳酸盐在高温下都不稳定。正盐与相应的酸式盐相比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除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外,其它碳酸盐受热分解时大都会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较稳定,在高温下才能分解。例如:CaCO3高温CaO+CO2邙M gCO3高温M gO+CO2邙其他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碳酸盐加热时就能分解,例如:ZnCO3△ZnO+CO2邙酸式碳酸盐则因含有H CO3-,所以很不稳定,稍热即分解。一般先分解为正盐,若正盐还能分解,则继续分解。例如:2N aH CO3稍热N a2CO3+H2O+CO2邙Ca(H CO3)2稍热CaCO3+H2O+CO2邙碱式碳酸盐也…  相似文献   

9.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是一个复杂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笔者仅就离子晶体盐类(包括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离子半径的关系,以碱士金属为例,作以下分析,就教于名位同行。碱土金属元素氢氧化物和硫酸盐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从表中数据看出:碱士金属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依Be→Ba的顺序增大,而硫酸盐则依Be→Ba的顺序减小,它们活解度的递变规律正好相反。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溶解规律?这对于一些中学教师和大学一年级化学系的学生并不是特别清楚的。下边从热力学的角度做些解释。我们知道,自由能变G可以判断热力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
含氧酸盐的性质,归纳起来有溶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等四点,碳酸盐的性质和其他含氧酸盐相比,显得较为典型。本文从  相似文献   

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无机盐在水中溶解性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的理论来说,还没有一种定量的解释能够较好地说明金属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文中用热力学原理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物质结构和热力学理论,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分析影响含氧酸盐溶解性的各种热力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概括出常见含氧酸盐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含氧酸盐溶解性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质结构和热力学理论,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分析影响含氧酸盐溶解性的各种热力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概括出常见含氧酸盐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碱金属的硫酸盐、碳酸盐和氯化物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碱金属硝酸盐却不稳定。本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讨论了这类盐不稳定性的热力学原因,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碱金属系列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离子性盐类溶解性的问题是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般运用离子极化和化学键理论予以定性的解释,过于粗浅;运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就离子性盐类溶解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宏观上定量的或半定量的分析讨论,可以引导学生将宏观的热力学数据与微观的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离子性盐类溶解性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其效果远比只从微观所作的定性解释更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热力学一般原理讨论了离子型盐类溶解过程,通过对有关热力学数据的分析,找出了该类盐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95上海高考卷第37题: 今有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第二主族)的一种不溶性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取其7.560克与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体积为1,344升(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搅拌,可滤出不溶性盐1.420克。 (1)取过滤后滤液的1/10体积,向其中缓慢滴加浓度为0.2500摩/升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的CO:体积(标准状况)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试计算确定这两种碱金属碳酸盐的化学式。 (2)将滤出的不溶性盐(1.420克)投入到浓度为2.500摩/升盐酸中,当完全反应时,耗去盐酸16.00毫升,试计算确定原不容性碳酸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无机物的溶解性,比较易溶、微溶和难溶的特性及热力学根据。既解释了物质的溶解性质,又分析了溶解原理。  相似文献   

19.
一、锶矿资源 锶类似于其它碱土金属的化合物,通常显+2价态,并以硫酸盐,碳酸盐等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的含锶矿物有天青石(含Sr47%),菱锶矿(含Sr40%),磷锶铝石(含Sr16%),磷灰石(含Sr9.7%),以及菱铈矿等40多种,其中有经济加工价值的是天青石和菱锶矿。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法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并对钨酸钙钡单晶进行了X射线能谱成份分析.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属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钙和锶,锶和钡的钨酸盐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钙和钡的钨酸盐则以两相存在,并探讨了碱土金属钨酸盐溶混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