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衍玲 《中国德育》2013,(24):52-52
近日,有部分中学对异性学生交往增加了限制,如厦门某中学公布了《关于如何界定男女生谈恋爱的征求意见稿》,出台了视作“学生谈恋爱”的标准:除上课之外的课间活动……在校园内只要男女学生在一起或出现男女学生手拉手以及超过手拉手的举动均视为谈恋爱。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大多数班主任特别反对中学生谈恋爱,家长也把这种现象视若洪水猛兽,甚至把反对学生早恋与反对男女生交往等同起来,而忽视了男女生必要的正常交往。我认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避免“早恋”,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早恋”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职业学校里男女生勾肩搭背、互相搂抱等不规范、不适当的举止随时可见,甚至还有个别男女生寻机一起过夜。对此.教师虽苦口婆心地进行教育,告诫学生不要过早谈恋爱,可效果却不甚理想。有的学生不是以“我们以前是同学又是邻居,这有什么嘛”进行狡辩。就是谎称他们是表姐表弟……之后,亲密程度依然如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南轩 《甘肃教育》2013,(22):17-17
新版的校园集体舞为了打消学校、家长对于肢体接触引发早恋的顾虑.取消了男女拉手等肢体动作。时至今日,还有人把集体舞手拉手、男女生距离太近视为洪水猛兽一动机与“旱恋”扯上关系,  相似文献   

5.
伤不起     
[无话可说]恋爱尚无国家标准这些年奇葩校规可谓层出不穷,而其中的“恋爱禁令”又尤为引人关注。前不久,河南省偃师高中就出台了禁令——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开除。此校规引发热议,被称为“史上最严恋爱禁令”。“禁令”被传至网上后,即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有学生担心此规定会影响男女同学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狄俊杰 《班主任》2013,(5):36-37
高中生生理渐趋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青春期的萌动成为班里学生私下的主要话题。班里有几名男女生走得特别近,就有学生告诉我他们谈恋爱啦。正巧语文学到勉城》一课,沈从文先生笔下纯洁的爱情让学生“口虽不言,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7.
日前,河南省某中学一名高三男生因吃了同班女生一个苹果,两人均遭到开除处分。事实上,该校《学生违纪惩处条例》几乎满纸荒唐言:看课外书者给予警告处分;留“怪发型”者、午休期间在校园里游逛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点蜡烛者给予记过处分;男女生之间在校内“不正常交往”、牵手搭背者勒令退学;谈恋爱者开除学籍,并视情况移交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8.
浅红 《家长》2014,(6):13-15
小学生的爱情教育 小学生对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好奇,他们所谓的“谈恋爱”其实是徒有虚名,不过是男女生之间多说几句话。正因为懵懂,他们往往比中学生更容易将爱情当作口头禅,而且还扮作“爱情通”,到处炫耀。因为自身没有多少辨别力,他们也很容易被误导,所以,及时、正确的爱情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班集体春游活动中,班长小汤(男生)和学习委员小胡(女生)俨然象一对“小恋人”似的形影不离。他俩时而相互逗笑、时而窃窃私语。小汤为小胡提包拿衣,小胡则欢快地不时递上水果和零食,以示“慰劳”。从他俩那“亲密无间”的镜头中,终使我证实了学校里的传闻;小汤和小胡恋爱上了。春游回校后,我刚把“见闻”转告老师们,就引起了一场议论。张老师说:“早听说他俩很要好,这下公开化了。”陈老师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真早熟,连成绩好的学生也要谈恋爱。”王老师说:“青春期男女生相互爱慕是正常现象,好学生谈恋爱我以为可不加限制,只要不影响学习和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2,(24):22-22
学校管理不应超出界限 近日,有不少媒体曝出了一些不太妥当的“雷人校规”。比如有中学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解决”“男女生之间不得借故互献殷勤”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往往被视为“禁区”,老师不能从正面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学校只是加以批评、处理,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近几年来,我们总结了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经验教训,变“堵”为“疏”,进行正面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归类识字》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篇幅,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又显得枯燥无味。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归类识字”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呢?我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方面运用常见的“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我注重在“男女生对读”、“比较朗读”、“小老师带读”等方面加以尝试。   男女生对读法。在教学以反义词归类识字的课文时,我采用男女生对读法。把男女生分为两组,开展竞赛,进行对答式对读。如“新”对“旧”组字词,男生问“新对什么”,女生答“新对旧”。这种读法不仅促使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职业学校里男女生勾肩搭背、互相搂抱等不规范、不适当的举止随时可见,甚至还有个别男女生寻机一起过夜。对此,教师虽苦口婆心地进行教育,告诫学生不要过早谈恋爱,可效果却不甚理想。有的学生不是以"我们以前是同学又是邻居,这有什么嘛"进行狡辩,就是谎称他们是表姐表弟……之后,亲密程度依然如故,甚至背地里做出更糟的事来。为何教师用心良苦,却不能使这些学生有所醒悟呢?笔者以为,问题之一就出在颇具敏感性的"恋爱"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于2001年9月份对济南市900名中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生性道德行为观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两大突出特点。 1.中学生恋爱呈现普遍化、低龄化趋势 在被调查的900名中学生中,认为“只要有真正的感情,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高中生占39%,20.7%的高中生认为“中学生谈恋爱互有帮助”,30.3%的学生认为“中学生已到了谈恋爱的年龄,谈恋爱很自然、能理解”。对中学生谈  相似文献   

15.
马静 《广西教育》2013,(24):24-24
河南漯河某高中对男女学生的交往做出规定:“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在明亮的地方,要有5人以上同学在场”“严禁男女生在操场、走廊、宿舍区、餐厅区、学校商店、书店等任何地方单独或结对交往……”校规中有多条禁止男女生单独接触的规定,而且一旦违反,最严重的将被开除学籍、勒令退学。这样的校规因为太过“雷人”,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4月4日《现代金报》)  相似文献   

16.
1.青春之“爱”活动。这是根椐学生真实情感经历编排的校园短剧《手机》展开的有关“爱情”方面的辩论。正方:中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反方:中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正方谈到马克思与燕妮.贾宝玉与林黛玉;反方提出了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申雪与赵宏博。学生引经论典,分别从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社会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正方反击反方“……中学生谈恋爱不好,  相似文献   

17.
我爱小叮当     
放学回家,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对我说:“妈妈,告诉您一个特大新闻。我们班有人谈恋爱,好几对呢!” “什么叫谈恋爱?” “就是一个男孩跟一个女孩‘嘣儿嘣儿’了呗!”儿子将两个大拇指靠在一起碰了碰,用“嘣儿嘣儿”这个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的词表达了他对谈恋爱的理解。“他们在作业本上写着我爱谁谁谁,老师都批评他们了。” 在我看来,这些孩子所说的“谈恋爱”只是一种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感情,跟他们喜欢某件玩具、某个小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大人实在没有必要为他们上纲上线。  相似文献   

18.
恐龙谈恋爱     
今天的区域活动是绘画“我喜欢的动物”。活动快要结束时,坐在微微身边的书凡小朋友好奇地告诉我说:“老师,微微画的恐龙在谈恋爱呢。”我随口问:“什么叫谈恋爱?”“我不知道.你去问微微.是她说的。”婧文小朋友笑着也来告诉我说:“老师,微微画的恐龙在谈恋爱,你去看看吧。”我巡回指导的时候已看见微微画了两只恐龙,现在她还正涂色呢。我走过去说:“微微,你画了两只可爱的恐龙,他们不寂寞了,真好。”“他们在谈恋爱呢。”微微大方地回答,一点都不回避,我笑着又问: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教育已经在我国城乡蓬勃地发展起来。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青春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所谓“早恋”,是指过早地谈恋爱,在不应该谈恋爱的年龄谈恋爱。从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起,我国学生就步入青春期。随着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成熟,再加目前国内外某些传媒的色情内容的加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中学生中的  相似文献   

20.
“爱情”一直是校园一个讳莫如深的青春话题。老师和家长往往谈“爱”色变,中学生谈“情”说“爱”必被视为“大逆不道”。然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和异性朋友交往,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难免对这个敏感话题产生好奇。加之现实生活中电视、网络、口袋书等有关“爱情”内容的熏陶,因此,中学生的恋爱现象并不会因为家长、老师的担心而消失。相反,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趋势。“爱情”,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