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如是说。作为一所拥有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普爱”教育一直是新海高级中学的优良传统和追求的办学特色。一、回溯历史。丰富“普爱”内涵1930年.普爱中学正式建立,成为新海高级中学的源头。此后,学校融“普爱”精神于各项活动中,形成了以“普爱”教育为核心内涵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更是一个教育品牌的灵魂。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坚持25年的“快乐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文化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灵魂和教育品牌。而这种文化来自于学校几任领导和全体教师对教育本源的自觉追求,来自于教育者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其功能在于传承文化进而创新文化。然而,“多少年来,教育还只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天井’里徘徊.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应试工具.成了学校的最高追求,升学率也就成为唯一衡量办学水准的指标。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在办‘考试’,而不是办教育,更不是办文化。”(苏军:办学就是“办文化”)令人欣喜的是,  相似文献   

4.
卞志鹃  刘须锦 《江苏教育》2008,(13):124-127
淮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精神的百年老校,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模范学校。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轻负担,高质量、创特色”办学策略。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特色成绩卓著,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三十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被誉为“淮安市基础教育窗口”、“淮安市素质教育典范”。  相似文献   

5.
《广东教育》2010,(3):F0003-F0003
黎埠中学创办于1944年,原名“虎岗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45年,虎岗中学成立了黎埠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I946年又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1948年,学校共有12名共产党员和20多名“青盟”成员。  相似文献   

6.
作为成都近郊的一所乡镇小学.2007年我校搬迁到占地105亩的标准化建设新校区,更名为四川大学西南航空港实验小学.我们由此站上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全新平台:地处“临空产业重镇,教育科研新城”,被誉为“大学怀抱中的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平台和得天独厚的社区文化环境。通过三年努力,学校教育质量和科技、艺术特色教育成果突出。跻身双流小学“名校集团”龙头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学校文化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并推动学校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所有成员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高新六小“名校 ”教育联合体学校发展中心负责人,本人目睹了这所学校建校 5 年时间里,学校文化的创造、衍生、落地和不断迭代的全过程,深感文化对于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可以说,文化与观念的升级,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翻开各类教育书刊,有关学校文化的内容频频出现在视野中,文化已经成了当前学校发展中校长们孜孜追求的时尚。于是,“文化”在学校遍地开花.以至于谈到学校成果时,校长们莫不以“学校文化”自居,沾沾自喜。笔者认为,对学校文化的崇尚至少应该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方向,一种追求.从这个意义讲,值得额手庆贺。因为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一种信念,文化是一种思想。文化是若干年以后当学校人事全非的时候,仍积淀在学校中持续引领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等重大部署。学校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和确立,是在对学校体育本质功能认识的基础上得以理解和认同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学校体育文化的积极反映,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以及功能的拓展,更加体现了学校体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许美良 《教师》2019,(9):7-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可谓“天时”;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地处荆楚腹地长沙,浏阳河水汤汤,文化滋养不绝,马王堆汉墓侧卧其旁,历史底蕴永存,这是“地利”;该校由百年名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托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学校发展都乘势而上,这是“人和”。塑造公勇勤朴的高尚品格,营造古朴高雅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  相似文献   

14.
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积淀和创新的过程。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文化具有特殊性。我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旗帜校”、“标兵校”和“示范校”。和许多百年名校相比,我们并不具备深邃的历史质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们在短短24年的办学历程中,以传承、体验、创新等方式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并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根。  相似文献   

16.
走过了经验主导、校长主导和制度主导的学校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文化立校”已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先进的学校文化关乎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命之魂。 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我们更需要“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 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的不同,学校文化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本刊将倾情聚焦走在实践前沿的学校。培育学校文化的多元思考、策略建构和多维技术。 从有助于历练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出发.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传统分类视角,本期推出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长文,试图通过对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的个案解析,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维度。讨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育路径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于学校发展的价值是怎样的。以期把脉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现代学校持续走强的和谐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10,(6):F0003-F0003
学校创建于1923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高扬平民教育之风,坚持“文化浸润一生”的办学理念,培育“学历宽厚、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特长初露”的学生,形成了“知书达理,自强共生”的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杨金土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刊记者寒尽本刊讯:刚刚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高等职教的法律确认.它标志着发展高等职教已成...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与传统的旧式学校相比较,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民国初年,由学堂转变为学校,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彻底被打破,一种新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废除“读经科”和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在当时虽显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但从长远来看也是历史的一个重大失误.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补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现阶段其在文化行为上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与抵制。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既具有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自身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改进的潜在推动力量。在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评价与选择,提高他们的文化批判意识及文化判断能力,既是引导青少年文化合理建构的基本策略,也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