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促进中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广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的宗旨,坚决执行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之战略决策与胡锦涛"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之指示,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推广教研、教管成果,实施教育创新,实现2007年中国第四届教育家大会提出的目标,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教科出版社(中国国际教育科学文化出版社)等特常年举办"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每年一届,配合北京"中国教育家大会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本大赛已得到了中国国际认证中心、中国新闻出版社、中教文(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家协会、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教育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历程。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重视革命教育,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代表了中国比较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前沿。30年来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中国对美国教育的关注有中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偏爱,更有中国教育问题和改革的驱动。而随着中国博士教育的扩展和纯粹学术兴趣的增长,中国对美国教育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教育"拯救孩子"的呼声和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的呼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教育缺少教育科学普及.教育创新的前提是"教育科学化",实现教育创新依赖于教育科学普及,教育科学首先要在学校普及,教育科研是学校普及教育科学的最佳选择,教育科学普及的目的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既是中国梦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手段.近代以来,在追寻中国梦的过程中,有过革弊、兴学和留学的教育救亡梦,也有过一心一意的教育建国梦,这些教育梦留给人们很多遐想.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拾回中国教育的自信心,找回中国教育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为中国梦的实现筑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是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的历史,总结出教育期刊传播的主要教育理论内容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教育机构进入将对中国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是使中国教育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二是使中国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三是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乘虚而入,进而对中国教育行政产生不良影响。中国教育行政应对加入WTO挑战的策略是: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职能,以信息化带动中国教育行政现代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抵制西方腐朽意识,以促进中国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译著是近代西方教育理论传入中国的重要形式。通过早期传教士的翻译、教育期刊的介绍及留学生的译编,教育译著随之被传入到中国,教育译著的导入加快了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学科分类体系的形成并加快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赵静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4):98-100
美国是启发和引导式教育,中国是灌输式教育,导致前者学生是主动式学习,后者学生是被动式学习。因此要关注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是与中国教育的实际相结合,要吸取精华去其糟泊,创造出一套全面的、自己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在学习美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变通。做到学而活用,改进自己的教育模式。最后,创造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教育既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同中国文化发展表现出来的民族连续性一样,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教育自信是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教育自信的发展道路,在于传承了中国特色教育理念,走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自信;在于构建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坚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自信;在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践履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自信;在于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铸牢教育强国建设的自信自觉,需要我们在世界教育环境中不断创生“中国范式”、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走好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多而复杂,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滞后发展又严重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却存在脱离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而抽象谈论"应然"和照搬照套外国理论和经验的弊端,致使起不到引导教育实践的作用。通过分析教育理论的产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曲折历程及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指出要把中国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作为出发点,要置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合理吸收国外经验与理论,"建立本土教育理论",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提升教育品质,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导航。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异军突起,以崭新的学科视野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点的学科意识,转变传统的教育研究范式和教育学科体系,推进中国教育学科转型,在创新中国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发展新的教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中断、重建和发展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研究者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发展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哲学学术品位的提升,教育哲学工作者国际视野的开阔以及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育知识体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家型教师队伍的需要。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时代蕴含是:以教师教育理论原创为手段,实现理论建设方式的自主性;以中国教师教育实践为主题,推进理论内容体系的自主性;以中国教育文化表达为载体,推进理论表达系统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应繁荣教师教育学科学术事业,聚焦中国特有教师教育问题,完善中国教师教育话语体系,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改革事业以理论的底气与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深厚土壤,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明显地体现出传统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在吸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邓小平教育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在教育的地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了一系列崭新的论述,从而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问卷法的研究形式探完了中国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以及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及方法在中国是否能够有效引入的可能性,井提出了引入的对策.本文分析了不同早期教育模式对高中生的学校满意度和对教育的看法,以考察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公立学校普及的可能性.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蒙氏教育引入中国可借鉴的一些中国的教育政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蒙氏教育在中国公主教育中的普及首先要解决的是与中国文化的接轨问题,必须要对蒙氏教育进行比较的改造;其次,只有中国高考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才能使得蒙氏教育真正走入中国公立教育.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基于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智慧,参照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文化所孕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汲取最新成果,解决教育本身内在结构和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