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孩子所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世界之最。面对残酷的升学竞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得中国的少儿图书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目的性和实用性,家长认为对“学习”有用的书就是好书,值得买,值得看,这样的“好书”严肃、刻版,说教色彩浓重,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孩子不会喜欢,孩子们讨厌说教,他们渴望从阅读中得到快乐。家长追求功利和实用,孩子盼望娱乐和趣味;买书的是家长,看书的是孩子,这是少儿图书市场的一对有趣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家长,在孩子身上没有少花心血。孩子这个班、那个班地上个没完。但是.他们往往是越学越呆,为什么?因为他们最关键的一样东西没有学:如何开始把握和支配自己的生活,如何开始自己的事业?如何对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3.
杨筱 《大观周刊》2012,(20):279-280
随着音乐素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不仅能启迪智慧、培养气质、更能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然而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往往会对学琴产生极大地抗拒心理。为了转变儿童的学习态度及督促儿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也为了使孩子、家长、老师有之间有更好的沟通,钢琴陪练则成为校外铜琴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辅导孩子练琴方面,陪练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比教师还重要,因此树立正确的陪练观念,掌握良好的陪练方法.是钢琴陪练帮助孩子快乐高效学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关颖 《新闻记者》2005,(8):72-74
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群众性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多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类的报刊、书籍、电视栏目等不断增加,受众之多有目共睹.其积极效果不可否认。笔者曾参与的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3000余名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表明,对于最喜欢通过哪个渠道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65.2%的家长回答喜欢“报刊书籍”,79.6%的家长喜欢“电视”、“广播”:而喜欢“家长学校老师指导”、“与同事、朋友讨论”、“专家咨询”的分别为33.8%、50.3%、10.1%.从整体上看明显低于对媒体的青睐。许多家长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互联网等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标题中提出的问题,可能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有的孩子家长说,希望孩子读到一些积极明朗、对健康成长有指导作用的诗;另外的家长则可能说,希望孩子读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能够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诗。有的家长说,孩子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好,能够提高孩子的传统文化修养;有的家长则说,更愿意让孩子读一些现代诗,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为诗人北岛的助手,在协助编选《给孩子的  相似文献   

6.
武强  谬君 《网络传播》2005,(5):68-69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有了9000多万网民。这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9%。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244万,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244万个孩子的家长因此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7.
分数和命运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惊愕与茫然,分数怎么会跟命运扯到一块儿呢?这我也说不清楚,但是,分数和命运的确是有关系,而且是不可否认的关系。大致看来,分数与命运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分数=命运,另一种则是分数≠命运。先说分数=命运吧。分数给家长提供了检测孩子学习情况的便利,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分数就相当于自己的面子。而对于孩子而言,“分数”却是个可怕的字眼。考的分数符合或高出家长的要求了,他们会眉开眼笑,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即使是很昂贵的东西,他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买来。但如果考的分数低于家长提…  相似文献   

8.
成长档案袋     
孩子的成长过程用什么才能准确地记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当父母的能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即为孩子准备一个“成长档案袋”的话,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有一个无言的证明人了。那么,家长怎样为孩子准备和保管这个成长档案袋呢?我提出以下建议:准备一个(或几个)牛皮大纸袋或几个塑料夹子,分类保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类资料,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分为照片类、获奖类、日记类、特色类、家庭大事记、心桥类,所有的档案袋都装在专门的柜子里,以便取用。有些档案袋如果太大,可以分成几个小档案袋,专柜取放。例如照片类档案袋,家长可…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中国.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是不用在这里讨论的.所有的老师、家长、学生一张口就能回答上来:谁的高考分数高谁上啊.这是没有疑问的。在每年的高考录取时.都会有这样的趣闻在坊间流传:谁家的孩子考了全市第一名.北京大学专门来人登门动员.北大的刚走,清华的又来了,并且给予免费入学待遇,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家教图书的特点,其实反映的是当今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和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反映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倾听孩子的心声──读黄蓓佳的儿童长篇新作《我要做好孩子》金燕玉正如文学需要倾听人民的心声一样,儿童文学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的心声常常被成人们──家长、教师所忽视,被社会所忽视。如果只是把孩子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摆出一副以教育者自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现在每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孩子一出生,便要源源不断地花钱,数年之后的教育经费,更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家长们绞尽脑汁从各方面培养孩子,不但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还要培养孩子的财商。那么,如何为孩子理财?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教育培训乱象,有媒体直言其是贩卖焦虑"绑架"家长。报道指向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影响自然不止于此,在一些机构组建的家长微信群里讨论热烈。有人称赞,有人沮丧,更多的是茫然。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起点。如果有利于提高孩子成绩,家长当然愿意尝试,尽管有些培训价格不菲。家长焦虑,源于孩子的"起点",一些培训机构正是抓住这一点,围绕"掐尖"做文章,给家长推销各种课,设置了名目繁多的补习班。短期看,孩子分数确实提高了。但从长期来看,立德树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贺曙光 《大观周刊》2012,(37):267-267
经常听见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都很好,怎么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垮下来了?…我的孩子小学数学毕业考试90多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就只有80多分.70多分,甚至还不及格呢?…‘我孩子很聪明啊,怎么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一直在下降呢?…  相似文献   

15.
本书提及的“富二代”,不仅仅是指“富一代”的子女,还包括虽然家庭不是很富有,但是肯在未成年子女身上花钱,让孩子“富有”的家长的孩子。家长“回收”的却是孩子的懒散、自私、没有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人们发出感慨:现代家长该如何教子?“富二代”该怎样教育?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子体会,专门为现代家长打造了这部教子手册。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一份关于孩子花销的报告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无聊的悲情     
前些天,清华大学新生家长送孩子报到后,因未找旅店宾馆而晚闽露宿在校内草坪、公共场所的几张照片,迅速在各种传媒上刊发,于是,不少人指责清华大学缺少对学生家长的人文关怀,指责让家长露宿的清华学子没有“人性”。  相似文献   

18.
GPS书包     
《中国新闻周刊》2004,(42):74-74
对于双方都是上班族的父母来说,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个令人头疼但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哪个家长能放心地让自己年幼的孩子单独出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3,(16):57-59
患了孤独症,孩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而面对社会,孤独症患的家庭体会到的却是另一种滋味的孤独。尽管家长们正在团结起来自救,但很多事情仅靠家长和民间机构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孩子早恋问题已经吵吵了20来年。在孩子中间开展性教育,家长不便于张口,学校不正面对待。可是,街头巷尾的情侣拥抱接吻不时映人孩子的眼帘,影视小说中恋爱做爱的情节越来越多,互联网、游戏中的性挑逗撩拨着孩子们对异性的好奇心……所有这一切提醒我们: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